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回味无穷 - 都市圣医男神 - 青铜圣衣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都市圣医男神 >

第38章回味无穷

冯文丹在参拜完毕紫霞观以后,天色就已经不早了,上官道长回到接待室找了一本《云光集》送给了他。因为明天冯文丹和妻子还要上班,于是他们一家三口就辞别了上官道长和姚姐夫妻,开车赶回港城了。按照冯文丹“广结缘,惜善缘,不攀缘”的交友原则,他痛快的对章滕说道:“那太好了,我到哪里跟你汇合呢?”

“不用了,还是我到你家去接你,因为到这位师父居住的小院,恰巧要经过你家。你就在家里等着我就好了,我大概十分钟以后,就可以到你家楼下。”

“好的,那我们一会见。”

十分钟后,冯文丹下楼跟章滕一起奔向这位二僧师父的修行小院。不一会他们就来到了港城郊区的一个农家小院,这栋农家小院是独立的一栋建筑,在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的一座小山上。

港城处在丘陵地带,有山有海,但是山一般都是小的丘陵,没有特别高的高山。小院周围的梯田里栽满了大樱桃树,进到小院以后,院墙里面搭着葡萄架子。

章滕把车停在了小院的外院,然后领着冯文丹熟门熟路的推开小院的内门,直接进去了。小院的内门放着很多拖鞋,整个内院的天井都用防晒网罩了起来,地面铺着地板砖,给人的感觉干净整洁。天井的南墙上挂着一幅伽蓝菩萨的画像,画像两面写了一幅对联“大义参天地,英雄贯古今”。

内院开的是东南巽门,天井北面是五间正屋,在正北的屋子里供奉着西方三圣,东边震位跟正屋连着的是厨房。大概是听到小院进来人了,这时候一个出家师父从西北屋走了出来,看到是章滕非常热情的对他说道:“阿弥陀佛,章滕你来了。快点坐下喝点茶吧!”

这位二僧师父年龄大概有六十岁上下,头顶很少见的烫着戒疤,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很少有出家师父烫戒疤了,因为这种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师父身穿藏青色的僧服,走路庄重从容,通过她的打扮及举止,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持戒严谨的僧人。

冯文丹和章滕连忙双手合十,对着师父深鞠一躬道:“师父好!”。接着章滕向这位师父介绍道:“师父,这位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冯文丹,他的修行境界是很高的。”章滕说话稍微有点夸张,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为了在师父面前推崇冯文丹。

“冯文丹居士,你好呀!”

“师父慈悲!敢问师父上下?”冯文丹双手合十,态度恳切的说道。

“贫尼法号戒严。两位小友,就别站着了,我这里恰巧有刚从临安带来的春茶龙井,大家可以尝个新鲜。”戒严师父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冯文丹和章滕在小院里的一个桌子周围坐了下来。

这个时候,章滕主动的去接水烧水去了,而戒严师父则拿出了三只透明玻璃杯,每一只茶杯都放了一些茶叶。等水开了以后,章滕给三只玻璃杯分别注满了开水,水杯里的茶杯变得根根直立,茶香四溢,而且都是上好的嫩芽,果真是龙井中的极品。

冯文丹主动闻着茶香,小口的抿了一口茶汤,滋味醇厚,回甘明显。尽管他平常不常喝龙井,但是好茶就是好茶,其滋味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师父,请问你主修的南山律宗吗?”冯文丹问道,因为他发现师父头顶的戒疤,所以推断师父有可能是修律宗的。

“不是的,我主要的修行法门是净土宗和禅宗。”

“那你的戒疤?”

师父习惯性的摸了摸头说道:“这是我在受三坛大戒的时候,当时跟着师兄们一起烧的戒疤。还好佛菩萨护持,没有发生感染,但是确实很痛。”

“师父舍身忘我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我觉得尽管自己是个男众,但是却没有这个勇气去烧戒疤,这真的是大丈夫行为。”冯文丹赞叹道。

“我觉得我也怕痛,估计也没有这个勇气去烧戒疤。”章滕也说道。

“哎!我之所以敢烧戒疤,估计也是在受戒那个非常特殊的氛围下才有这个勇气,如果放在平常我也是不敢。”戒严师父微笑的说道。

“不过师父,在藏传佛教的传承中,对烧戒疤是不赞同的,因为烧戒疤会破坏人身的气脉明点,所以他们不主张烧戒疤。”冯文丹说道。

“是的,我也是在烧完戒疤以后,随着自己佛学知识的增长,才知道烧戒疤主要是为了在佛菩萨面前表决心,但是跟解脱证悟没有必然的联系。”戒严师父非常赞同冯文丹的说法。

“师父平常打坐吗?”冯文丹继续问道。

“每天早晚课的时候,都会打坐一个小时左右,没有意外的话,都是每天早晚两坐。冯文丹居士,你平常应该也有静坐的习惯吧?”

