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柳仙
旧时典当行称存放物品之处为“长生库”,这回野典当行的长生库皆存明器,墙是两泥夹三钢,门有七连八重锁,怕是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
饶是如此高牧野也还是放心不下,赶紧起身往当铺赶,心想这前一晚才将鎏金宝函收入库中,怎么今天就出了此等怪事,莫不是真撞鬼了,早有听说这明典长生库因其明器堆积,阴煞之气极重,常有怪事发生,所以各地明典长生库选址皆颇为讲究,龙、砂、穴、向,一个都马虎不得,且整个长生库不能用一颗铁钉,皆是桃木龙钉,钉上还需刻符,全为了平衡这诸多明器所携煞气。高家世代经营明典,长生库里还从未发生过怪事,怎么偏偏就被他给撞上了。
高牧野赶到长生库库门前,侧耳细听,果然如管家所说,竟然真有斯斯细响,高牧野赶紧绕着长生库走了一圈,一番检查,只见这长生库连条缝都没有,再摸腰间,确定能开库门七连八重锁的钥匙尚在,心想这长生库里断不可能是贼人,还真当是撞鬼了!这可把高牧野惊出一身冷汗,哪敢直接开门?
连忙就想去梨儿坪请孙老道抓鬼,可前脚刚迈出去,突然想起今早他还对孙老道一阵数落,孙老道更是撂下狠话,日后是求爹爹拜奶奶也断不会帮忙!高牧野这人心气儿颇高,怎肯向孙老道服软。
犹豫再三,决定硬着头皮打开长生库门,势要看看其内是何物作怪,说不怕是假的,只看高牧野持钥匙之手不断颤抖,似22鼓钟上的麻雀,快吓破了胆!
随着库门渐渐开启,高牧野先是伸头探望,未见什么妖魔鬼怪,随后进入库房,环顾一番,赫然看到鎏金宝盒之上竟趴着一道白影,不知是何物!高牧野汗毛乍起,冷汗直冒,强忍惧意慢慢走近,细看之下才发现,这白影竟然是一条小白蛇伏在盒上,此蛇约有五寸,通体银白,寒芒闪烁,并且还是一条是双头白蛇!这蛇乃五大家仙之一,民间唤做“柳仙”。属于亦妖亦仙之灵异,怠慢不得,如若招待不周反而遭起报复,高牧野此等从商之人对此类风水学说可谓是深信不疑,这密不透风的长生库里突然住了位柳仙,自然是打不得也赶不得,可这双头怪蛇自古是不祥之兆,如此一吉一凶,可把高牧野给难住了。
只好决定先将22双头白蛇移至仙家楼里供奉,所谓“仙家楼”乃是民间认为敬奉五大家仙,会得福泽保佑。于是许多大户人家便会在院中角落盖一座“仙家楼”,其做工与真实庙宇相差无几,内置仙家牌位,并在仙家楼下做一木托,木托上部与仙家楼连接处挖一圆孔,以此运送供品供奉。木托侧面也挖小孔,方便仙家在楼内自由进出。
正值寒冬,蛇类休眠,这双头白蛇倒也一动不动只趴在鎏金宝盒上休息,只看22高牧野悄声靠近,刚要伸手捕蛇,双头白蛇似是感觉到了什么,周身一转,好似白绫飘动,迅如闪电,转眼间便溜到角落,蜷成一团,蛇眼之中银光闪闪,竟流出眼泪!
饶是见多识广的高牧野也不曾听闻过这蛇还会流眼泪的!突然心下一惊,此情此景之下,这双头白蛇竟与自己方才梦中所见不谋而合!莫不是这双头白蛇就是梦中所见的两位白衣面具人?高牧野连忙后退,生怕再惊吓到这柳仙得罪于它。
双头怪蛇见高牧野退去,又慢慢悠悠的爬到鎏金宝盒之上,盘起蛇身,吐出信子,不断舔舐宝盒。高牧野见这柳仙护宝,可谓吉兆,心中大喜,索性就把这双头白蛇暂时留在长生库中。
当晚,高牧野又进入与上次一样的梦境之中,只看山头金光更加耀眼,直将天边白云也染的光芒四射。高牧野赶紧爬上山头,青石深井旁的两位白衣人仍在哭泣,哭声愈发凄厉,二人见高牧野前来,立马起身迎接。
二人皆拱手跪地,红面具说:“谢恩人收留我们!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高牧野听得此番言语,心下了然,白日里那双头白蛇果真是梦里这两位白衣人,可谓是柳仙托梦与他,赶紧让二人起身,将事情原委告诉他。
青面具说:“恩人有所不知,鎏金宝盒本是天上仙人的宝物,一不小心落入凡间,我们二人奉天地之感召,要将此宝物送回天界,事成之后自会得道成仙,可不曾想路过此山时,不慎将宝盒落于枯井之中!如今大限已过,我们二人只好终身守护此物,以还失宝罪孽!恩人大慈大悲,收留我们,我们定保恩人家宅平安,万事顺遂!”
说罢两人领着高牧野往青石枯井走去,只看枯井之中金光射目,比上次更加耀眼三分,原来是22枯井之中水位上涨,竟承着宝盒一点点往井口靠近。
红面具说:“我俩奉天地之命,在井口不停哭泣,泪水落入井中,载着宝盒上浮,待到泪水装满枯井,宝物重现于世,方能功成身退,还了这丢失宝物的罪孽,回去继续修行成仙。恩人你若能助我二人完成使命,这井水升一寸,恩人福泽满一世,待到宝盒浮上井口,定保恩人子子孙孙万世万代皆洪福齐天!”
说罢,二人便接着伏在井口不断哭泣,只看泪水一滴一滴落入深井,井中金光便也愈发明亮起来。此梦醒来之后,高牧野便将长生库中的双头白蛇好生照料起来,日日亲自喂食,双头白蛇自那以后也不再怕生,与高牧野情同挚友,除了吃食喝水之外,寸步不离鎏金宝函,日日伏于宝函之上吐出信子不断舔舐,好不爱惜。
而高牧野从此往后,果真是财运亨通,左右逢源,凭借这明器买卖与一众喜好收藏的军阀司令互通有无,那是飞黄腾达,平步青云,成了川中数一数二的高门大族。
只不过,谁能想到这滔天大祸,怕是迫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