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34章四喜点心铺
点心铺子在许老爷母亲寿宴后第五日开业。
方溪这几日一直在教顾婶调制面糊。
枣泥蛋糕所用的枣泥可以提前做好,为了保证口感,面糊需要在点心铺子调制完成。
而萨其马、蜜三刀和肉松蛋糕,则可提前做好再运到点心铺子。
她们试过,按照现在的气温,蜜三刀和萨其马放个七日没有问题,枣泥蛋糕和肉松蛋糕则可以放个三五日。
封娘子和方溪商量先由顾婶去点心铺子现场蒸制枣泥蛋糕,后续等封娘子请的人手抵达庆云县后,再交给她们。
随着鞭炮声响起,封娘子和方溪合伙的四喜点心铺正式开张营业。
今日,县里的富户大多是本人前来,若是不能前来的也都让自家管家带上重礼前来祝贺。
武盛和封娘子忙着在铺子里招待各位前来祝贺的众人。
“封娘子,为何起名为四喜点心铺呢?”与封娘子交好的许钱氏问道。
今日她陪着自家老爷一起前来,当日封娘子送给她家老太太的蛋糕,他们家老太太可喜欢了。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因着牙口不如年轻时,吃起东西来,怎么都不如之前的香。
封娘子送的蛋糕不仅绵软而且味道香甜,老太太直说,这礼送到她心坎上了。
而且封娘子还说这枣泥事好东西,吃了能补气血。
这般好东西她跟许老爷都舍不得多吃,只尝了尝味道,余下的全留给老太太和家里的孩子们。
哪怕再省着吃,前两日也吃完了。
老太太在家翘首以盼好几天,就等着点心铺子开业。
今日也是早早的催她跟老爷出门,还说,只要点心出来,就买些让家里仆人先送回去。
“这名字取自人生四喜之说,正巧主打产品是四款点心,同样我们希望买点心的客人也吃的欢喜,所以起名为四喜点心铺。”封娘子解释道。
“原来还有此说法,这名字取得妙,你家这开业大礼包又是何意?我从未听说过大礼包这个说法。”许钱氏又问。
封娘子带着许钱氏走到铺子正厅,这里摆放了点心的试吃装,她拿起一份小蛋糕边吃边说:“四喜铺子主打产品是蜜三刀、萨其马、肉松蛋糕和枣泥蛋糕这四款点心,但今日的开业大礼包,除了包含这四种点心外,还有其他口味的点心。你看,我正吃的便是这其他口味的点心。”
许钱氏也拿起一份蛋糕吃起来,这个口味跟那日的蛋糕口感类似,但是味道却是不一样。
“只是,每份大礼包里其他口味的点心是随机的。”封娘子放下空盘,伸手端起一杯奶茶,抿了一口,端起一杯递给许钱氏。
“意思是虽然都买了大礼包,但是礼包里面的点心却不一样?”许钱氏接过杯子,如封娘子刚刚那般抿了一口,味道不错,接着喝了一大口。
“正是此意。”
许钱氏仔细打量着大礼包,它们外表都是竹制的食盒,手把处刻有‘四喜点心铺’几个字,盒身不仅缠绕着红色的绸布带,还在最顶端系了个漂亮的结。
从外表看,还真看不出每盒里装的是什么,她又伸手掂了掂重量,感觉都差不多。
这样的一份大礼包,二两银子,说便宜确实不算便宜,但是就冲试吃柜上摆放的点心品种,都是她们之前闻所未闻见过未见的,买了也值。
许钱氏忙买了两份,让自家奴仆赶紧送回府中。
原本她想要多买几份,封娘子拦住了她,点心可不是别的东西,现吃现做的才好吃,放个好几天的点心,口感肯定不如新鲜的好。
试吃架上的点心不仅好看、新奇,味道也很别致,前来的富户老爷太太们为了卖兴盛镖局一个好,大家基本上是双份购买开业大礼包。
这些富户们是第一波的客人,后来又有许多人循味而来,因着点心定价不便宜,每人买的并不多,但架不住人多。
第一日午时便将所有的点心都卖完了,算下来一日的营业额竟然有两百两银子。
今日开业便迎来开门红,封娘子兴奋不已,对围在铺子面前的人说道:“感谢各位前来惠顾,但是铺子今日准备的食材已经用完,若需购买,明日再来。”
人群中有些人问到明日开门时间,转身离去,准备明日再来。
也有人指着柜架上放置的面花问封娘子道:“请问店家,这个卖的吗?怎么卖?”
“这个我们也卖,现在摆放在柜架上的是样品,只做参考。面花需要提前三日预定,订金为售价的三分之一。若是您有需求,我们会根据您的需求制作,不同需求售价也不一样。”
说着,拿出摆放在柜子里的图册,跟来人解说起来。
这个图册是方溪前几日准备的,里面画有不同样式的面花。
与一般绣样不同的是,图册里的图画不仅有图案还有颜色。
方溪十分感谢自己上一世打工狂人的身份,在打工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的东西,比如说画图这个,便是她做私人陪读时跟着主家的孩子一起学的。
不能说画的多好,但是简单的图案神态什么的却是能画出来的,配上绚烂的颜色,在庆云县是头一份。
这人是省城布商刘老爷家的家仆,刘老爷前几日在许家寿宴上看中了面花,听说没几日这做面花的点心铺子就要开业,特地让他在这边等着,开业后买了带回省城。
面花按照不同样式不同标价,同样,面花走的也是高端路线,毕竟贫困人家,温饱问题都没解决,怎么会买这些虚而不实的。
店里的事情,交给封娘子负责,方溪忙着回去准备明日售卖的点心。
虽说并未明说方溪是点心铺子的东家之一,但方家制作点心的事情却是瞒不住的。
毕竟来来回回运原料的马车,加上方家院子里飘散的香味,有心人多观察几日便会知道。
所以对外一致说顾婶是点心铺子的点心师。
古代并没有专利,严格控制原材料和制作的工艺是关键。
顾婶白日在点心铺忙到差不多申时回方家,顾叔力气大,火候的掌握的比较好,蜜三刀和萨其马的炸制,是他帮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