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离家
传家娘一见着自己那许久未见的侄儿,泪水一下就流出来了,。她紧紧抓住侄儿的手,问道:“孩子啊,这些年你究竟去哪儿了?让姑担心得要死!”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仿佛要透过侄儿的眼睛看到他这些年的经历。。赵永涛惭愧的告诉姑和表弟,现在自己是当兵的,也算是当了个小官,鬼子来了以后连年的在南方打仗,回家路途又远,便没回来过。这回是军长王耀武亲自给放假,顺便也帮他去泰安老家看看,这是直接先去了泰安又折返回来的。赵永涛又问传家现在的情形,传家一五一十的给表哥说了。赵永涛闻言说“那正好,待在游击队也没啥大出息,你就跟我去南方投奔王耀武吧,”
传家娘帮着嫂子烧火炖鸡,又把白菜炒了一颗,两家人像过年一样热热闹闹的说话吃饭。舅舅说“这日本鬼子长不了,咱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多,慢慢耗总会有把他们耗完的一天,”传家听了暗暗佩服舅舅有眼光,这和李志平曾经讲过的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不谋而合,就把自己听过的论持久战也给舅舅说了。舅舅听了不住地点头,“这位毛主席真是厉害。”
表哥问传家到底愿不愿意和自己去南方投奔王耀武,传家立马就同意了。旁边的娘和淑英都担忧的看着他却都没说话。是啊,儿子这些年没少打鬼子,在本乡本土那也是响当当的一条好汉,如今鬼子没打跑,窝在家里像什么样子。淑英也知道丈夫最近一直郁郁寡欢,他已经适应了战场适应了部队,要是真的去,这建功立业的事那就让他去吧,起码还有当官的表哥照应着。
表哥终究还是没时间来家里吃顿饭,队伍上的事太多,他让传家早点收拾行囊和自己走。第二天早上,传家背起行囊和家里人告别。临别之际才知难舍难分的滋味,娘和淑英一边抹泪一边嘱咐他一定要小心,儿子安国抱着他的腿不松手,舅舅妗子也在一旁嘱咐着这两兄弟。赵永涛告诉大家,不用担心,到时候自己会照顾好兄弟的。
传家和二驴还是没能见上一面再走,时间紧,两人离得又不近。带着对二驴的愧疚和表哥出发了,他已经嘱托淑英给二驴带话,相信二驴能理解的。一路上,表哥才详细说了这些年的经历。原来,赵永涛自打到南方闯荡,先是给一个大户人家做过小孩的先生,偶然间认识了一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可这土匪却是杀富济贫,从来不欺负老百姓。大当家的和他意气相投便拜了把子,而赵永涛本就是不甘于平庸的人,早就厌倦了这个教书先生的生计,跟着大当家去了山寨。靠着胆大又识文断字,在土匪这里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同时也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就因为成了土匪,哪怕这是一些正义的土匪,那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家里人交代,所以当时就没敢回家。然而日本人却打到这里来了,。当日本人来到这里,想要他们归服皇军,大当家的怎么肯屈服于日本人,于是两方打了起来。最后寡不敌众,大当家和赵永涛掩护兄弟们在后山小路撤退,大当家被枪打死,赵永涛侥幸捡了条命。当鬼子走了以后,赵永涛带着大家给死去的兄弟们收尸,发现大当家的头已经被割下来滚到一旁。赵永涛恨的血往上涌,暗暗发誓一定要杀了鬼子给结义大哥报仇,便决定投奔离得最近的军队。底下的兄弟都是忠厚讲义气的人,没有一个打退堂鼓。就这样,一群人在赵永涛的带领下去投奔了当时还是师长的王耀武的部队。不久以后,就在万家岭立了功,原本就给部队带来了几十把好手,现在又有战功,赵永涛很快被师长王耀武得知了。王耀武见了他一面,对他很是赏识,更重要的是他讲义气,颇有梁山好汉的风范。又是山东老乡,自然比别人更加亲近,就提拔他来给自己做了警卫连长。
传家和赵永涛两个人风餐露宿,有顺风车就搭车,没有车就用铁脚板走,一路往浙江赶。然而快到浙江地界时候,又听别的部队长官说王耀武去了湖南,两个人又往湖南走。
当二驴再一次来找传家时,得知他跟他表哥一起去了南方,二驴唉声叹气,直埋怨怎么不等等自己。传家去了南方,自己在这里有啥意思!可事已如此,也无可奈何,就算想去找都不知道该去哪找。后来又去看赵金河,二驴曾经在赵金河家住了一些时日,都彼此有了感情。赵金河安慰他,“传家和传兴都走远了,你能留在这里,多少也能给帮忙照应家里。”二驴听了觉得也是,就不再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