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回原来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记得当时年纪小,随风逐浪没烦恼
不懂风雨不知痛,伤痕累累闯一遭
天空就算再高,梦也飞得到
悠悠岁月匆匆过,成败悲欢都尝透
走过烈阳和寒冬,时间终会教人懂
人间浮沉漂泊,白了少年头
来时路已迢遥
泪和笑随风飘
青春就算再好
又能留多少
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
书未读好,转眼就是高考。
2000年,sd省高考沿用标准分制,总分900分。重点线全省统一,文科657分,理科631分。普本线各市不同,滨海市文科615分,理科569分,居全省中等。
2000年,六中高三级部,共有8个班,应届生、复读生近400余人参加了高考。
高考人数,创造了六中历史之最高。
高考成绩,同样也创造了两个之最。
其一,成绩最高的文科生。当年,锡锦所在的文科班,有一个天赋异禀的女生考了740多分,是当年的梁州文科状元。
其二,历史最低的上线率。普通本科上线人数,全校不足20人,上线率不到5%。
仅有的10几个人中,一半是体育和艺术类考生,三分之一是复读生,真正的应届生寥寥无几。
三班的成绩,同样惨不忍睹,全班只有3人走了本科。
武钢,体育成绩优异,三级跳远14.10米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他凭着不错的数学成绩,文化课顺利通过了体育达标线442分,被省内某著名师范大学录取。
樊雪杉,高三在班里复读的武术特长生,也考取了省内一所不错的师范院校。
高涛涛,外号小哥,学校重金挖来的复读生,他凭借绝顶聪明的极佳天赋,往年积攒下的宝贵经验,考取了省内的一所医学院校。
三班的应届文化课考生,全军覆没。
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我们没有扼住命运咽喉,却生生被推上了万丈悬崖的边缘。
一、离成功最近的男人
赶趟,全班离本科最近的男人。
对于没考上本科的原因,他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后来谈起往事,他仿佛1998年世界杯决赛场上罗纳尔多,本来意气风发,志在夺冠,奈何命运弄人,终究是折戟沉沙。
二、学习最好的班长
柱子,高中三年,一以贯之,除了学习就是打坐。
柱子身为班长,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柱子像一个苦行僧,日学夜练,成绩稳居前列,却也被挤下了独木桥。
三、文武兼修学子哥
学子,曾经是最被命运眷顾的宠儿,却成为最意外的落榜生。
他集文、体、娱于一体,浑身上下无一短板。从来都少了一份勤奋,多了一份玩心,高考前一晚必须在游戏厅度过。
回想当年,上课睡觉,下课打闹,晚上通宵(录像厅那种通宵),成绩傲娇的学子,本是一位无师自通的天才。
他初从文,后从武。怕考不上本科,便拜在牛老师门下,学了一年武术。
在“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以及“流氓有文化这是最可怕”的双保险加持下,又有文化,又会武术的学子,顺利的通过了当年的高考体育特长达标考试。
谁料到,他最后却倒在了文化课的达标线的门槛上。
成绩一向优异的学子,由于过于骄纵,终究躺在了体育生文化课442分的门槛外。
这一水平,当年让人大跌眼球,牛老师以为唾手可得的一个本科生,也如煮熟的鸭子一般,意外飞走了。
四、没有飞机的飞行员
沈勇,曾经寒窗苦读图破壁,也曾经冬练三九学武术,奈何成绩都没有拔尖,颇为苦恼。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你却一脚把门踹开了。
高三时,沈勇因身体极佳、天赋异禀,通过了国内某知名航空学院招飞考试的初审复试和集中选拔。
本以为后半生,屁股会妥妥地坐在某架歼20战斗机的驾驶舱。
奈何天不遂人愿,阴差阳错,莫名其妙的没有了下文。
几度怀疑,当年的录取通知书,犹如mh371的失踪一般,死不见人,活不见尸。
他,成为了一名没有飞机的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