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相宜 我读书识字时,她还没出生呢。…… - 她成了阁老夫人 - 漪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 相宜 我读书识字时,她还没出生呢。……

沈芳宁和傅正则跟着吴妈妈去往冶春院。

一路上绕过回廊,吴妈妈在前面提着灯,幽幽的一团光。随着入夏,白日渐渐漫长起来。本该昏黑的天,如今也是介于半明半昧之间,混沌得紧,看不出什么分界来。

吴妈妈是傅老夫人跟前的老人,她嘴也十分地紧。沈芳宁旁敲侧击一通,也只得了她敷衍装懵的两三句,譬如“奴婢也不清楚”“夫人还是去问老夫人”之类的话。

冶春院如今灯火通明,傅老夫人在西次间等着她和傅正则。

丫鬟搴帷而起,她恭敬地朝沈芳宁福了福身,接着从多宝阁那边传来苍老而沉稳的声音,“是老二和老二媳妇吗?”

傅正则和沈芳宁于是走了过去,傅老夫人坐在炕上,让丫鬟搬了两个绣墩。

“坐吧。”

傅老夫人穿了一件家常的丁香色万字纹长褙子,头发攒成了一个小攥,上面系了一个深紫色的宝结。她的手边放了一个信封,被拆开过,上面白色的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了小楷字。

她像是刚哭后的样子。

傅老夫人年轻的时候也是风流蕴藉的美人,到老了也是风韵犹存。她比沈老夫人小不了两岁,却显得年轻得多。此时傅老夫人的眼眶微红,她锁着眉头,愁眉不展的模样。

沈芳宁纳闷地想道,傅老夫人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叫她和傅正则过来?

这个时辰,傅老夫人已经是该就寝了。

若是急事,偏巧冯氏也不在……

丫鬟们上来了茶水后,便退了出去。傅老夫人才对沈芳宁和傅正则说道:“我想把宜姐儿接过来。”

虽然她是看着沈芳宁和傅正则两人,但显然更是对傅正则说话。

沈芳宁不留痕迹地瞧了瞧傅正则一眼,见他神色如常后不知怎的自己也跟着放松下来。

傅正则沉吟道:“姨母刚去世,姨父也尚在……”

“她父亲如今不到三个月便要续弦,那寡妇的肚子都藏不住了,这样的人家我怎么放心让宜姐儿继续待在那里!”傅老夫人咬牙切齿地说道。

沈芳宁从未看过沈老夫人这般生气的模样。

她从这二人的礼来我往里听到了于家……

那日见亲时,她曾听过冯氏提起一嘴。

傅老夫人的胞妹嫁到了于家,多年来,只生了一个女儿,名叫于相宜,如今十七岁的年纪。但这位姨母身体不好,早在沈芳宁和傅正则议亲没两日就因为肺痨病逝了。

她和傅老夫人姐妹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很好的。

但那位于大人似乎心有所属,从前碍于于老夫人在世,才一直和于夫人相敬如宾。直到于夫人去世不过百日,便要明媒正娶隔壁胡同里的寡妇,哪怕那个寡妇带着两个小拖油瓶也丝毫不介意,这件事也逐渐成为了京城里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才让傅老夫人急了起来。

于相宜的年纪也不小了,等出了孝更是难以找到好人家,又有一个不靠谱的父亲……

傅老夫人见傅正则不松口,便叹了一口气,她接着又对沈芳宁说道:“老二媳妇,你大嫂如今身体不好,又有莞姐儿在身边要照顾……宜姐儿的事情劳烦你了。”

她的意思是让沈芳宁负责这件事,那就代表着冯氏的权要被分走一部分。

沈芳宁本来打算在一旁装傻充愣,但是一看傅老夫人将苗头对向了她,连忙推诿道:“我才嫁进来没两日,都还不熟悉呢……”

她如今还没有和冯氏争权的打算,更何况看着傅正则并不想答应的样子,她自然就更不想答应了。

只听见傅老夫人说:“没什么大事,借此机会熟悉熟悉岂不是更好?”

傅老夫人的话说到这份上,沈芳宁只好硬着头皮曼应了一下。

见沈芳宁答应后傅老夫人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她说道:“她是个好孩子,和你年龄相近,你们性子都很好,一定能和睦相处。”

于相宜是适安人,傅老夫人在告诉他们之前的下午已经修书派人去接于相宜了。左右不过明后两日就会到傅家来。

她和傅正则从傅老夫人的院子里出来后,沈芳宁拉着傅正则的袖子,问道:“你的表妹是个什么样的人?”

傅正则的手提着灯,此时天已经暗了下来。沈芳宁仰视着他,月光朦胧地照在他清俊的脸庞上。

“我读书识字时,她还没出生呢。”

傅正则淡淡地说。

沈芳宁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她心里拿捏不准傅老夫人让那位于相宜住进来是什么样的心思,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

可她总是知道傅正则没那个心思的。

否则就不会这么冷淡了。

但傅正则这么一句话,沈芳宁突然想到――

她似乎也就比于相宜大了一岁。

“子润哥哥……”她偏着头好奇地叫了傅正则这么一个称呼。

她娇柔的声音就像是春日里的黄鹂鸟儿,痒酥酥地抚过他的心尖。

傅正则扬起笑,嗯了一声。

这厢傅老夫人才让傅正则回去,后脚便有人去往景宁院。

景宁院是一处三进的院落,冯氏靠在罗汉床上假寐。她手里摇着一把团扇,上面绣着迎春花的模样。

“大夫人,这老夫人要让二夫人去置办这些事情,岂不是就是要……”一个带着滴翠银托簪子的婆子,弓着腰说话。

冯氏听后,扇子在手里慢悠悠地摇着。她嘴角漾起哂意,说道:“要置办找二夫人去,你一个内院管事的,找我做什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