“回师父的话,我也是常年静坐。”

“哦!静能生慧,止观双运可以打开自己的智慧,通过静坐能够照见自己的内心,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在家居士能够规律的打坐,是难能可贵的。”戒严师父的话语可以知道她对打坐颇有心得。

“师父,你为何不住寺院,而是一个人住在这个小小的修行兰若里呀?”冯文丹问道。

“哎!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我刚出家的时候,把寺院想象成了人间净土。可是等自己深入其中去生活的时候,却发现寺院里跟我当时天真的想象,差别甚大。不客气的讲,好多僧人的素质,根本比不上在家居士。

寺院里的僧团之间也有像世间人一样的勾心斗角,本来出家修行是为了寻求解脱,实践世尊的教诫的。可是他们当中有些人无视世尊制定的戒律,肆意妄为,不惧因果,像个俗人一样的争名夺利。为了一个主持的位置或者是香火钱,而大打出手,这种事情时有耳闻。

尤其是在我的师父圆寂以后,看到师兄们不管师父尸骨未寒,就开始争夺起主持的位置,让我对寺院彻底寒了心。因为这个原因,我选择了远离寺院,独自修行。尽管不符合世尊的教诫,但是我就想图个清静,反正我也有退休金,足够我的日常生活了,不需要寺院的单金。”戒严师父有些伤感的说道。

“师父,你讲的这个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寺庙作为广大信众的精神家园,也是功不可没的。相信寺庙里,也有很多跟师父一样的真心修行的出家师父。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寺庙里的阴暗面,就退避三舍。其实这个世界永远都是光明与黑暗的结合体,我们不能只要光明而否定黑暗,因为黑暗的存在,才可以体现光明的珍贵。

作为修行人,我们要追求的是完整而不是完美。所谓的完整就是要知道,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净土。善恶美丑都是相互依存的,只是角度的不同。我们要无分别的去体验这个完整的世界,就像我们喜欢光明,但是从来也不会排斥黑暗。

我们接受白天和黑夜即为完整,如果只要白天或者只要黑夜,那都叫完美。可是完美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那是一种假象。”

“非常感谢冯文丹居士的指点,我确实有点执着了。其实只要把自己的心修好了,放下了自己的角度,任何地方都是佛国净土。”戒严师父心怀感激的对冯文丹说道。

“师父你言重了,我是白衣之身,怎么敢指点师父呢?刚才只是我的想法,知道师父是真修实证之人,所以就直言相告了。师父讲的真好,放下角度,处处都是佛国净土。

这就是淤泥定生红莲的真意,红莲出淤泥而不染,就是指的我们修行人,在证悟空性以后,内心如如不动,在娑婆世界行菩萨行,快速的圆满自己的福德智慧。

在《维摩诘经》里也说过,我们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同样是释迦牟尼佛的庄严佛国,只是我自己这颗染污的心,无法感知到这佛国净土。所谓心净则佛土净,就是这个道理。”

“阿弥陀佛,冯文丹居士竟然有如此无碍的辩才,将来希望你能够开坛讲法。”戒严师父夸赞道。

“师父,你不知道,我这位冯哥曾经可是保险公司的高管,而且是公司的金牌讲师。”章滕不失时机的,再次向戒严师父推崇冯文丹。

“章滕,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所谓过去心不可得,既然过去了,不提也罢。不过师父希望我开坛讲法,弟子讲法是万万不敢当,但是机缘成熟的情况下分享一下,个人的修行心得还是可以的。”冯文丹不卑不亢的说道。

“我觉得你讲法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确实是白衣讲法还是稍微有些问题的,不太容易被大众认可。这不过是一个角色的问题,不过现在社会的大部分众生都是着相之徒,我们也只好随众行事了。

对了,冯文丹居士看你对经律论都有涉猎,你主修的是哪个宗派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