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人间秘境
天色已经黑尽,陆峰和胡队长开着皮卡,一路翻山越岭爬坡上坎往南区驶去。
这次是胡队长开的车,陆峰坐副驾位。
车灯穿破夜空,在山沟里、山坡上不停晃动。
“刚才和马顺喝酒吃饭,感觉他人脾气还好,也不像是爱折腾的人啊。”
陆峰说完,吸了一口烟。
“我看是马总对你很客气,你是老总,但他对待工人就是不一样了。”
胡队长一边握住方向盘盯住前方路面开车,一边说道。
回到南区基地工棚,已是晚上8:00。
工人师傅们有的在活动室看电视,有的在寝室休息,或者玩手机。
看电视玩手机成了工人们的两大业余活动。
由于安装了一个类似锅盖的信号接收器,电视上可收到包括央视在内的10几个电视台节目。
再就是加装了电信的信号增强器,移动、电信卡的手机信号在其附近位置信号效果不错。
陆峰在自己的房间铺好床,烧了一壶开水,往自己随身携带的玻璃杯里灌满白开水,然后出门去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胡队长正和几个组长抽烟聊天,见陆峰进来连忙让座。陆峰坐下后也示意大家坐下。
聊天话题自然是昨晚后半夜开会的事,免不了一番抱怨诉苦。
车辆组罗组长恨恨的说道:
“老马半夜鸡叫,简直就是周扒皮现身!”
“我看这样,晚上睡觉时大门关好上横杠,如果马总打手机也不要轻易去接。”
陆峰看了大家一眼又继续说道:“关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如果马总问为什么关门,就给他说晚上要关门防狗入室,防狗进入大棚里屙屎撒尿。”
大家不由得会心一笑,都觉得主意不错。众人散去。
临走时胡队长又抱出一件崭新的军绿大衣交给陆峰,陆峰披在身上,感觉全身暖和了不少。
次日早晨8点,陆峰准时参加了晨会,照例是各个组长汇报前一天的工作,胡队长安排当天工作,陆峰依旧是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陆兵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剖析讲解,提出各组工作中安全生产的关键节点,会上胡队长宣布了对陆兵安全事件有关责任人的处罚决定。
晨会持续了大约50余分钟,散会后各个工作组按部就班进入工作状态。
胡队长去食堂向炊事员吴姐吩咐,中午另外多炒几个大菜,准备10个人的桌餐。
胡队长又去自己的卧室抱出一坛10年期的5斤装高庙白酒和2件雪花啤酒。
高庙白酒是胡队第一次开皮卡车到青海时,陆峰特意吩咐叫带上的,一共4坛,产于峨眉山七里坪旁边的洪雅高庙镇。
陆峰披上大衣,戴上棉帽和手套,与胡队长一起往南区集油站方向走去。
上午天气阴暗,寒风凛冽,冬云密布,不一会儿天空中飘起了雪花。
两人来到陆兵几天前出事的爆罐现场,胡队长说现场已经清理了,爆炸后的油罐已经卸掉放在废铁堆场里,车身大梁驾驶舱完好,以后还可以再安装一个油罐在上面。
陆峰心里想,这个出了事故的罐车就不要再去修好再使用,感觉不吉利,放着吧。
站在集油站的后面的土坡上,陆峰环顾四周,正面朝西是高耸的梯形山峰,基地大棚坐落在山脚下,西北是一个巨大的山口,西南方山间有一个垭口。
寒风夹带着雪花从西北山口呼啸扑面而来,天空和大地呈一片灰黄,苍茫死寂,见不到一丝绿意。
天然气发电机二十四小时运转,马达的轰鸣声仍然四处传播,时大时小,时强时弱。
大约11点,罗师傅开着单桥的油罐车来到集油站,倒好罐车,车尾对着集油站的50方油罐。罗师傅跳下车,从铁架上取下放油管,一端放进集油站油罐上方的方型口子里,另一端与油罐车尾部的阀门连接然后拧开阀门开始放油。
陆兵去医院疗伤后,临时安排秦师傅给集油站油罐里的原油加温脱水。
下午稍晚点还要把集油站的原油装车拉到中区的集油站二次脱水,明天海西油田公司派油罐车来把油拉走。
去中区二次脱水的工作已经安排了工人专人负责,通宵值班。
中午时分,从北面下陷的山沟土路里跃出来一辆军绿色丰田越野车,直奔南区基地工棚而去。
陆峰知道是中区的马顺、黄一福他们来了,于是和胡队长一起往基地工棚走去。
中午吃饭的餐桌摆在活动室里,吴姐已把做好的菜放在桌子的转盘上,都是大盆盛菜。
菜品有凉拌猪头肉,凉拌花生米,卤牛肉,水煮鱼片,红烧猪蹄,宫保鸡丁,回锅肉,韭菜馅饺子,羊肉汤……
中区来了三个人,马顺,黄一福和陈队长,南区陪桌的六人,包括陆峰,胡队长,还有罗华,谭智和李发三个组长以及炊事员吴姐。
依旧是暴烈野蛮的喝酒方式,上桌空腹3杯酒,马顺年长首先提第一杯酒,陆峰第二杯,黄一福提第三杯。
三杯酒下肚,桌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接下来桌上每个人走圈敬酒。
桌上实实在在能喝酒的也就马顺,陆峰,胡队长和陈队长,其他人酒量有限或者下午有工作,没有放开喝。
美酒佳肴,马顺兴致高涨,有了醉意,他拍着陆峰的右肩,说到:
“陆行长,以后南区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坚决的给你解决,来,喝酒!”
陆峰和马顺碰了一下杯子,两个人一饮而尽。
在之后的岁月里,马顺给陆峰带来的,可不是解决问题和困难,而是无休无止的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