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松江府搞了这么一出,可把卫辉府的商人地主们搞得人心惶惶,寻求官府的帮助,结果卫辉府衙这边居然给出来的结论是,所有想要退回的棉花,我们卫辉府照单全收,并且和松江府的生意断绝往来!
这一下子,可是让所有人都沸腾起来,大家万万没想到,府衙这边商量来商量去,居然搞出来这么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主意。
“这,这馊主意是谁出的?断绝往来,怎么断绝?!咱们还要指着松江府那边的生意呢!”
“就是啊!还要退回的棉花照单全收,那这样一来,我们的损失谁来承担?官府那边帮我们承担吗?!”
“就是!他们说断就断,就这么轻巧?感情不是他们的银子不心疼啊!”
好几个人商人地主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群情激愤,直到有人喊了一句:“这个主意是秦大人出的!”
顿时,大家都噤声了,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有人先试探着道:“要不,咱们再观望观望?”
另外一个人立马点头如捣蒜附和道:“对对对,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大家都冷静一点,官府做出这样的决策,应该不是无的放矢。”
“是啊,这话毕竟是秦大人说的呢!大家要不再等等?看看官府后面的动作?”
这就是一个人的的影响力,秦修文在卫辉所有的商人眼中,如今已经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了,各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各种天马行空、神鬼莫测的计策,都可以在秦大人的手中实现,看看如今的卫辉府,再想想前几年的卫辉府,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若是他们知道这个“接受退货,断绝来往”的八字方针,是别人说的,那肯定是要炸锅,但是若是秦修文说的,那么就得谨慎再谨慎,三思再三思,看看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自己没想到的,是不是还有什么伏笔不成?
毕竟自己的猪脑子,哪里能比得上秦大人仿佛像开过光一样的脑子厉害?若是自己想不到,那一定是自己太笨了的缘故,跟不上秦大人的节奏。
果不其然,当天下午,季方和就派人送信给到了卫辉所有有些能量的商人地主手中,大家收到信后拆开一看,只见上面的文字笔走龙蛇、铁画银钩,信中的话语也十分简短,就一句话:
“稍安勿躁,跟紧本官的步伐,断不会让尔等吃亏。”
信的下方盖了秦修文的私人印章。
这封信如此之简短,也没有任何解释,但是一看这字这印,所有人都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似的,再也没有任何犹豫了,甚至有些人还将这封信珍之又珍地收藏起来,不敢相信自己有一天还能拿到秦大人的亲笔信!
这就是秦修文在商人地主之间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的一封信,寥寥几句话,远比官府正式出面发的公告都有说服力。
当天夜里,许多人直接去信给到松江府的商人,言明若他们觉得这批棉花有问题,直接退回,收到货后银货两讫,同时因为他们背信弃义、没事找事的恶劣行为,还抹黑他们在外的名声,所以从此以后,和松江府这边不再有往来生意,望他们好自为之!
许多信件同一时间从卫辉府寄出,发往松江各地,如今卫辉府作为一个重要的货运中转站,每日大小船只无数,往来卫辉府和松江府之间的船只几乎每隔半个时辰就有好几艘,松江府那边收到信也不过只是在几日之后。
等到松江府的齐会长收到信件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卫辉府那边的反应大大出乎了自己的预料,这简直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原本齐会长以为,对方大概率是会选择和谈,甚至还会割舍掉一点利益,折价将剩下的棉花卖给他们,若是己方再强势一点,说不定都可以让他们卫辉府的那些个什么织造坊直接解散了,由他们再乘火打劫一波,低价购入那些织机,赚一票大的!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就算不选择和谈,不愿意放弃他们如今到手的利益,那么也该是默默不吭声,不接茬才对,怎么就这么硬气,完全就是一副你们“爱买不买、老子不伺候”的态度!
这下,轮到松江府这边的商人们头疼了。
之前说的棉花有问题,要退回之类的,本身就是要挟的手段,是为了达到他们下一步的目的,第一批的棉花用都用的差不都了,退,拿什么退?从别的地方买了棉花再退给卫辉府?脑子有坑吧!
本身卫辉府那边的棉花就是品质好价格低,才都涌到那边去买的,哦,现在去别处买价格更高的棉花,再去送到卫辉府?除了差价还有各种人工、运输的费用,一来一去,要耗费多少要银两?!
另外,卫辉府居然还说剩下的棉花还都不卖给他们了!!还是那句话,那他们就要花费更高的成本,去别处采买?
若是一个两个卫辉府的商人这样说也就算了,毕竟成不了什么气候,大不了不从你这边买,我从别的卫辉府的商人那边买不就行了。可问题是,卫辉府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居然都拒绝和松江府做生意了,一点漏洞空子都钻不到!
这委实有点可怕了。
到底如何做到这般齐心,这是松江府的商人们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的事情。
毕竟商人逐利,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钻,有些道德水平不高的商人,更是践踏着《大明律》在挣钱。别说是官府指使得动他们,若是官府有这么大的能耐,当时关海禁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人偷偷走私吗?还有汪直这样的大走私头目“南面称孤”吗?不早就乖乖地朝廷说什么是什么,指哪打哪吗?
对那些商人来说,谁动了他的利益,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好使!
就拿这次松江府做纺织的大商人联合起来要对卫辉府施压来说,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才能如此齐心协力,而卫辉府的人面对这种局面,难道就没有人觉得这个时候可以和松江府偷偷做生意吗?一个个地都这么高尚?
