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门派
上官道长请冯文丹他们来到了紫霞观的会客室,会客室里的布置也是非常简洁,除了几把小椅子,就是一个茶几,茶几上放了一套洗刷的干干净净的功夫茶具。除此以外整个会客厅,别无长物,就是一种极简的风格。会客厅的东边墙上挂了一幅“上善若水”的小篆体写的大字。道长招呼大家坐下以后,开始给大家沏茶。“师父,请问你是全真教哪一个门派的,据说我们槎山的云光洞可是玉阳真人修行得道的地方。”冯文丹问道。
“贫道是全真教嵛山派22代冲字辈传人,创派祖师就是玉阳真人。”上官真人回答道。
“师父,末学跟全真教是有着比较深的缘分的,我们梅花拳后百代弟子用的辈分就是全真教丘祖龙门派的辈分,末学是十八代永字辈传人。”冯文丹说道。
“这么说来,你们梅花拳的僧门道派中的道法,主要是丘祖龙门派的传承了。”上官道长问道。
“我们梅花拳弟子的道法传承跟丘祖的龙门派之间有关联,但却自有传承,梅花拳后百代第二代祖师张三省把丘祖留下的五言绝句‘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作为梅花拳的排辈宝号。
后来在乾隆年间,梅花拳第八代师祖张从富和京城白云观主持首明道人又将丘祖的五言绝句真言,合续至一百字。于是就有了梅花拳的百字排谱。”冯文丹向上官道长解释道,有些话他没好意思跟上官道长直说,因为在梅花拳的传承记载中,有王重阳祖师在梅花拳的基础上创立“全真教”的提法。但是这种口口相传的记载,冯文丹无法考究其真实性,所以也没有跟上官道长细说这个事情。
“哦!这么说梅花拳有着自己独特的道法传承,只是借用了龙门派丘祖的五言绝句作为排辈宝号,是这个样子吗?”
“是的,我的授业恩师就是这么跟我讲的,但是具体的历史事实到底是怎么个样子?我也无法考究,但是以我习练梅花拳多年的经验来看,梅花拳确实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道法传承。比方说,梅花拳香理就被誉为流传在民间的第二部《易经》,它有一套完整的占卜体系,是非常严谨的。”冯文丹解释道。
“嗯!听你这么说,梅花拳这个拳派还真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拳派,看样子它应该有着非常完整的修行体系,这种拳派可不简单呀!”
“嗯!记得我当年师父传我梅花拳的时候,就曾经告诉过我‘拳打脚踢小把戏,唯有文理通天下。’让我一定要习文练武,明理、明艺、明法只有做到了三明才可以登堂入室,拜入梅花拳的二层门,成为真正的梅花拳文场弟子。”
“看样子梅花拳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武术门派,应该也是一个修行门派,如果方便的话,你可以跟我好好交流一下梅花拳的修行方法。”上官道长谦虚的说道。
“冯文丹老弟,真没想到原来你习练的梅花拳竟然是一个传承这么完整的修行门派,这么说你传给我的九种香理,就是梅花拳的香理吗?”姚姐问道。
“姚姐,我告诉你的九种基本香理可以说是来源于梅花拳香理和佛教香理的综合,不是我们梅花拳的香理。如果想学习梅花拳的香理,必须是梅花拳的文场弟子。梅花拳的武场弟子是可以公开传授的,但是文场弟子必须经过祖师的允许才可以入门,简单的讲就是必须通过香理的考察才可以入门,否则的话是不可以学习梅花拳香理的。”冯文丹跟姚姐解释道。
“这么说梅花拳对香理的学习,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学习的,是要经过考核的,对吗?”姚姐接着问道。
“嗯!梅花拳文场弟子,确实是需要经过香理的考核,这种香理的查看是有一套严格的仪轨的,一般来讲如果不是心性特别好的人,是无法经过梅花拳文场的考验的。”
“嗯!冯文丹居士的这个说法,我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是贫道的嵛山派,对真正的传人强调的就是能够通灵,否则的话,很难真正的接受嵛山派的真正传承。可是这个通灵的这个条件,就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达到的。
毕竟这个社会上,象姚居士这样的通灵之人还是非常少的。据传当年我们嵛山派的创派祖师,王真人也是在七岁的时候,曾经气绝扑地,良久方醒,从此以后可以通灵,了解死生之说。”
