第86章成功取信
第86章成功取信
成功解决了剿匪军粮的问题,又呈献了一件利国利民的绝世至宝,这让刘裕在群臣的心目中有了一个良好的印象。只是土豆的种植还处于试验阶段,且懂得栽培方法的也只有刘裕一人。
所以不管是董卓还是诸位大臣都没有逼他立刻交出地蛋的种子,也没人跟他抢种植地蛋的差事。
当然这并非董卓和大臣们仁慈,而是因为土豆这个新鲜物种才刚出现,到底能否会像刘裕说的那么高产,一切还得等到秋天后才能知晓。
到那时估计少不了一场明争暗抢!
……
军粮的问题已经有了着落,于是吕布再次请求带兵剿匪。
“请义父大人准许孩儿带兵剿匪!”
虽然吕布认了董卓为义父,但却很少当众这样称呼,更少有在大殿之上以孩儿自居。
身为天下第一武者,他还是很看重脸面的。
正因为如此连董卓都有些不解了,吕布为何对这次出兵剿匪如此的上心那?
可惜不管吕布是出于何种想法,他都不可能接下这个任务。
因为这一次刘裕不会让他再次搅局了。
“太师切不可答应吕将军的请求!之前我就说了,奉先将军更适合与强兵对战,这剿匪之事还是要交给更专业的人士比较好些!”
一听刘裕再次出来阻止,吕布气的脑门青筋都暴突起来,可董卓面前他又不敢造次。
只能咬牙切齿问道:“中山王为何处处与我过不去?你又怎知我不能剿灭弘农的白波贼?”
刘裕则回道:“正因为我相信奉先将军出马一定会很快的消灭掉那些匪寇,所以才会阻止你带兵出征!”
“白波贼大多是洛阳附近的百姓,因为没有吃的所以才会跟着几个贼头闹事。”
“如今诸侯叛军才退,正是洛阳休养生息之时,而等到秋天过后新物种地蛋便可以量产,那时就会需要很多的劳动力。”
“也因此这次出征剿匪的任务要以劝返教育为主,杀敌为辅,所以必须要启用懂得对付匪寇的专业人士为统帅。”
一番深刻的解释后刘裕把白波贼说成了朝廷的资源,是重振洛阳繁荣的劳力。
吕布听了直接哑口无言,董卓和大臣们则都拍手叫好。
这些人都是身居高位者,他们自然懂得人口才是一个城市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而在历史上白波贼最多聚集了五十多万的百姓,若能将这些人若都劝返去耕种生产,一定会对洛阳地区的繁荣起到巨大的助力。
要知道全盛时期的洛阳城也就只有百十万的人口。
此刻坐在大殿之上的董卓一看刘裕把话题重新转移到了原本的计划之上,于是便暗示女婿牛辅适时的推进一把。
“不知道中山王口中的剿匪专业人士,到底是指何人那?”
牛辅这一问,众人也就不在关注吕布主动出战的问题,而是好奇的想知道到底何人才是刘裕口中的专业人士。
这时司徒王允看了一眼对面,那里除了牛辅还有李傕、郭汜和徐荣,这三人也是手握兵权的大将。
若是吕布不适合统兵出征,估计刘裕也只能从这几人中选择一个了!
反正军权都在西凉派这边,保皇派手里只有一些皇宫禁卫,想要给自己一党争取些战功根本就不可能。
想到这里王允有些索然无味,但听到刘裕推荐那人的名字后却突然像打了鸡血一般,而且对刘裕的看法也彻底改变了。
只听刘裕说道:“在下保举一人,此人先在黄巾之乱中力挽狂澜,只用两万兵马便击溃了几十万黄巾贼。”
“之后凉州叛军王国包围了陈仓,兵力直逼长安城,又是此人在危难之际统兵出征,一举灭了王国之乱!”
“在下相信,以这位讨寇平乱的经验,定可胜任征讨白波贼的帅印!”
“所以我要推荐的剿匪统帅便是老将军皇甫义真!”
皇甫嵩的名号一被叫出,大殿里的气氛便再次紧张起来。
保皇派这边各个激动不已,他们看向刘裕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鄙夷嘲讽变成了感激,更有人跃跃欲试的想要出列附议。
因为皇甫嵩可是保皇派中唯一懂得的统兵的大将。
在跟西凉派明争暗斗了几年后,王允等人发现没有军队在手,他们在朝堂上的发言都变的毫无力度了。
而西凉派的几名大将则全都冷眼斜视着大殿中间,其中徐荣、马腾也都对刘裕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
皇甫嵩可是得罪了太师董卓的罪人,三日后便要问斩了,此时谁敢求情便与其同罪。
刘裕难道是失心疯了吗,他放着董卓的宠信于不顾,非要当殿提起皇甫嵩,这不是要打董卓的脸吗!
“放肆!皇甫嵩乃是大罪之人,中山王推荐他当剿匪统帅莫非是想替其求情?”
“皇甫嵩对义父大不敬,还跟那神秘富商有连系,谁敢求情便是同罪!”
郭汜和吕布分别跳出来质问,同时也想要再次争取一下统兵剿匪的差事,毕竟是十万石的粮食哪个将军看了不动心。
此时董卓的脸色也是难看到了极点,他习惯性的用手摸着鼻子,眼中露出了极大的杀意,但在他心中其实却是高兴的。
因为他制定的计划终于算是成功了。
为了不叫郭汜和吕布坏了计划,董卓佯装愤怒拍案而起。
“刘裕你莫要仗着本太师对你青睐有加,便敢胡作妄为!想要救皇甫嵩,除非你愿意放弃之前所有的奖赏!”董卓怒不可遏的看着大殿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