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误中副车 - 张遇春 - 剪草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张遇春 >

第11节误中副车

平静的小村庄就像一潭死水,平时没风没浪的,看着很清澈。稍微有点小风小浪,就会把它搅动起来,把那些早已沉在水底下的草末带到水面上来。

原来,黄队长进村调查王景波夫妇,惊动了另外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以前是徐家窝堡的地主,与王景波一家是远房的宗亲。张遇春那天傍晚放猪回来,在村口听见有女人的哭声,就是和这对老夫妻有关。

夫妇二人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外村,大女儿的丈夫是富农的儿子,另一个女婿曾经在国民党部队里当过兵。后面这个人挺冤枉的,他本来已经跟随他的长官起义,加入了解放军。可是第二天竟然掉队了,睡了一夜觉,醒来后就找不到队伍了。辗转回到村里后,他只记得原来在国军时的部队番号,却记不住后来解放军的队伍。当地政府没有办法核实他加入解放军的经历,只好把他当做普通的国军投降人员对待。听那个小女儿说,她老公平时睡觉时,经常会在半夜里惊醒,醒来后就匆忙地穿衣穿鞋,好像很怕掉了队。

老头叫王守成,人称王老爷。这个称呼可能和他的地主身份有关,也可能没有关系。大家叫习惯了,没有人在意它的来由。王家在徐家窝堡有些历史了,少说也有150多年了,他们一家是早期来到本地的关内农民。生产队里有棵大榆树,就是当年王家祖先种下来的。如今那棵大榆树上面挂着一口铁钟,社员们每天在那口铁钟下面集合,听从李队长安排每日的劳动内容。

王老爷有点儿耳背,眼睛也花了。他看见黄队长等人进村了,还带着枪,顿时大惊失色,赶紧猫着腰躲藏起来,怕被黄队长看见。王老爷认识黄队长,他和黄队长之间曾经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他很怕黄队长。

等到黄队长一行人走进了王景波的家,王老爷才蹑手蹑脚地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跟邻居打听。邻居告诉他,黄队长来调查马翠花的。

王老爷知道小芬淹死了,可他还不知道黄队长专门为此事儿前来调查马翠花。听了邻居的话,王老爷更加害怕了。虽然他与王景波一家早就分开了,但毕竟是一个家族,他怕被王景波一家牵连了。

王老爷又问:

“是不是要派驻工作队?”

王老爷看见来了三个人,阵势不小,黄队长亲自带队,看来事情很严重,他估计这是上边派下来的工作队。

邻居听见王老爷问,没有直接回答他,却反问道:

“王老爷,你关心这些事情做啥?”

被邻居反问了一句,王守成赶紧打住。嘴里说着没啥没啥,就是随便打听打听,然后弯着腰缩回了屋里。邻居看着王守成的样子,觉得有些奇怪,可也没有往深了想。

快到中午时,王守成和老伴儿从门缝里看见黄队长几个人去了邻居家,两支枪的枪管闪闪发亮。王守成心想,工作队到了邻居家,一会儿就会来到自己家。王守成十分害怕,他不敢面对黄队长,老头在屋里急的团团转,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想起了黄队长那双瞪大的眼睛,脸上顿时一热,火辣辣的。

王守成和黄队长之间发生过的事情,黄队长可能早就忘记了,可王守成夫妇一直忘不了。

王守成曾经被黄队长打过嘴巴子,一想起来,老头的脸上就感觉火辣辣的疼,总也忘不了。王守成挨打,表面原因是说他没有端正学习态度,进步太慢,其实不是的。黄队长有个瘸腿的堂弟,一直想娶王老爷的小女儿,可人家不愿意嫁给一个瘸子。黄队长为此有些恼火,一时冲动,就打了王守成一个嘴巴子。后来孙书记知道了这件事儿,对黄队长做了严肃批评。黄队长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他想跟王老爷道歉,却一直开不了口。黄队长这个人挺有个性的,不愿意认错,就算心里知道错了,嘴上也不愿意说出来。错了就错了吧,随他去吧!就这样,他和王守成之间的不愉快,一直留在了王守成夫妇的脑海里。

这不,一大早上的,听王守成说,黄队长带领工作队一会儿就会来到他们家,老太太顿时惊慌起来。她脸色苍白,说起话来脑袋微微颤抖。

“我可经不起折腾了,死掉算了吧!”

