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阳光大棚
吃过午饭,陆峰回到自己的房间稍微收拾了一下,然后出门去了会议室。
胡队长正坐在椅子上抽烟,见陆峰进来,忙招手示意陆峰坐下,同时递给陆峰一支烟。
陆峰点燃烟,对胡队长说道:
“上次我们讨论的改革方案,就是优化岗位,优化人员,优化工作流程的事项,是现在迫在眉睫的大事急事。原则是要一岗多能,ab角配置,比如巡井工,在修井的时候要顶上去,炊事员也要照看基地附近的油井,增设副队长1名,队长休假时由副队长负责管理现场。鉴于山上特殊的工作环境,员工休假制度也要改革,改为每个工人干完11个月集中带薪休假1个月休假制度,特殊情况酌情考虑增加1次不超过10天的休假。留下来的员工工资适当提高。”
“可以,这样做可以避免人浮于事,大幅度节约人工费用。现在就要考虑把该留的人留下来。”胡队回应。
“还是那句话,平稳过渡,逐步实施,但要争取在过年后至少3月底前完成。你再考虑一下副队长的人选,想好了再说,不急的。”
接下来两人确定了春节值班留守人员名单,胡队长说他留下带队值班。
关于马顺偷放南区原油的事,陆峰想了想说道:
“我们派到中区集油站值班守候加温的人,后半夜要警醒一点,至少不要给马顺创造放油的机会。现在看来,马顺这个人做人做事没有底线,爱贪小便宜,手脚不干净,倒卖原油,迟早要出问题的,我们以后要小心应对。”
“好,我们小心就是了。”
“另外还有一个事,我这几天在想的,就是在马路对面的沙地里,看能不能利用废弃的油管油杆焊接搭成架子,再去山下彩钢厂拉回阳光板,在过年以前建成一个阳光大棚,面积不超过100平米,再从养牛场拉几车粪土,里面种点葱蒜韭菜茄子黄瓜什么的,平时工人也可以进去倒弄倒弄,就算给业余生活增加一点乐趣吧,多看绿色植物,养护眼睛,现在天这么冷,那几条狗晚上也可以在阳光棚里取暖。”
“要得,要得,真是个好主意!我这就下来安排。”
下午上工时间,胡队长找来秦师傅,按照陆峰指定的沙地范围,用了半天时间开着铲车向地下刨了一个1米深100平米见方的沙坑。
山上风大,阳光棚的三分之一必须埋进地里,三分之二露在外面,这样才稳固,不至于被强劲的大风吹倒。
第二天,秦师傅和另外一个工人,开着铲车从不远处的废弃钢管堆放处拖来油管油杆,然后开始焊接。
秦师傅不光能开罐车,焊接也是一把好手,他来山上之前就在他哥哥的电焊铺帮工从事焊接工作。
到天黑收工时分,阳光棚的钢架构部分基本上焊接完成。
胡队长联系了镇上的一家彩钢厂,并把拍的照片视频发了过去,谈好了价格,付了定金,确定了次日派师傅拉材料到山上铺建阳光棚。
同时也通过朋友联系了一家养牛场,养牛场的老板说让胡队长自己派车去拉牛粪土,适当给点钱就行。
胡队长联系了长期给山上运货的顾师傅,让他明天派大车去拉牛粪土上山。
次日中午,彩钢板厂师傅拉着阳光棚板到了现场。
胡队长安排师傅吃过午饭,稍微休息一下就开始干起活来。秦师傅和另外一个工人打下手,胡队长端茶送水搞服务工作。
由于屋顶面积100平米不算太大,所以铺建屋顶阳光棚板并不是很费力,到太阳落在基地工棚后面的西山上时,铺建工作全部完工。
胡队长留彩钢板厂的师傅吃了晚饭,结算了材料款后,师傅离开了南区,多余的几块彩钢板留下来放着以后派上用场。
正当大家准备坐下休息,一辆大货车停在了基地工棚门口。
陆峰带着众人走出去,见是拉牛粪土的货车到了。
胡队长过去和顾师傅打了招呼,指挥有翻斗功能的货车把牛粪土倒在阳光棚的门口。
顾师傅在胡队长那里拿到运费后也不多停留,趁着天色还亮着赶路下山回家。这一天陆峰监工,胡队长指挥,众人积极配合,一座100平米的阳光大棚就在两天内很高效的建造完工。
当晚,秦师傅加班,从阳光棚的门口往里面走,留了一条1米宽的通道,把地面分成中间有过道的两厢,过道两边焊接油管油杆作挡土栏杆,高约50公分。
在第二天上午,胡队长安排几个工人用手推车把牛粪土转运进了阳光棚里。接下来怎么种植就是大家的事了,在山上工作的工人师傅们,大多来自农村,种养殖什么的都会。
平常阳光大棚的具体管理就交给炊事员吴姐,胡队长协助。
各类蔬菜种子以及喷灌浇水设备、温度湿度两用计等是胡队长在网上采购的,在过年之前就到货了。
在此期间,胡队长安排秦师傅系好钢绳,用铲车拉了一个废油罐放在阳光大棚的旁边,作为储水罐以方便浇水。
建设阳光棚,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是应该而且必要的,陆峰感觉很欣慰,也算是有点成就感吧。
此时的陆峰又想起一部老电影歌曲,它的歌曲是这么唱的:
“戈壁滩上的一股清泉冰山上的一朵雪莲风暴不会永远不住啊什么时候啊才能看到你的笑脸……”
这首歌曲调悲伤,歌词凄美,但歌词里还有清泉还有冰山雪莲这些美好的东西,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情怀,而与自己现在所处的戈壁荒漠相比,比什么呢,无法相比。
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没有清冽的泉水,只有咸卤水,只有盐碱地,生活用的淡水都是从镇上用车拉上来的。
这里才是真正的黄土高坡,寸草不生,满目荒凉,要想见到一丝绿意,只能期待眼前的这座新建的阳光棚了。
所幸,西山背后还有那片人迹罕至的人间秘境,还有闪闪发光的奇石,比起冰山雪莲,自是另一番的奇异景象。
陆峰在山上工棚里住了四五天,按照与黄一福的约定,是该下山踏上回家的路了。这天中午,陆峰刚吃过午饭,黄一福的越野车就停在了基地工棚的门口。
陆峰出门迎接。
两人进了活动室,抽烟喝茶待了一会儿,出来的时候又去参观了阳光大棚,黄一福一脸的微笑,赞许的说道:
“陆总,你们效率很高嘛,没两天就建了个阳光大棚。”
“不过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罢了。”
陆峰谦虚的回应。
“你这是要做持久战的准备了?”
黄一福开玩笑的问道。
陆峰的心略有触动,迟疑了一阵说道:
“说不好,就看油田政策的变化了。要作最坏的打算,作最长远的准备。我想另外就是利用这里充足的光照,在合适的时候,准备再建一个小型的光伏电站,解决部分电力供应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