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 悟空靠直播逃离成佛 - 云霎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278章

第278章

通天嫌弃地松开手,他背着手走到窗旁注视着远处的灵山:“我和你可不同。无论他们当初走上这条路是因为什么,现在都已成定局。我会注视着他们往前走,不会永远跟在他们后面。你一直跟到灵山脚下,反倒会让他们失去往下走的信念。”

金顶大仙知道通天说的话是对的,可他真的无法彻底狠下心来。

好歹是亲兄弟,哪怕有再大的怨恨,通天也不会眼睁睁看着金顶大仙因为他这一番话颓废下去。

通天看金顶大仙完全不打算做出改变,打算日后有空去太上老君那里说道说道。

自从一帮孩童去了兜率宫,太上老君的心情就一直不怎么好。

能管住其他人的哪咤差点被反过来带坏。

哪咤师从太乙真人,是阐教弟子。

听闻太乙真人很想念哪咤,但碍于太上西老君不敢将哪咤带回乾元山。

如今金顶大仙就在这里,到时候将太乙真人以及兜率宫那一帮小孩儿全部丢过来,既可以让金顶大仙醒醒脑,也可以让太乙真人与哪咤有更多的相处时间,同时也让兜率宫清净片刻。

通天想起曾经太上老君跟他的抱怨,就觉得颇为好笑。

三界之内横着走的太上老君竟然也会有害怕的事物,正处于猫嫌狗憎年纪的孩童果然闹人。

通天没将他的打算说出来,他打算给生活寂寞的金顶大仙一个“惊喜”。

“接下来,你应该是让唐三藏他们去渡西边那条河吧?”通天回想书中记载的内容,以及他过来时看到的景观,语气肯定地问。

金顶大仙没有否认。

他用一种难以琢磨地语气说:“渡河对唐三藏而言并不是坏事。他只要内心坚持,渡河只会让他日后走得更加顺畅。”

“哪怕结局和灵山期待的不同?”通天饶有兴致地问,他仔细观察着金顶大仙的表情。

金顶大仙毫不犹豫地点头:“只要唐三藏有自己的坚持,灵山无法强迫他,我同样如此。他无论做出什么选择,我都会找个机会去安慰文殊他们,只不过我准备的说辞不同罢了。”

通天心中暗忖。看来金顶大仙也没有因为对观音他们的偏爱而彻底失去理智,冷眼旁观事情发展的他是普通人眼中合格的圣人。

既然已经得知了想要知道的答案,通天便不打算多留。

他扔下一句话,直接消失在原地。

“你来某一天,我和悟空说不定会摆酒,到时候我不会忘记你的,你要是想带上别人也可以一并带上。”

从始至终坐在原地没有什么大动作,除了表情有些变化的金顶大仙,终于维持不住他的淡然。

他惊愕地看向远处孙悟空所在之地。

孙悟空察觉到他之前,他又赶忙将视线收了回来。

沉默良久后,金顶大仙大笑出声。

“这该死的通天,方才大道理一通又一通,我还以为他经过磨难后,真的已经彻底改掉他那糟糕的性格。”

“没想到他说得头头是道,自己却不遵从。他依旧目空一切,任由别人怎么做都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和从前没什么两样。”

“我方才还信了他的鬼话,真是小看他了!”

殿中的笑声渐渐散去,外头路过的童子收回好奇的目光。

金顶大仙以近乎耳语地声音说:“放心吧,既然是天大的喜事,那我必定会带弟子们一起去参加。”

参拜过玉真观供奉的佛陀之后,唐三藏师徒终于见到了在原地等待的金顶大仙。

因为通天的一番话,原本没打算说实话的金顶大仙将部分事实告知唐三藏师徒。

金顶大仙摸着胡子笑眯眯地扫过孙悟空:“原以为诸位都会怀疑我的身份,没想到大圣聪慧,竟然猜出了我身份的特殊。”

孙悟空心中因为金顶大仙特意看他的异样消失,他顶着笑脸客气地回了两句话。

金顶大仙真话中掺杂着假话:“诸位知道佛道之间发生过的事情,两方有旧并不是特例。实不相瞒,我当年曾经说过几位弟子,只不过他们后来觉得佛门更适合他们,便来了灵山。”

“他们在我手底下没待多长时间,学艺不精。我作为他们的师父,哪怕已经没了这个名头,却也依旧惦记着他们,所以特地在此建了道场,只为看到他们在灵山安定下来。”

唐三藏师徒闻言恍然大悟,仅有的几根独苗决定离开身旁,作为师父的确会感到担忧。

火焰五光佛甚至能为了五显灵官的名声去天庭告密,金顶大仙只不过在一旁看着没有出手,已经算不溺爱小辈。

由于在灵山脚下待久了,同样目空一切的金顶大仙早已将灵山某些佛经熟记心中。

还以为没话可说的唐三藏跟金鼎大仙相处的十分融洽,他们从见面聊到了晚膳时间,把孙悟空他们念得直打瞌睡。

用过晚膳,漫行在月光下散步的时候,金顶大仙才似突然想起来,和唐三藏说起了西面那条河的事情。

听到那是天然形成的考验,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他连忙不顾礼貌插话问道:“请问大仙,那考验可会伤害到我师父的性命安危?还是又要让我师父独自面对迷阵?”

金顶大仙故作神秘:“我可不知道那条河中有什么东西。考验说出来反倒不美,说不定我告知你们后,他会自行发生改变。”

孙悟空听得憋屈。虽然金顶大仙是好心提起此事,但此时的他却觉得金鼎大仙还不如不说这话题。

只听开头,没有结尾,让他的心更痒痒了。

通天指不定要从哪个角落冒出来,金顶大仙可不敢继续逗弄孙悟空。

他在孙悟空瞪他之前,就快速和唐三藏搭上话:“三藏法师路上想必也看到了只拜佛,却不顾田中作物,以及家中尚且年幼的孩童之人。敢问三藏法师对此是何看法?如果将佛法传遍天下,就能让所有人过上吃喝不愁,有大把时间礼佛的日子。三藏法师可觉得此乃好事?”

金顶大仙笑眯眯地给唐三藏挖了个坑,他话中抹去了附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这件事情唐三藏已经想过好几遍,他略显沉默道了声阿弥陀佛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哪怕将佛法传至大唐,大唐的百姓也不可能同附近的人一样。贫僧从有记忆起,就能看到百姓们辛苦劳作并为丰收感到喜悦的情景。大唐的百姓们绝对不可能因为吃喝不愁就放弃耕作,贫僧也不愿意他们为了礼佛将家中晚辈弃之不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