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星光灿烂
大客车到达三岔口镇时,正是夕阳西下,天边有一堆火烧云。听老人们说,火烧云预示着吉祥。可也不一定,要看它们的心情。如果它们不高兴的话,就会欺骗人,故意做出温暖吉祥的样子,把真实的危险隐藏起来。
小芬被淹死的前几天,天边出现了火烧云。那一天,小芬玩儿得很开心,哈哈大笑,一点儿也不知道她即将死去。
张遇春一直不明白,火烧云为什么有时会心情不好?他们在天空上,自由自在,居高临下,心情怎么会不好呢?
下了车后,所有乘客立即四散开来,纷纷扬长而去。在夕阳的余晖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虽然每个人的身上都洒满了火红的晚霞,但地上所有的身影都没有颜色。
张遇春带领大家进了那个小卖部。一进门,就看见了老高的那辆自行车,座位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高振华大声说道:
“看!我爸爸的自行车。”
一个女售货员站在柜台后,她听见高振华的话就笑着问:
“你是高文举的儿子吗?”
“嗯。是的。”
高振华自豪地点点头,他又回到了令他产生自豪的家乡。
几个孩子在车上就商量好了,要买一些在山洞里可能有用的东西。虽然他们不能确定会进入山洞,但他们都想到了要做好准备。
张遇春和刘小力凭着经验,建议买一个手电筒、一盒火柴和一大包煎饼果子。刘小力饿怕了,他一直嚷嚷着要买煎饼果子。如果不是张遇春提议,他不会想到要买手电筒和火柴。
小军很想发表一点儿意见,可他实在不知道应该买什么。当他看见柜台后面有一些红色蜡烛时,就随口说道:
“买两根蜡烛吧!”
“好的。买两根蜡烛。”
在开口买蜡烛之前,张遇春向女售货员打听:
“前两天县城里下了很大的雨,咱们家有没有下雨?”
售货员是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比李惠莲看起来亲切很多。
“没有下雨,一滴雨也没有下,老农民都快要急疯了!你们是从县城里回来的吧?”
“嗯。在县城里玩儿了几天。”
此时正是庄稼灌浆的时刻,干旱缺雨,今年看来要减产了。
那个女人似乎不太喜欢跟张遇春说话,她把蜡烛递给张遇春后,又转头问高振华:
“你爸爸回来了吗?快把自行车拿走吧,放在这里碍事儿!”
高振华手里拿着那盒火柴,用两只手抛来抛去地玩儿。他随口回答女售货员:
“快了,他很快就回来了。”
火柴盒挺好看的,上面印着一张图画:一个农村老太太带着两个小儿,老太太很像小芬的奶奶,他们身边有几只小鸡。
买完东西后,手里还剩下两毛二分钱。两毛钱是一张绿色的纸币,二分钱是硬币。也许是受到了火柴盒上那幅图画的影响,张遇春一下子又想到了小芬,小芬还有一个小名叫二分钱。人如其名!她的爸爸妈妈也许早就知道了她的命运。
四个孩子每人手里拎着一点儿东西出发了。煎饼果子被分成了两包,刘小力和高振华各提了一包。在出发前,每人吃了两块煎饼果子。
张遇春跟人随便一打听,就带领大家走上了一条通往北方的路,杨树大队在三岔口的北边。
20里路其实没有多远。张遇春他们一路走一路打听,在太阳落山后不久,夜幕还没有降临之前,他们来到了徐家窝堡东边那个村庄。这个村子里有个供销社,供销社还没有关门。
小军看见了供销社,他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产生了兴趣。
“进去看看吧!”
四个孩子走进了供销社。供销社里面有两个男售货员,其中一个姓蓝,大伙儿都叫他蓝经理。另外一个姓曲,弯弯曲曲的曲。他的一双小眼睛总也睁不开,好像几十年都没有睡醒。
一进门,一股混合着糖烟酒酱醋茶的味道扑鼻而来。张遇春挺喜欢这股味道的,可小军不太喜欢。
刚进门不久,就听见窗外有汽车经过。小村庄一年到头也见不到汽车,供销社里面的人都走到门口看。这是一辆白色的小客车,正是孩子们坐过的那辆车。车速很快,一转眼就在门前消失了,朝着徐家窝堡开去。
不用说,小军的妈妈和奶奶找上门来了。周校长和老高等人,还有周子玲等等,也一定坐在车上。
大家都望着小军,小客车是为他而来。小军显得很不耐烦,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真想快一些长大!”
张遇春马上提醒小军:
“别说太远的了,现在怎么办?”
小军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
“我不想让妈妈和奶奶着急,如果是爸爸的话……”
小军还没有说完,张遇春以为猜懂了他的意思,就立刻催促他:
“好吧,咱们快点往家里走,也许能追上他们。”
没想到小军不同意!张遇春完全猜错了他的意思。
“不回家了,不能让她们发现了,让她们着急吧!咱们现在就上山,不要等到明天早上了!”
现在就上山?小军是不是疯了?高振华和刘小力极力反对,他俩很难有意见一致的时候。即将降临的夜幕,让他们的恐惧增加了,也让他们想到一起了。
供销社马上就要关门,蓝经理和老曲开始关窗关门。
四个人走出了供销社,站在供销社门前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