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52章主使 - 穿书炮灰也想活 - 月半冬月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52.第52章主使

刘四家到傅家村已有三日,最开始时他们担心自己方溪不能接受自家几人,拼命地想要做些什么,但是自己只会养鱼,也不会别的,而因着鱼塘里的鱼苗并不多,刘四一人便能管顾过来,刘武氏无事可做,内心不安。

好在方溪不仅没有嫌弃,还拿了许多粮食和菜前来,让她们安心的在傅家村住下,刘武氏觉得不安,主动找到方溪说,她们可以帮忙做其他事情,若是光吃饭不做活,她们良心不安。

方溪便问,她之前是否养过猪之类的,刘武氏说,没养过,但她又不好意思说可以学。

要知道在古代,这里很多的技术都是自家人传自家人,不会告诉别人的。

方溪却是没想那么多,她去了趟老宅,请傅陈氏前来教刘武氏她们养猪崽的注意事项,然后又将自家的羊崽和猪崽都送到鱼塘这边,关在关门饲养它们的地方。

若不是人手不够,她早就想将猪崽和羊崽送到鱼塘这边饲养了,正巧刘四一家前来。

汪清儿和刘福每日去后山拾柴和打草,青草一部分用来喂鱼,一部分用来喂猪和喂羊。

顺便,连方家的马的草,也打了回来,这下,也帮顾叔省了许多事。

傅五茂则是去了傅童氏的家乡清源镇。

清源镇离傅家村并不近,需要乘船过去,好在傅五茂有相熟的人在沈氏船行做事。

原本是打算一个人去的,但是傅泰听说自家爹要乘船去外县,哪怕只是去看莲藕,他都愿意过去。

去之前,方溪拿出二十两的银票给傅五舅,让他贴身收好,又拿出十两的碎银,家里原本的银票都让她全兑换成银子,这二十两银票还是她临时让顾叔兑换的。

出门在外,有银票傍身总归会心安一些。

傅五茂慎重的将银票收好,带着傅泰,出发去了清源镇。

“公子,傅五茂带着他家小儿子前去清源镇,咱们还需派人手一路随行吗?”绿水恭敬地问。

“清源镇,清源镇那有我们的人吗?”

“没有,但清源镇离省城比较近。”绿水虽不明白为何公子对方家的事情如此上心,真的只是顾念曾经方大壮帮忙的情谊?但他一向话不多。

祁云尔思考了下,“让我们的人也去往清源镇,暗中帮助下,切记不可暴露。”

“是。”

方溪却是没想那么多,近日封娘子那边新送了一批西北的原料过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香料。

现在家里的辣椒,花椒和大料的库存已经不少,而且还有新鲜的植株,之前运过来的那批植株,现在已经在东院安家,用的肥地的全是挖鱼塘时清理出来的淤泥,后续经过堆发了一段时间,用来肥地最合适不过。

这一批新的植株的到来,让方家人着实忙碌了几日。

不过几日,方家的新宅也有了许多变化。

专门用一间房间是用来存放这些从外地运来的新鲜吃食。

这几日,方溪上午忙完点心的事情,便会去鱼塘,鸭崽已经运来,下江村养鸭的并不多,这一次只运来三十只崽鸭。

刘四不愧养鱼多年,方溪每回去到鱼塘这里,都是在向刘四学习如何养鱼。

方溪脑子里的全是一些理论知识,就算去过水产养殖公司打过工,但是那些养鱼的经验却是没有学到的,而且,后世更多的依赖于科技的辅助,而刘四脑子里的全是自己的真实经验。

刘四对于方溪每日前来学习,也是很开心,他养鱼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勉强温饱,现在在方溪这里,方溪不仅提供了住处,还提供工钱,他恨不得将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都告诉方溪。

早日让她成才,他在说的同时,刘福和汪清儿也在旁边听着,他们偶尔也会教方溪一些新的知识。

很快,到了点心铺子第二次的结算日,这一日,方溪跟着顾叔去了庆云县。

封娘子和武盛早已在点心铺子等方溪,封娘子在并不奇怪,但是武盛这一次也在,方溪忍不住在想,难道是有什么事情?

顾叔准备放下方溪便去县衙一趟,方溪这次前来,给云县丞带了些村里的特产。

果不其然,武盛请顾叔后院一同商量事情,送去县衙的东西则是喊了别人送去。

武盛直接就将留下顾叔的用意说了,原来,顺着那日闹事的白衣女子查下去,发现指使她的竟然是沈家的人。

沈家在庆云县也有几十年的根基,主要是经营酒楼和客栈生意,武盛想不明白为何沈家会对点心铺子出手。

所以并未打草惊蛇,让手底下的人继续观望,近期商家和沈家两家太太来往密切,引起了他们的重视,近两日,竟然传出,沈家小姐和商家小公子准备订婚的消息。

到此,武盛才算明白为何沈家会插手点心铺子的事情。

沈家是在庆云县这些富户里,虽说平日里,他们与沈家只是面子上的往来,但是沈家这般肆无忌惮的对付兴盛镖局,估计有什么依仗,武盛不动声色,继续让手下人深查。

这不,手下人查到,沈家的太太姓顾,是南顾家的旁支家的闺女,平日里行事还算低调,没想到这一次,因为商家,高调了一回。

而且上回粮价提升和红枣被扣留在外地,同样也是商家和沈家的手笔。

方溪这次前来,武盛便准备将此事告知方溪,同样,也是想要问问顾叔。

顾叔顾婶来自南顾,他早就知道这件事情。

顾叔听完武盛所说之事,沉默许久,说:“这件事我会查,若是他们再出什么阴招,你及时跟我说,特别是他拿着顾氏做依仗之时。”

武盛点头,其实这件事有些尴尬,依仗顾氏旁支的身份欺负到了顾叔和顾婶的头上,有种自家养的狗不认主人的感觉。

要知道顾叔和顾婶出自顾家家主一脉,顾家家主并没有亲生的孩子,自家几个养子和养女,当作亲儿子亲女儿一般抚养长大。

据说后续,顾家下一代家主便是顾家家主收养的大徒弟,而顾叔和顾婶是顾家家主收养的三徒弟和四徒弟,只是顾叔和顾婶因着早年得罪过仇人以及得罪过朝廷,怕回到南顾的地盘会给他们带来灾难,故隐居在庆云县这边,未回南顾的地盘。

但是顾叔和顾婶和自家大师兄还是保持了联系的,并不是世人所以为的,他俩因为世俗不接受,叛离顾家。

聊完这些事,封娘子和方溪在结算上一月的账目,因着新增米糕作为新品,加上寒食节的原因,这个月的生意比上一个月还好,营收高达一千八百两,利润在一千两,两人平分,一人分的五百两。

武盛原以为两百两的月分红已经是最多的一个月,没想到第二月竟高达五百两。

他不免有些羡慕,“没想到你们一不用出门受累在家轻轻松松便把钱给赚了,还赚这么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