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陈胜的应对
陈县王宫之内陈胜与诸大臣升殿议事。
丞相吴广出班上奏,道:“陈王,现在秦朝方面有动作了,听说胡亥任命章邯为大将军,收编骊山的刑徒劳工准备反扑了。”
听了吴广的话陈胜就是一皱眉,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咱们有了真么大的动静秦朝要是再不做反应哪就奇怪了。”
“可是陈王,哪可是七十万人啊,咱们得提前准备啊。万一章邯领军杀出函谷关,对于咱们可是不小的威胁啊。”
首席博士叔孙通也急忙说道:“大王,我与章邯原来也甚是熟识,对于他还是比较了解的,其人勇武,切熟知兵事是个难缠的家伙。请大王趁着还有时间及早的做准备。”
陈胜看着吴广问道:“不知现在我军各路人马都在什么位置?兵力几何?”
吴广回答道:“回大王,现在周文领军已经逼近函谷关了,所率之众以发展有六万余人,相信不日就可攻下函谷关兵进关中。武臣率众一路向北已经拿下荥阳现在准备进军赵地,兵力四万人。宋留的军队拿下了南阳郡,兵力五万余人。至于大将军葛婴已经攻下九江全郡打到了乌江边上,兵力已经有九万人。”
“好、好、好,现在我们也有二十多玩的人马了,足矣对抗章邯,章邯就是再有能耐,但是率领的是一群没有作战经验的劳工天大的本事也不顶用。”陈胜自信满满的说道。
一直没有出声的李左车上前说道:“大王,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大王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陈胜赶紧收住自己的话问道:“不知军师有何见解?”
李左车道:“大王,所说不假,章邯的军队没有经验,缺乏战斗力,但是胜在人数多,怕是周文将军难以抵挡啊。不如调派武臣将军挥兵援助两军合力拿下函谷关凭着险关抵挡秦军,使其无法东进钳制章邯。”
陈胜猛地想起“历史上周文可就是章邯打败的,周文也是死于章邯之手可不能再叫历史重演。”
“军师说的在理,是本王大意了,辛亏有军师提醒要不孤险些酿成大祸。”
“吴广传本王的旨意,命武臣挥军西进与周文回合。传信周文叫他务必在七日内拿下函谷关坚守,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可出关一步,静等武臣与其回合合两军之力要将章邯的军队给我挡在函谷关以西为我军争取时间。”
“大王,是否命令大将军葛婴领兵回援啊?”吴广问道。
陈胜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命令葛婴调转方向,向西进兵目标汉中。命宋留逼近武关静等本王。”
“大王你这是什么意思?”吴广有些不解。
吴广是不知道陈胜的意思,可是李左车是什么人马上听懂了陈胜的意图。
“佩服,佩服啊,大王真是下了一招好棋啊,这三面开花之计实在是苗啊,到时候三路大军逼近咸阳,章邯肯定手忙脚乱顾左顾不了右,真是妙啊。”
李左车对于陈胜的计划拍手叫绝。
陈胜这接着道:“不知现在其他起义军都有什么动态?”
吴广上前说道:“最近一段时间,项梁的一路义军的发展比较迅速,一路上从会稽直接下了彭城影响十分颇大,手下兵多将广。
“这个项梁可不能小视,以后多留意着点,另外刘邦现在怎么样了?”
相对于项梁和项羽陈胜最关心的还是刘邦,刘邦可是后来的汉高祖,一个流里流气的混混、**,最后既然能够打败势力雄厚的项羽问鼎天下,建立下大汉王朝。
吴广显然对于刘邦不是很熟悉,但是也有所耳闻,说道:“大王,刘邦现在好像是在封邑一代活动,集体的信息部是很多,好像最近投靠了项梁,不知大王为何对这么一个无名小卒如此的上心呢?”
陈胜并没有多做回答,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来说,他不知道他的出现是不是能够改变历史,只是在潜意识里将项羽、刘邦作为自己的潜在对手。
军师李左车上前说道:“大王,据说项梁手下谋士范增向他献策有意立楚国后人熊心为楚王光复楚国,到时候可对大王您得地位和声望会有影响,到时候不少的楚国后裔必会前去投靠。”
陈胜心说道“该来的总会来的,看来历史是不好改变的,不过我既然改变不了别人,那就试着改变自己吧。”
正在大家议事之时,有军兵前来禀报,道:“启禀大王,宫外有人自称蒯彻求见大王。”
“蒯彻……”陈胜脑子里不住的想着,实在是想不起来真么一个人。
李左车上前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又得良臣。”
陈胜不解问道:“先生说这话什么意思?”
“大王有所不知,臣与这蒯彻是多年的好友,自从臣扶保了大王之后,知大王求贤若渴,没有禀报大王私自写信告知好友蒯彻得知大王乃贤明君主,邀其前来一同辅佐,请大王治臣,隐瞒之罪。”
“先生何罪之有,您为本王招贤纳士,我谢您还来不及呢,这个蒯彻既能得到先生如此的赏识那么此人必有经天纬地之才了?”陈胜问道
李左车说道:“臣以为,论军事他不及臣,但是要是论纵横天下之能臣不如他。”
“哦,是什么样的人能得先生如此的评价,我还真想见见了。”陈胜听到李左车的话有些迫不及待。下令传见蒯彻。
现在陈胜还是在脑子里不住的想着“蒯彻?……难道就是蒯通?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可就赚大了,这样的话,可就真是个人才了。”
这是军兵进来禀报:“大王,蒯彻已在殿外等候了。”
“怎么在殿外,还不赶快请进来。”说着陈胜自己也想殿外走去前去相迎。
蒯彻走进大殿,李左车急忙上前为双方相护引荐。“蒯彻还不赶快觐见陈王。~大王这就是蒯彻。”
蒯彻赶忙朝着陈胜躬身施礼道:“乡野之人蒯彻拜见陈王。”
“哎呀,蒯先生免礼、免礼。先生一路而来是否疲劳?”
“谢过陈王的关心,在下一路上游山玩水倒也是自在。沿路之上看到陈王治下百姓对于陈王可是赞不绝口没有一丝的不满…………,想来陈王也是爱民如子明心所向陈王必成大事。”
蒯彻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使得蒯彻认定陈胜是个值得自己权利相助的贤明君主。
“陈胜不才,现在有能力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做的还不够好,如是能得先生的帮助必会更上一层楼的。不知先生可愿留下主卧一臂之力?”
蒯彻倒身下拜,道:“陈王所做在下一路上都有看在眼里,敢不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