毕竟如果这个时候,卫辉府的商人都不做松江府的生意了,如果有人跳出来撕出一道口子,那么这个人必将赚的盆满钵满,满嘴流油,到那个时候,背信弃义又算什么?
可是无论松江府那边如何试探,卫辉府的人就是不动如山,哪怕有人暗中说不退回自己采购的那批棉花,生意照旧,对方也还是不理不睬!
生意人的两面三刀多了去了,只要能有钱挣,牺牲一点良知道德又怎么样?可是卫辉府的商人地主居然都把银子往外推,连根针都插不进去,这也真是奇了怪了!
齐会长见此情况更是怒不可遏,拍着桌案怒斥道:“既然卫辉府那边给脸不要脸,那也不必再试探,能退的货全部退了,接下来再缺棉花,咱们换个府采买就是!张德府,大名府、怀庆府、南阳府就没有棉花卖了?到时候就让卫辉府的棉花烂在地里吧!”
有些人立马附和、跟着齐会长一起痛骂了卫辉府不识好歹,有些头脑清醒的人则是暗地里撇嘴:说的轻巧,这些府也有固定的客源,现在他们贸然和人抢棉花,殊不知这些府的人不会坐地起价?弄来弄去,都弄到自己头上,真是晦气!
“忍过这一年,到了明年,卫辉府的人见棉花卖不出去了,他们还会如此硬气吗?还敢如此硬气吗?到时候就轮到他们求爷爷告奶奶了,届时不扒他们一层皮,都难解我今日的心头之气!”
松江府的纺织大商人们咬牙切齿道,这是现在见拿捏不到卫辉府,只能通过时间来熬死他们了。
毕竟若是松江府一直不问卫辉府采购,那么卫辉府必定承受不住如此大的压力,到时候改弦易辙不过是板上钉钉之事,更大的好处还在前方等着他们呢。
如今双方的日子都不好过,就看谁熬得过谁,松江府是自信满满,认为凭借他们的财力要压制住卫辉府,根本不成问题,所以松江府这边开始了退货潮,数不清的棉花再次从松江府发往了卫辉府,每天卫辉码头处都有松江的船只过来,秦修文让人登记造册,被退回的棉花由各家清点签字之后,直接派人免费搬运入新码头的仓库,完全是一条龙服务,除了要把银子还回去,卫辉府这边的商人地主们是一点心都不用操,卸货、运输、仓储皆是免费,如此一来,更加安了众人的心。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秦大人没有让大家把货拉回去,而是直接让人拉到了码头仓库中,这说明了什么,只要稍微有点眼力见的还能不明白吗?
大人这是用行动在告诉他们,这些棉花在不久之后便又会从卫辉府码头运出,所以压根不用大家拉进拉出!
等到松江府那边的棉花都退回的差不多之后,松江府那边正准备从河南别的府采买棉花时,猛然发现,如今棉花的售价,河南省这边居然比往年拔高了三成!这价格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他们从卫辉府大量采购棉花,价格为一斤棉花三钱,如今从河南其他府采买棉花,一斤价格居然变成了近四钱,他们才刚刚开始打听价格,还没开始采买呢,远远没到供不应求的地步,怎么就突然涨了如此之多??!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这成本一下子暴涨30%,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了的,正当松江府许多人摸不着头脑,一筹莫展之际,松江府的商人隆正祥收到了自己在大名府友人的一封信,那封信里面十分鼓胀,显得很是厚实,隆正祥拆开后,就看到里面有一张被折叠了好几下的大纸张,展开之后,便见上头的名字是“卫辉时报”。
隆正祥一看到“卫辉”二字,顿时心头一跳,目光马上向下扫去,果然就看到了一篇名叫《论商业道德该如何之约束》的文章,隆正祥一目十行地看下去,看着看着,他的额角就冒出细密的汗珠,看到最后,脸色涨的通红,气的一把将整张报纸都揉成一团,狠狠地掷向角落,怒骂道:“无耻!无耻至极!”
那篇文章直接说了松江府是如何背信弃义,如何不按照契书约定行事,造谣生事,将卫辉府上等质量的白棉造谣成不良品,还要求退货退款!如今卫辉府已经全部答应了松江府那边的要求,接纳了所有的退回品,全部登记造册,就在卫辉码头的仓库里放着,全天下的人只要有怀疑者,路过卫辉码头的时候一观就知道孰是孰非,只要不是眼瞎者,都能看出是谁在搬弄是非!
又说了松江府的商人是如何品行低劣、见利忘义的,他们是嫉妒卫辉府如今有了自己的纺织业,想要垄断生意,将利润尽归自己所有,生生将松江府的鬼蜮伎俩直接掰开了、揉碎了摊在太阳底下供所有人观看,每一字每一句都戳到松江府商人的痛处,将他们骂的一文不值,妥妥就是一帮子唯利是图的小人,手段还极其恶劣。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还将那些把棉花退回的商人名单全都列了出来,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别想跑,最后道:此举是为了警醒天下所有种植棉花者以及以贩卖棉花谋生的生意人,千万要小心这些商人,卫辉府这边已经着了道,诸位可以保重自身,若是非要和他们做生意的话,可一定要算好被他们摆弄、背信的成本,万不可再步卫辉府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