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周文化节(宣传篇)……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清明鬼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古代娱乐圈大佬 >

第90章 大周文化节(宣传篇)……

如果把一个朝代当做是一个人的话,那么在这么一大堆朝代拟人之中,大周一定是那一群人里面C位出道、一出道就站在金字塔顶端、万千粉丝追随的人物。

无他,就因为帅!

这个国家帅,振臂一呼八方朝贺!

这个国家的百姓帅,不服就打,能动手绝不逼逼,打赢了再和你讲道理!

这个国家的诸侯王帅,忍辱负重帅气多金知人善任反差萌各种款式的都有!

这个国家的国士帅,治大国若烹小鲜,谋定而后动,决策于千里之外、断言于千年之后!

这个国家帅到什么程度?

秦门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上个月杂志社接到的《雅俗》里诗歌专栏的稿件来讲,上千份诗作里,有三分之一是歌颂伟大祖国的,有三分之一是外乡游子写乡愁,剩下的三分之一全都是追忆大周历史人物文化经典的!

每天都有人在追忆他们素未谋面的大周。

每天都有诗赋在歌颂他们不曾真的认识的大周。

每天都有人在思念他们从来没有参与过的大周。

正是因为有这些事情这些人的存在,当秦门得知他选出来的这一天与历史上这个大周有关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群老学究每天在街上拉着人叨叨的“复兴周礼”。

“他们不是一直想复兴周礼么?我们就专门弄个节日,号召大家在那天复兴周礼……一天似乎不过瘾,就三天吧!”秦门自言自语,敲定了时间。

分公司的代表们还有点懵,复兴周礼他们懂,说到底就是变如今的行省制为大周的分封制,让圣人给地方官员更多的自由决策权力,他们不太懂复兴周礼这个算是个什么习俗?难道要他们说服圣人这三天大封国土给大臣们吗?然后三天后再让臣子们把土地还回去?

秦门听了这群人并没有什么创意和执行力的对周礼的解读,没忍住最后还是翻了个白眼:“周礼是那么狭隘的东西吗?”

什么是礼?

礼就是告诉别人,应该要怎么吃饭,怎么穿衣,走到外面该怎么走路,回到家里要怎么对待自己的家人,该怎么和上司说话,又该怎么和下属说话,礼约束着人的方方面面……

“所以分封制是个什么鬼哦!你们只想得到这个吗?”

当然不是!

听完秦门带着启发性的指导,众人顿时茅塞顿开,陷入了沉思。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思路!

等一群人集思广益把思路整理成了一份计划,秦门干脆把计划拿着连夜去了端王府,然后就目送着端王连夜出府进了皇宫,一直到第二天一早才从皇宫里出来,并且带来了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口谕――

“圣人很喜欢,他还说到时候会微服私访、与民同乐!”

秦门一听到这个噩耗,脑海里闪过某位大太监那尖酸刻薄挑剔的模样,只觉自己头皮发麻,背上一瞬间全都是汗渍。

可别逗了,您老人家从宫里出来一趟那阵仗叫个啥与民同乐哟!

“太子殿殿下说他愿效仿父皇!”

我滴个乖乖,上一回来个皇帝就已经闹得一个月不得安生了,这次还要来个国之重器的太子?!这怕不是要把他晋江文学城的五个分公司给拆了重建一遍!

但无论如何,“庆祝大周国诞日”这件事情算是过了明路可以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弄起来了。

而为了让这个节日与姜国自己的国诞日区分开来,秦门又称这个节日为“大周文化节”。

……

……

国子监门口,一大批学子们正拿着那张请帖愣神。

读书人里十个有八个是周朝的路人粉,还有两个是死忠粉,一听说这次的节日与周朝有关,一帮人来了兴致,纷纷问那小童要请帖。

然而来要的人太多了,小童怀里那一大摞请帖不一会儿就发完了,一见还有人问他要,兜里空空的他只能在那里偷偷抹眼泪,看得人心有不忍,最后大家伙儿合计了一番,按照住处的远近,几个人共看一张,总算是自发把事情给解决了。

小童完成任务高高兴兴一蹦一跳地回去了,学子们则约好等休息完吃饭的时候再找个地点一起来看看这封和大周有关的请帖是什么东西。

结果还没到晚上,等不及的一群人就已经集中到了酒楼上,点了两个菜点了一壶酒,就迫不及待掏出那封请帖凑在一起看了起来。

众人本以为这张请帖应该是邀请他们去参加大周诞辰庆祝活动的邀请函,听之前小童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但等他们真的把请帖翻开一看,才发现自己错得多么离谱――

这不是一张邀请参加大周诞辰的邀请函,这是一张穿越的邀请函!

邀请人是晋江文学城里名气最大的秦关之,整个请帖上的措辞比起他们三年前来都城看到的海报上要优美许多,让人读了还想读。听说秦关之这半年来一直跟随退休的老大人们念书,如今看来效果不错,也不知秦关之是和哪位老大人学的,他到时候厚着脸皮去拜师成不成?今年科举是没戏了,拜个好师父,三年后说不定就是他金榜题名之时啊!

话题重新回到这张主题为穿越的请帖上面来。

穿越,这个原本应该脱胎于现代的词汇,因为穿越人士秦门的出现,出现在了如今这个古代的社会。

要说最早的出现应该是在多年前晋江举办的一场文会上,在那一场聚集了都城所有爱编故事的文化人的文会上,作为主办方代表的秦关之向众人出了一道考题,由他写一个故事的开头,由下面所有参加文会的书生续写这个故事。

穿越这个概念就被秦关之隐藏在这个故事开头里,然后随着这群都城书生的故事续写,灌输到了这群书生、乃至所有都城人的耳朵里,最后,又被所有来到都城赶考的外乡学子所知,成为了整个姜国人人皆知的一个概念。

秦关之在这张邀请函上所用的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他以一种骄傲又仿佛在向谁邀功的口吻说,晋江文学城自成立以来一直收到来自各地的稿件,清楚的知道大家对周朝的推崇,因此,值此大周王朝建立之日,他作为晋江文学城的代表,共邀全城百姓与他一起“穿越”到大周!

学子们看到这里,激动了。

居然可以穿越!

还是到他们最为崇拜、自幼年读书时就最喜爱的周朝!

对此信以为真的傻白甜学子们已经开始在脑海里勾勒自己穿越后到底要干些什么了,他们七嘴八舌说着自己最崇拜的周朝的人物,说着如果穿越了他们一定要去诸侯国中的哪一个,投效哪一位诸侯王,与哪些他耳熟能详的国士并肩作战出谋划策统一全国!

而根本不相信穿越这回事的冷静的学子们忍不住捂住他们这群异想天开的好友的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