上官道长刚说完,冯文丹马上说道:“师父,这种通灵之说,我们梅花拳里常讲的是‘圣中钦传’,也讲究在礼拜祖师的过程中,通过感应而得到一些特殊道法的传承,但是这些很容易被不理解的人,当成是封建迷信,所以只能是师徒之间的秘传。
据说我们梅花拳八代祖师张从富祖师,也曾经昏迷七日,然后忽然体解大道,从而创立了小架梅花拳。而且在《根源经》里对这个事情做了详细的记录。”
“听你们两位这么讲,还真是这个样子,记得我刚开始出马的时候,也是被折磨的昏迷过几天,后来清醒过来以后,就发现自己可以跟仙家师父们沟通了。难道昏迷跟通灵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姚姐说道。
“以我今天的禅修体验来讲,昏迷跟通灵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这涉及到一些修行的体验,而且对祖师的这种经历,末学也不敢妄加揣测。”冯文丹答道。
在紫霞观的会客室,冯文丹跟上官道长,姚姐聊得非常投入,不知不觉中到了午饭的时间,道长的徒弟过来,请大家用斋。这场关于修行的探讨,才告以段落。
在上官道长的带领下,冯文丹一家三口和姚姐夫妻一起来到了云光洞的门口,路上还经过了好几个名字不同的洞府,其中有的叫学生洞,有的叫聚仙洞等等。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冯文丹他们在这些景点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接来到了云光洞。
冯文丹一走进云光洞,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尊神像,身穿道袍,面朝洞口而坐,他的眼光仿佛看向远处。
冯文丹连忙拱手,朝着神像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向上官道长请教道:“师父,请问这尊神像是玉阳祖师吗?”他之所以这么问,其实是因为槎山云光洞被誉为全真教嵛山派的祖庭,而玉阳祖师又曾经在云光洞修行有成,基于这个判断,他就推断这尊神像应该是玉阳祖师。
“这尊神像因为年代久远,又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当地的民间也流传着多个版本,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有的说这尊神像是《封神演义》里的度厄真人李长庚,也有的说这是当年玉阳祖师塑造的重阳祖师的神像,当然还有人说这是后来嵛山派的传人,塑造的玉阳祖师的神像。但是不管是这三位真人中的哪一位?这都是值得我们尊重与缅怀的。”上官道长解释道。
上官道长说完,冯文丹走到神像跟前,恭恭敬敬的用道教礼仪,礼拜了九次。大家看到冯文丹在神像跟前礼拜,姚姐夫妻也跟着对着神像礼拜了起来,接着是冯文丹的妻子也按照标准的道教礼仪进行了礼拜。最后是上官道长,进行了礼拜了。
在大家礼拜的过程中,冯文丹在一旁拱手而立,对着这尊神像静静的感应起来。恍惚间,忽然感觉这尊神像好像活过来似的,正当他打算进一步感应的时候,神像中似乎有一股无形的东西,落入了同样在一旁站立的姚姐身上。
这个时候恰好上官道长也礼拜完毕了,忽然听到姚姐开始对上官道长说话了,不过用的却是一种男人的声音:“难得今天遇到了嵛山派的传人,不过你的修为境界还有待提高呀!竟然来云光洞这么多次,都无法跟我道交感应,今天还要借助这位出马弟子,才能开口跟你交流。”
上官道长一听姚姐这么跟自己说话,这让她非常吃惊。尽管她跟姚姐很熟悉,也知道姚姐是一名出马弟子,而且善于通灵,可是今天真正碰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她也感觉一时有点难以接受。
大概看到上官道长不说话,姚姐不高兴了,还是用一种男声对姚姐说道:“那你能否跟我解释一下‘认得元初一点灵,无修无作了无生’的含义呢?”
上官道长听到姚姐这么说,马上相信姚姐不是在跟她开玩笑,因为这句话就是嵛山派的祖师玉阳真人,在嵛山派流传的祖师经典里曾经说过的话。而以她对姚姐的了解,姚姐本身的文化程度并不高,根本不可能说出这句丹道修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