老太太读过书,当年是个富家小姐,她比张遇春的妈妈年长十多岁。张遇春的老妈当年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女孩进了学堂,羡慕死了。可到了今天,王守成的老婆反倒要羡慕张遇春的老妈了。

人生的命运如同浮萍,始终难以预知最终的去向。遇春的妈妈经常以此教育儿子:不要羡慕别人,也不要看轻自己,随遇而安。用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到哪座山唱哪首歌,认命!

王守成听了老太婆的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老太婆啊,我早就不想活了,一把年纪了,活够了!你要是真的也不想活了,那咱俩就想个痛快办法,今天一起走吧,早走早安乐!”

没成想,两个人真不是随便说说就算了,竟然动起了真格的。二人抱头流泪,泣不成声,然后双双服农药自尽了!

一直到了下午,邻居忽然想起早上王守成问过工作队的事儿,他怕老夫妻两个起了疑心,为此担惊受怕,就走过来打算向他们说一声。告诉他们,黄队长调查完了,已经离开了村子,王景波夫妇也安然无恙,他们不用担心受到牵连。

没想到一推开门,就看见二人倒卧在地上。邻居大惊,不敢上前查看,只好跑到屋外喊人。

不一会儿,王守成家里冲进来十多个人,大家七手八脚地上前查看,发现二人早就断气了,嘴角上的血块都凝固了,身体硬的跟木头一样。

有人就议论:出啥事儿了?王老爷这段时间挺好的,咋说死就死了呢?

人们胡乱猜测,谁也说不出原因。那邻居说道:

“今天早上黄队长他们来调查,王老爷问我是不是工作队进村了,我当时看见他挺害怕的,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儿才想不开的?”

大家听了邻居的话,一下子全明白了:没错,肯定就是这个原因了!

人们禁不住长吁短叹:这个王老爷,看着挺精明的,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傻事儿!又没有人上门催命,干嘛着急忙慌地拔腿就走呢!

王守成在村里没啥直系亲属,只有王景波这个远房亲戚。李大脑袋吩咐王景波,快去给王老爷的两个女儿报信。

两个女儿接到报信后,慌慌张张地赶回来了。还没有进村子就开始嚎啕大哭,引起村民们围观,马翠花和几个好心的婆娘赶紧上前安慰。

女婿回来一个,他是富农的儿子。另外一个女婿没有来,没来的女婿曾经做过国军。

按照当地的风俗,老人过世后,家人都要先找阴阳先生算一算,选个黄道吉日出殡,再选一块风水宝地安葬。这样做都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如果犯了忌讳,子孙后代就会受到影响。升官发财这些好事儿通通不用想了,就是平平安安地生活也不容易。不是生病,就是这个灾那个灾的,总也不得安宁。

两个女儿商量了一下,决定不找阴阳先生了,不选什么风水宝地,也不管是不是黄道吉日,第二天就出殡。

好在王老爷子在世时,已经预备好了两副棺材和寿衣,这让女儿俩省心了。

第二天,李大脑袋带领一些村民,帮助王家女儿把老夫妇两个安葬了。张遇春的老爹老妈都去为王守成夫妇送行,张遇春也跟着去了。他不敢走上近前看,只是夹在人群当中远远地观望。看着一群人把两口棺材抬走了,张遇春忽然又想起了那只蝴蝶。女学生被淹死时,莲花瓣上面的那只蝴蝶,一直留在张遇春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眼前的两口棺材就像两只蝴蝶,又飞走了。

安葬完了父母双亲,两个女儿把老人的遗物清理干净,留下一座空屋子。张遇春平时和小伙伴们玩耍时,都特意绕开那座老房子。不吉利,怕遇到鬼魂。不过,据那个邻居说,老房子一直很安静,跟王守成活着时没啥两样。

没有人住的房子很容易损坏。大约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整个老房子就塌掉了,变成了一堆泥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