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回京,波折不断
“召南国将士接旨!”关雎一手举着免死金牌。
金牌金灿灿的在阳光下尤为显眼。“见此令如见皇上”
因为是将士,只能行军礼。
“臣领旨……”
齐刷刷的声音响动天地。
“萧腾安任务完成,即刻率领众将士回京,与家人团圆。”
关雎犀利的目光对上萧腾安咬牙笑的别扭的眼,“以萧王爷战神的本事定能保护关雎一介弱女子的安危吧。”
萧腾安,你将我逼上绝路,没料到我有这一手吧。现在你没有选择,必须护送我回京,路上还得好好照顾我,否则王妃都保护不了丢脸贻笑大方。
“吴王,这兵符你看管好,再胡乱丢出去后果你承担不起。”
此刻关雎不同于以往,浑身上下散发肃杀之气,来自王者的命令让他臣服。“是,家主。”
关雎立于高马之上,没有下马的动静。过了一会儿,“回家你们都不积极?”此言一出,四处散乱,尘土高飞。
萧腾安骑上他的专属宝马,“洛关雎,没想到你是叶家令的持有者。”
关雎回他一个自信的笑容,“是啊,王爷。可是后悔了,如果当初你愿意再骗我一会儿,说不定你的计划全部完成。”
半年,你我认识半年,除了娘子就是女人,今天头一次叫我名字竟是这种情况。
“回京之路迢迢,家主你可要好好保重。”
“我若死了,岂不是让王爷没面子。放心,我一定苟延残喘回京。”
面子功夫打的好,让周围人羡慕万分,金童玉女通通都是能人。
这出戏没人知道真正,只流传出王妃是叶家令的持有者,还是皇上亲派的使者。一人善武,一人会文,天下无双。
秋月眼看一人手持鸡毛令箭绝尘而去,“王爷……”
关雎又替萧腾安把话答了,“他骑的是千里马,你如果追的上就试试。”
她派去的骑兵回京报信,千里马十日可达,希望能告诉祖母一些信息。
正午整军待发,关雎手持皇令。见令如见人,所以比萧腾安官大,留下原本的守城将领,“你继续守着。”
白弓对她有恩,那日战场是他冲过来救自己。虽然没成,但心意到了。
目光扫过十万士兵,没发现流。
“秋月,萧流去哪了?”
“回王妃,他继续清扫城楼。”
“叫他回来,他是王爷的侍卫保护王爷安危的人是扫地的人吗?”
终于,一行人轰轰烈烈开始回京路程。
而关雎气势慢慢被骑马的痛淹没,碍于多人在场,忍不住也得忍,真是想起来时的凄惨。
又难免自嘲。
在郊野度过一夜,帝第二天关雎到了镇上就不肯在走。执意休息,让部队先行,理由他们步兵慢。
秋月照常照顾关雎一切衣食住行,除了说话少点以外真没有什么不对劲。
留下的人里个个武艺高强,虽然是萧腾安的人,却也得保护她安全。更何况她又拿回了她的毒,怕什么。
休息一晚过后,刚好碰上此地的独有佳节,关雎那是更加不肯走。“小流儿,陪我出去走走。”
关雎从房间穿出,望了望没有什么人,悄悄朝流打着手势。让他先出去,之后她在逃出去,免得被人跟踪。
成功逃离客栈的关雎就放飞自我,张开怀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四处游走。哪儿人多哪儿有她,“哇哦,好漂亮的灯笼”。
这灯笼是个老虎样式,里面燃着灯,点亮小小的一片地方。关雎拿起正好照亮流的脸,“啊~”
流虎着张脸吓的关雎一跳,手里的灯笼一晃就被燃烧完了。
“哎呀,啊~可惜了。”
看着地上烧成糊的灯笼,关雎惋惜的看着。
付过银子后,关雎在流脸上戳了戳,“哎呀,瞧你这样,把我的小老虎都吓死了。”
流没有笑意,担忧的环顾四周。上次保护不当他害的王妃受屈辱,这次怎么都不能再犯,偏偏当事人还跟没事人一样,“王妃,这里人多你就不怕遭遇上次那样的事吗?”
关雎一口气叹尽体内废气,“怕,但是我还是要玩。如果因为一次意外我就不能开心自在的活着,那我跟被人囚禁有什么区别?难得遇到风俗这么浓的地方,你好好欣赏嘛!”
流又劝说,关雎摸着下巴,“嗯,你说的对。那我买串糖葫芦就回去。你站在这儿别动,等我回来。”
说完就一溜烟跑到不远处人家卖糖葫芦那儿,看到流老实等着那儿的时候,买了两串。勾勾一旁馋的流得口水的娃娃,“小鬼,过来。帮姐姐送个信,这糖葫芦给你。”
小鬼头七八岁的年纪,在这地段是个熟人,看到糖葫芦的诱惑,“送什么信?偏僻,远,通通不去。”
关雎笑的弯起月牙,“嘿,看不出来你还是专业送信的,这一年就等这日子吧。去同福客栈找一个叫秋月的姐姐,告诉她有人在桥头等她。”
小鬼头立马一副明了的心意,“红娘?成了,我还要一串。”
见他可爱,关雎把手里一串也顺带给了。“快去快回,别走丢了啊!”
关雎去了半天,可手里空空,流问道,“你不是买糖葫芦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