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新的机遇 - 重回京州大学 - 徐州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回京州大学 >

第二十六章新的机遇

新年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去。

思念的人蔓延着离开的愁绪,几日不见,便让恋人们觉得,相思是多么的难解!

“琳琳,我在你家门口了哦!”

年前他们就约定要一起去玩,这是元宵节后的一天,徐立康驾驶着新租的奥迪a4。

女生出门之前认真打扮了一番。

一身黑色冷峻的装扮,还特地穿上了丝袜,刚刚烫卷的秀发,让徐立康直呼女神!

“从来不知道,你还有这一面!”

徐立康按下玻璃窗,向着自己好久不见的爱人吐露心意。

“怎么样,好看吗?”

刘琳满意的拨弄几下自己的秀发,发光的眼睛泛着情意浓浓,注视着一身帅气的立康。

“当然,应该是京州的校花了!”

这是事实,京州大学的校园论坛每年评选的十大校花中,都会有刘琳的身影,当然今年也有了王可可。

看样子,京州大学同学们的审美都是差不多的。

“准备去哪里呀,我晚上可是要回家的哦!”

刘琳话罢,才觉得自己的话,仿佛多了一层意思。

“你穿的这么漂亮,要去景色美丽的地方,不如我们就去三青山吧”

“好啊,不过好像很远的样子哎!”

徐立康指了指方向盘。

“1小时就能到,trustme”

说罢,两人系好安全带,朝着三青山出发了。

在学生处于假期末尾之际,京州大学的教师和主要领导已经开学研究新学期的工作。

其中一项在京州大学理学部实行导师制的改革在全校老师大力支持下得以落地。

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师代表刘群英做了简短的发言,他提出,要把很多年轻人真正的培养起来,这批未来的人才能够尽早进入科学前沿领域是我们京州大学力争创办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重头戏,

另外一点重要的工作是审批京州大学校长基金的审报。

这项基金约70万人民币,是京州大学自己支持的自然科学基金,用于支持年轻人的科研工作。

对于没有靠山,没有头衔加持的刘群英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今年的国家基金申报,他得了一个青年项目,这个项目规定只允许35岁的年轻人申请一次。

经费有20万人民币,这对于一个需要指导博士生的研究员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群英啊,要跟你商量一个事情,今年咱们学院有一个升任教授的名额,我们院里意见是交给你,你是今年我们学院最大的收获。”

来找刘群英谈话的是院长陈主峰。

“同时院里的意思是,这次校长基金的审报就由我们一起完成,你就做个第二负责人,如何?”

这相当于院长抛来了橄榄枝。

大学里面是多面且复杂的,如果你想从政,那么可以,如果你想做学术,那么可以,如果你想经商,那么可以。

见刘群英面露难色,陈主峰还是率先打破沉默。

“群英啊,是这样,学校的调查组是我一直在工作,我是坚决相信你的学术水平的。明年是学校的换届年,我现在还差一个项目得到二级教授”

“你放心啊,这些经费到手后,我一定不会截流,都交给你全权使用。”

原来是这样,这位在院长位子做了14年之久的话事人,看来是要准备明年的冲击了。

“院长,你那边尽管放心,我这就马上准备申请的事宜。”

刘群英明白了大概,也晓得了在学校的生存方式,他作为本土的年轻学者也需要一位支持的大树。

“至于申请的事,你就放心吧,院长,我这边还有一些没有发表的数据,答辩的时候我会展示出来。”

本科生导师制的决定很快就下达到各基层单位。

不出意外的,徐立康将成为刘群英的第一位学生。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另外一套配套措施是在大三的时候会挑选一部分人本硕博连读。

甚至毕业要求也定下来了,sci一区的文章一篇,可以提前参与答辩。

也就是说最快仅仅需要7年就可以从京州大学拿到博士学位,这样学生也省掉了修学分的麻烦,直接获得博士学位。

对于徐立康这种平凡家庭的孩子来说,时间就代表着金钱啊。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前世的时候他的同学比他提前两年拿到博士学位,又得以出国留学,两年后和徐立康同时参加工作,他这位同学是直接获评“长江学者”青年计划。

与之配套的待遇是年薪百万,还有附赠海州市的一套产权房,曾经让徐立康羡慕不已。

趁早拿到博士学位是徐立康事业当中重中之重。

这些消息刘群英第一时间分享给徐立康,是以邮件的形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