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关于航线问题的争论1
每天黄昏时分上班,凌晨2:00下班,整个白天都不能外出。这是太阳危机末期最不可思议的作息时间。
李维放下手中的文件,低头看了看手机环上显示的时间,已经是凌晨的1:55分。
他点燃了一根华子,年轻的他不喜欢抽烟,到了40岁之后才渐渐染上了烟瘾。
这是因为,男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抽烟是为了使脑子更清醒。
他把办公室的灯光调到了最暗,这样的氛围来思考人类的未来和宇宙航行这样高大上的问题,是最合适不过了。
他看着嘴里吐出的白色烟圈一点点地消散到空气中,心情由晴转阴。比起宇宙的浩瀚无垠,人类就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说的,极其渺小。
这些年发生的事情一股脑地涌入了他的脑海,猎户座文明与地球文明错综复杂的关系,三维箔究竟是什么?五行属性牌又有什么作用?冥王星到底还隐藏了多少未知秘密?
都让他忧心忡忡,他深深地感觉到,人生如戏,难道我们的人生真的是一段虚拟的游戏?谁又是配角,谁又是主角?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莫名其妙地想到这样的哲学问题。
他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随之而来,他害怕自己也会出什么问题,于是从抽屉里取出了一片精神药物,伴着水吞了下去。
李维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的3:00整。
他轻轻地推开半掩着的儿童房房门,儿子早已熟睡,小小的胸脯在一起一伏地均匀呼吸。室内温度26摄氏度,寒夜微凉,李维小心翼翼地拉过一张小被子,轻轻地盖在儿子的身上。
这一代儿童既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他们体验了前人从未体验过的星际移民。不幸的是,他们出生在一个荒凉而危机四伏的红色星球,从来都没有感受过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地球母亲。
李维坐在儿子的床头,看着儿子慢慢长大而越来越像他的脸蛋,露出了久违的欣慰笑容。
背后传来了脚步声,李维回过头看,是妻子吴敏。她身穿睡衣,披着一件外套,悄悄地走到了他们爷俩的背后。
李维朝她说道:“怎么,还不睡觉?”
吴敏的头发有些凌乱,她打了一个哈欠道:“我昨晚九点就睡了,睡到凌晨两点就醒了,可能你不在,我每晚睡得都不怎么踏实。”
“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那样,你先回房间吧,我马上就过去。”李维淡淡地说道。
“李维,你最近真冷,你变了。”吴敏撂下了一句话,就回了房间。
李维听到这样的话,没有一点的愕然,因为吴敏并没有说错,他确实有点冷,特别是对吴敏来说。可能是长期平淡的生活,让他对着吴敏就像是左手摸右手那样,除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就没有别的新鲜感了。
不过,李维可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吴敏分开,在他心里,吴敏一直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洗过澡后,李维就回房间躺下了。两人一夜无语。
白天,吴敏又开始围着锅碗瓢盆转,而李维则坐在昏暗的书房里。他打开自己的手提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
他打开目前最精确的星际地图,仔细地观察着各恒星系统的分布情况。星图显示了以太阳系为参照中心,距离我们12.5光年之内的所有恒星系统。
太阳系的半径为1光年。
1、南门二(αcen,半人马座α)4.3光年
2、巴纳德星(barnard's)5.86光年
3、伍尔夫359星(wolf359)7.7光年
4、勃兰得2147星(bd+36°)8.2光年
5、鲸鱼座uv星(luyten726-8)8.4光年
6、天狼星(sirius,大犬座α)8.7光年
7、罗斯154星(ross154)9.5光年
8、罗斯248星(ross248)10.4光年
9、天苑四(eeri,波江座e)10.8光年
10、罗斯128星(ross128)10.9光年
显然,比邻星(南门二)是太阳系移民的最佳选择地点。只是,要推动火星航行4.22光年,四万亿公里到达比邻星,必须要选择好一条最佳的航线。
这条航线很重要,它关系着这次大迁徙是否能成功。从火星的轨道要到达遥远的比邻星,必须逐一经过木星轨道、土星轨道、天王星轨道、海王星轨道、冥王星轨道,再经过寒冷的柯伊柏带,奥尔特星云,才能到达空旷的宇宙外层空间。
流浪火星飞出奥尔特星云大约需要一光年,而还剩3.22光年在浩瀚无垠十分空旷的太阳系外空间飞行。
对于一个航行在宇宙中的航天器而言,周围是漆黑的,环境近乎不变,只有远处能够依稀可见点点星光。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必须依靠精准的导航,才能到达比邻星。
李维忽然头脑里浮现了导航两个字,是的,必须依靠精准的导航。作为天体物理专业的高材生,李维深知,近距离的太阳系内的航行可以依靠地面深空站所组成的深空探测网来帮助航天器定位并实现导航。
但要进行远距离的星际航行,就要用到脉冲星。对,他记得以前郑易凡博导告诉过他,星际导航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六分仪、二是深空站、三是脉冲星。
六分仪放到哪里都适用,是手工导航的一种方式,但是当长途星际旅行,人们都处于休眠状态的时候。六分仪就起不到多大作用了,这个时候只能依靠脉冲星进行导航。
在宇宙中,脉冲星会发出稳定的电磁脉冲信号,只要接收到三颗已知脉冲星的信号,就可以确定我们在宇宙中的准确位置,从而实现导航。
李维从书房的床底拿出了一个大大的古铜色的像巨型圆规的六分仪,还记得当年跟着郑易凡博导学习星际导航那一章,郑老就郑重其事地给他介绍过六分仪。
郑老曾经在他的课上说过:
六分仪是载人航天必备的工具之一。它虽然古老,但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当飞船的惯性导航系统出现误差的时候,宇航员可以通过六分仪来进行调整。
在人类航天史上,六分仪还曾经展现过力挽狂澜的作用,当时阿波罗13号的氧气管发生了爆炸,在断电之后,电脑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于是三名宇航员使用六分仪作为唯一的导航工具回到了地球。
又到了黄昏时分,李维吃完晚饭,便穿上宇航服匆匆忙忙地往研究所赶去。
就在今晚,他和黄剑、张浩天就得把航线定好之后向联合政府报备。
黑色夜幕笼罩下的研究所显得无比静谧,李维像往常那样经过气密闸消毒后,进入研究所悠长的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