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舌战佛徒 - 春游曲 - 复冰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春游曲 >

第二九三章舌战佛徒

观音婢回到弘义宫,回味李渊在樱桃园和她说的话,总感觉到李渊在向她暗示什么。是让李世民耐心等待?还是让观音婢和李世民相信他?

观音婢一时也想不明白。

——

到了晚上,李世民从承乾殿回到垂拱后殿,观音婢向他说起和李渊在樱桃园里的交谈,观音婢问李世民能否悟出李渊话中之意。

李世民看着观音婢轻笑,调笑着道,“阿婢往日最会猜度人心,今日为何变傻了?”

观音婢见李世民有意在自己跟前卖弄,故意装作恼道,“世民阿兄和阿爷是否都希望阿婢傻一些?傻子才会更听话。”

——

李世民击掌笑道,“阿婢这下说对了,阿爷就是希望我们这时候装傻。对于身后之事,阿爷已有全盘安排,他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打乱了他的章法。”

经李世民这么一说,观音婢也似有所悟,目不转睛地看着李世民,眼神中充满着信任和期待,他想知道更多的内情,迫不及待地问,“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

李世民好像是已经胸有成竹,坚定而信心十足地道,“眼前尽量少动,只要阿爷不糊涂,我们就跟着阿爷的步子走。”

如今已是到了接近决定弘义宫命运的关键时候,观音婢反而有些迷茫,她似乎已经看不透哪是真相,哪是假相。

毕竟还是李世民在外面走动的多,接触的人多、事多、听到方方面面的消息多,因此更能看清事情的全貌。

——

观音婢央求李世民,“世民阿兄,你快点将朝中的动向和情势给阿婢讲一讲,不要总是把阿婢蒙在鼓里,以免让我在弘义宫中瞎着急。”

李世民便将朝野之中的大事,一样样说给观音婢听,并给她分析了当下的大势。

观音婢听了李世民的分析,心中总算安定了不少。

——

又过了两日,李渊在两仪殿举办内朝朝会,召集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商议除佛之事。

李渊安坐于龙榻之上,朝臣们在殿中两侧列坐。

首先,由太史令傅奕当着朝廷众臣的面宣读请求除佛的奏疏。

太史令傅奕要求除佛的理由是什么呢?

——

傅奕认为佛法不可信。

他认为,佛法传自于西方,离中国路远,言语不通,汉朝时翻译佛经的人,把自己虚假的想法掺杂其中,来迷惑信徒。

佛教虚假地编造了,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的教义,又加上人、天、阿修罗这三种说法,编造“六道轮回”之说。

傅奕问朝中众臣,“地狱在哪?饿鬼在哪?阿修罗在哪?有人实实在在地看到吗?这不是凭空捏造吗?”

傅奕认为,佛教编造这些假说辞,不过是为了以此恫吓愚昧无知的人,欺骗平庸鄙陋的人们。

——

傅奕在奏疏中向李渊谏言,佛教最大的危害,是窃取君主的权威,损害朝廷政令的实施。

傅奕认为,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国家的权柄应当由天子掌握;贫穷与富有、高贵与卑贱,是由人们建立的功劳业绩而得到的。

而僧人们却说,这些都是佛祖的恩赐,谬言佛道法力无边,远远高过君王。

——

傅奕接着一一列举佛道的危害。

其一,佛道教导人们,不忠于君主、不孝敬父母,而是去落发为僧。

其二,佛道欺骗人们不劳而获,让人们妄想通过施舍一些钱财,而得到千倍、万倍的报偿。僧、尼却借此来骗取钱财。

其三,僧、尼大肆扩建庙宇,百姓尚且缺衣少食,寺庙却大量使用金、帛、丝绸装饰泥胎佛像,这岂不是虚耗国家钱财?

其四,庙宇为懒散游荡、不务正业的人提供庇护,让这些人落发为僧,从而逃脱租税、兵役、徭役。不但对国家没有贡献,反而让这些人不劳而获,成为国家负担。

其五,全国僧尼不计其数,不婚不娶,不生育子女,影响国家人口增长。

——

傅奕历数佛教的危害,向李渊建议,“要取缔佛道,防止国家资财再被寺庙侵吞;让百姓知道权力掌握在天子手中;革除妖言惑众的风气;让百姓回归淳厚质朴的习俗;强迫僧尼还俗各自婚配,可以增加赋税,增添人口,从而富国强兵。”

——

傅奕所言振聋发聩,句句切中时弊,李渊听来心有戚戚焉。

李渊问殿中众臣对除佛之事有何想法。

朝堂之上数十名显贵大臣,只有太仆卿张道源一人赞同傅奕说得有理,其余众人尽皆没人应声。

李渊见此情势不免心惊,可见佛道的毒害,对朝臣影响之深。

——

李渊知道李世民是支持除佛之人,傅奕的奏疏就是李世民授意,李渊就不再问李世民。

他转而问太子李建成,“太子以为除佛之事是否可行?”

李建成从榻上站起,向李渊深深一揖,然后言道,“儿臣以为,除佛之事绝不可行,这样会亵渎佛宗神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