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黑云压城 - 北洋异闻十七年 - 江行暮雨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章黑云压城

第1章黑云压城

民国五年(1916),深秋,龙江省兰水县,辰时。黑云压城,火车站外密密麻麻停满了人力车和马夫。一股凉风袭过,吹得人瑟瑟发抖。

凉,东北的秋天格外刺骨。

“爷,九月雨上一把刀,这倒卷的黑云快两日了,却不曾有半滴水落下,这兰水县怕是要出事啊。”张康抬头看天,皱着眉头。

他们爷孙二人,从大兴安岭一路向南,两天前到了兰水县。本想等雨水过去在继续上路,却不想这水一直不落地。

话音刚落,就听哀乐贯耳,一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走了过来。

“亡者上路,属蛇属狗的请回避。上坎下岭,务必留心;逢桥过水,切莫呼名……”

阴阳先生扯着脖子,捏着嗓子喊起来。后面跟着几个壮汉,抬着金丝楠木棺材。

棺材顶绑着一只大公鸡,毛发漆黑锃亮,看起来炯炯有神。

“抬棺引路,雄鸡招魂。金丝棺甲,九世富贵。”张康见此,喃喃开口。心说,光看这公鸡的长相,就知道是个富贵人家。更别提这一等一的棺木了,上面鎏金挂花,前头还悬着两块袁大头,可谓是阔气到家。

队伍从南向北,约莫有上百号,但披麻戴孝的就一个,还是个姑娘,抱着个照片,哭的是梨花带雨。

张康多看了姑娘好几眼,又看了看爷爷张悟真。几次想说话,却始终欲言又止。

“听说了么,死的是沈家大少爷。”

“不是才留洋回来么?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那戴孝的是谁?他带回来的女儿?”

“听说是,但谁知道呢?不过这人仪表堂堂,真是可惜了。”

“大少爷死了,沈家岂不是由老二说了算?你们说,会不会是……”

“嘘,小点声,别让人听见。”

火车站门前聚集的人很多,私下议论的就更多了。

张康看了眼爷爷张悟真,终于忍不住说了句有问题。

“就算有问题,也轮不到咱爷俩管。出来之前怎么告诉你的?管好自己的嘴。别胡乱说话!”张悟真瞪了张康一眼,带着他往旅店走。

还没走几步,这天就突然变了,大雨瞬间倾盆而下。

再看不远处的送葬队伍,突然一个踉跄,棺木的一角生生砸在了地上。

披麻戴孝的姑娘,立刻扑向棺木,根本顾不得擦眼泪,赶忙帮着把棺木重新抬了起来。

排在前头的阴阳先生脸色骤变,掐指一算,又看了看时辰,灵幡一翻,扔了一把铜钱,让队伍加快速度。

再看棺木上的那只大公鸡,双目瞪得滚大,但身体却已经软了,趴在棺顶一动不动。

“爷爷,坏了,招魂鸡死了。”张康看到这一幕,心里咯噔一响。

张悟真瞥了一眼,也是眉头微皱,但脚下的步子却不停,只是多问了一句:“死了会怎么样?”

“雄鸡招魂,讲究器宇轩昂,引路带魂。金丝楠木是金甲金身,载灵魂保平安的。现在鸡死,棺坠,又赶上这大雨。说明棺主亡魂不安,死于非命,怨气犀利,连坟都不想立,就打算出来啊。”张康回答道。

又看了眼阴阳先生,说这老家伙平日里应该也算有点本事。但估计是这沈家势大,怕惹火上身,想早早让棺木入土,亡魂进城。

就是这沈家怕是要遭殃了。

说到这,张康摇了摇头,看了阴阳先生旁边的姑娘好几眼,几次想说话,但都忍住了。

再看爷爷张悟真,凭空掐了掐指头,从包里拿出一面碗口大小的八卦镜:“算你记性好。这沈家与你有缘”

张康面色一喜,接过铜镜跑了过去,直接将送葬队伍拦在了半道上。

“谁是管事的。”张康问道。抬头和姑娘对视了一眼,心说她年纪和我相仿,也就十七八,不过长的可真好看。

半路上拦棺,这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一来怕犯棺煞,触霉头,二来会犯忌,得罪主家,谁也不想没事找事。但张康并不在乎那些细枝末节,哪怕是领路的阴阳先生开嗓呼喝:“小杂毛,干什么呢你?让开。”

“我问谁是管事的。”张康挺了挺胸膛。

“有事?”说话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一身华贵。看着张康,表情严肃。

“把这块铜镜拿回去,安放在你们沈家的大门上,可以保你沈家三天无忧。三天之后,头七过了,你拿着铜镜来找我爷爷,他叫张悟真,我叫张康。”张康一本正经的说道。

老头一愣,扭头望向阴阳先生。

阴阳先生顿时就像被人抢了饭碗似的,咬牙怒道:“小杂毛,沈家大少爷的丧事是由我操持的,墓穴风水也是我点的!你半路跑出来什么意思。”

“急什么,又没说你操持的有问题?我说的是这棺木有问题,导致沈家鸡犬不宁。”

“那他妈不一个意思么。如果坟地没问题,那死者入土则安,又怎么可能会家宅不宁?你这分明就是在质疑我点的那个墓穴!”

阴阳先生的声调越来越高:“你也不去打听打听,整个兰水县,谁不知道我赵长生铁口直断,一穴定富贵?你想坏我的名声,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本事!”

面对暴跳如雷的阴阳先生,张康也不再辩解。只是把铜镜交出去,说自己和爷爷就在兰水县待三天。到时候只认铜镜不认人。

“对了,来之前备好烧鸡和韭菜,外加十个袁大头。这是规矩。”张康说完就走,压根不理会旁人的眼光。

当然,临走时,多看了一眼正在抹眼泪的姑娘。

沈正贤是沈家家主,死的是他的大儿子。

要说这沈老爷,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但今儿个却犯了难,阴阳先生固然可信,但这突然冒出来的愣小子,让他不免多想了一些。

大儿子死的蹊跷,当时就有人说,要找个好先生操办葬礼,否则会影响沈家家运。

这才找了赵长生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