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找到二叔
逛了几天后,传家已经不敢再把时间耽搁游玩的事上,出来这么久,恐怕家里人早就着急了,赶忙对振国提出坐车回去。振国觉得还没玩够呢,可是不敢违抗大爷,加上有错在先,不得不从。这次有了振国,传家也不用操心喊口号的事了,就只管跟在振国后边,他喊什么自己就喊什么,在别人眼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回来的路上,传家发现“那些人”似乎已经快没了激情,知道他们这是一鼓作气的“气”泄了,是个很好的预兆,只要闹累了也就消停了,爷俩顺顺利利到了家。淑英看丈夫可算回来了,问他这到底是咋回事,怎么去了这么久,传兴是否平安。?传家告诉她说,“待会见了二驴再说吧,免得给你说完又得再说一遍,饿了,快弄点吃的来。”这次传家拿回来不少粮票,要吃的也要的有底气。不一会,得了儿子通知的二驴也顾不得教训儿子,赶紧跑来见传家,他的好奇心比淑英还大,也不管传家吃饭不吃饭,就让他快说说咋回事。传家一边吃着一边把这一系列的经过都说了一遍,说完又掏出李志平给的粮票。因为二驴那里人口多,他拿了一多半给了二驴,二驴推辞不过就收下了,反正传家以后缺吃的时候自己也不可能不管不问,权当替他保管。二驴遗憾的说,“李志平真是好人,可惜自己没有去,这辈子恐怕也没机会见他了,还真想他呢。”不过对于游览北京,二驴倒是充满信心,以后肯定会有机会的。
孙传兴和张立严由安徽转到北大荒劳动后,反而喜欢上这种平淡的日子。世事无常但是邪不压正,总会有后来人去明断是非,与其操心自己无能为力的,不如安安心心的过好眼前。张立严也跟他是同样的心理,这个年龄对荣辱已经不在乎了,只要没有对不起国家就行,别的爱咋咋地吧。!孙传兴有时候也暗自感叹,当初干游击队的时候,还曾经刻意的避免与国民党张立严有过多的接触,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成了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好友,真是造化弄人。
传家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二叔被下放到北大荒改造,要他在那边打听打听。孙安国接到来信后倒是并没有过多的担心,因为他早就听说过这样的的事,被劳动改造的人有很多。甚至他还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北大荒自己是主动来的,为了来这里谋生安家,二叔来这里却成了被迫受惩罚。可现在找到二叔确实是当务之急,只要确定他人身安全就好。于是孙安国把在东北认识的所有人都用上了,把各个农场都打听了,最后终于找到了二叔。
当孙安国驾着丈人的马车到了二叔所在的农场以后,传兴简直不敢相信,家里人终于找到自己了,这一瞬间他觉得原先的漂泊感荡然无存。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场的管理已经有所松懈,在这偏远的地方,所有管理员与劳改人员都自然而然的已经像正常同事般和谐。人们也很喜欢传兴的为人,所以对于侄子的到来,别人更多的是为他们的团聚感到高兴。远远的看见张立严往这走,孙安国看着像是他,就和二叔确认了一下。当张立严亲切的握着孙安国的手,问他可还记得自己?安国恭敬的对他说“大爷,我当然记得,我的名字都还是您老给取得呢,您老身体可好?”张立严告诉他,身体不错,比在上海时候都强了。
孙安国坐在炕上,给两位长辈说了自己的爹先去上海寻找,又来东北寻找,最后是李志平帮助下才知道下落的事说了。张立严听了真是感动不已,传兴有这么好的大哥,自己有这么好的老部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安国来的时候也有给拿的粮食,传兴无论如何不肯要。安国告诉他,自己现在过得很不错,这些粮食吃不了愿意分给农场其他人也行,反正人在矮檐下,希望二叔啥事都不要硬抗。传兴很欣慰,没有白白疼侄子一回。安国告诉他们自己的地址,方便写信的时候就写信,自己也会时常来看。就这样,安国住了一晚上就走了,传兴和张立严目送他越来越远,一直到身影消失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