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大哥来信
猪条就是和猫条差不多一样的东西,都说猫咪没有骨头,睡着了全身都软塌塌的,小猪仔也是一样。
等到晚上吃过饭后,一家人这才围着看他拆起了信。
他大哥来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没那么急躁了。
等人齐才拆信是因为他大哥会在信里夹带一些部队津贴,主要就是钱和一些票据。
几个大人也是为了公正,同时也是怕信件运送路途中被人偷偷顺走一些钱票啥的。
这也是他大哥汇钱回来的唯一途径。
没办法,邮局都还没升级成邮电局,更别说后世熟悉的邮政储蓄了。
把信封里的钱票都拿出来,大家一起数了数,钱不多,也就四十多块钱,剩下的就都是各种票了。
主要就是他之前在县城读书,需要用到票,所以每个月他大哥在部队都会去找战友换上一些,特地给他在学校期间用的。
剩下的一些票,就是给家里人改善生活用的了。
点完了数,奶奶就开始分钱了,不多,一个人一块钱做零花,小侄女自然是没份的。
这也能理解他爸为啥那么馋酒了,有钱没票,酒这东西,哪怕是换,没有票估计两块钱最多也就换个一斤左右的。
但是一个月总不可能光把钱全花酒上,稍微买点其他的,这钱就买不起酒了。
剩下的钱和票就被奶奶当面收好放好了,勉强算是家里的共同财产吧,反正他们家也没分家。
大哥一家肯定是吃亏一些的,不过还好,原主和他也不是那种狼心狗肺的人。
等奶奶收好钱,他就把荔枝摆在桌上,大家一起吃着荔枝听他念信。
往常他不在家的时候就是他爸来念,他爸和他大哥学历一样,都念到初级中学,也就是初中。
不过由于这几年文字的一些变化,他爸有些字不认得,只能靠瞎蒙或者上下文联想。
而原主倒是基本都懂,所以他在家一般都是他来念,写回信也是由他来写。
信的内容倒是不多,除了一些日常关心的话语和钱票数目,还有两个消息。
第一个就是和大家商量商量,过两个月,也就是九月的时候,要不要把小侄女送去上学。
他们这现在是没有幼儿园的状态,哪怕是有,也就是一年制的那种幼儿园。
差不多就是五岁幼儿园,六岁一年级的样子,这个倒是沿用了很久,他后世读书的时候上的就是这种幼儿园。
不过在川省大地震那年就基本改为大小班两年制了,听说后续还有发展成三年制的。
这年代上小学,学校一般招收的是六七岁的小孩。
不过他们家小侄女这年龄上不上下不下的,送过去应该也可以,要是再等上一年,感觉又晚了点。
所以大哥这才写入信中和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这想法倒是和张长生想的差不多,小侄女早点上学也好,如果实在是跟不上进度,大不了就留级一年好了。
整天跟屋里的小黄毛玩有啥意思,那么乖的小丫头,可别被带坏了。
第二个就是他大哥申请探亲假了,差不多就是八月底九月初的样子回来。
要是确定送她去上学的话,到时候应该能赶上小丫头开学。
信上还说这一次探亲假差不多有三个月,说起这个的时候,他还朝一旁的嫂子说:“嫂子,大哥这次可是回来‘三个月’哦!”
说到三个月加重武器不说,还挤眉弄眼了一番,羞得他嫂子还怪不好意思的。
“臭小子没个正经!”
果然,搞怪总会受到亲妈的制裁问候。
他老妈直接就是一巴掌拍到他肩膀上了。
“哎呦!妈我错了!嫂子救命!”张长生赶紧缩着肩膀赶紧求饶。
“妈,我没事的。”看到张长生被制裁求救,嫂子还是帮他说了好话。
“小琴啊,别怕,他们俩兄弟大了就不着调,该抽!”
“要是他大哥回来了,我们也帮你教训他,这臭小子几年不回家反了天了。”
教训完张长生,他老妈赶紧安慰嫂子,还不忘掐他爸提醒。
回过神的他爸也赶紧表态。
至于他爷爷和他奶奶,两位老人家见识多了,早有默契地安抚着自家孙媳妇了。
此时一旁的张长生,看着自家大人围着嫂子,很想来一句:所以爱会消失的对吗?
不过没关系,他还有小爱。
小丫头还啥都不知道,只看到自家小叔突然夸张地求饶,在一旁乐呵得不行。
然后,就被自家小叔拉过去给圈在怀里了。
她也没挣扎,有人肉大腿凳坐,还有送到嘴边的荔枝吃,安逸得很。
等几人平静下来后,这才想起在炫荔枝的两人。
这时,奶奶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对着小丫头说:“阿妹啊,以后去灰篓不可以两个人一起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