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可怜人
可怜人
云昼看向易无歌:“易姑娘…”
易无歌朝他颔首:“将她送上车吧!”
云昼忙说:“她这样,也没有办法照顾你们,估计得好好养几个月。你身子又不方便,不如再挑个身强力壮,有经验的妇人吧。”
虽然同情这个小姑娘,但是还记得易无歌买奴仆的原因,可不是为了回去添麻烦的。
如今易无歌自己照顾弟妹和自己都忙不过来。
“夫人,你买我吧,我啥活儿都会干,我不要什么月利,你给口饭吃就成!”这时,东边的笼子里,一个年约三十多岁的妇人朝易无歌这边招手大喊。
她这样喊的时候,旁边也有其他人朝这边张望,但大多呈观望状态。
有的看易无歌姐弟几个的眼神甚至带着不屑,似乎就是当奴被贩卖,也瞧不上易无歌这样的主家。
易无歌注意到,刚刚她进门的时候,这个妇人就在那对着好几个人喊过了。
“这个妇人年龄不大,身世也是可怜,是家里男人好赌,赌输了赔不起,就将她卖了抵债了。家里原来有一儿两女,之前大女儿和二女儿已经被卖掉了。她男人还不悔改,这回将她也卖了!她身体健康,但今年三十五岁了,所以价格也不高,只要十两银子即可。”
小厮看得出她是主事的,见易无歌往那边看,赶紧就介绍了对方的身世背景。
“我家地方小,买这一个其实就够了。”易无歌看了眼那妇人说道。
所谓物极必反,那人已经被卖了,年龄在这儿,被人买回去多半也都只是个下人,不像有的年轻小姑娘还能有些攀高枝的心思。
她这样急于出去,有的不寻常。
目前家里已经买了一个受伤的需要照顾,可没有功夫和精力再去折腾别的琐碎。
“可是,她如今也不能做事!”云昼说。
“我买人也主要是为了我后期不大方便的时候用,现在我还忙得过来。”易无歌说,
“我会,我什么都会,好心人,你买下我吧,只要你买下我,让我做牛做马都成。这辈子,下辈子,我都记得您的大恩大德!”那边的妇人急红了眼,眼泪跟着下来了。
易无歌抿着唇,心底产生一丝动摇。
那妇人见易无歌沉默,也不知道她是何表情,但想她刚刚说的话,也许是没有指望了,有些颓然的垂了眼。
但是,她看见又有人从门口进来了,立即又燃起新的希望,朝哪边呐喊。
门口的人随意看了一眼,就不为所动的朝年轻女子那边的笼子看去。
易无歌看看妇女:“你这样急着出去做什么?我家里情况并不算好吃喝是不愁,但是要干活,一屋子妇孺和伤患,未必有你在那儿安逸!”
妇人没有想到易无歌还会搭理自己,眸光一亮,但随即又闪了闪。
咬着唇,分明被看穿了什么般,难以启齿。
既如此,她何必为个不信任自己的陌生人添麻烦?
易无歌等了片刻,便没再多问,转而看向云昼:“烦请你帮我把她弄上车吧。”
小厮也没多说,赶紧招呼人去开笼子,与云昼一道将人给弄了出来。
云昼见少女虚弱不堪,犹豫了一下,才将她打横抱起,直奔门外。
“麻烦这位大姐跟我来这边,咱们签下契书,以后她就是贵府的奴婢了。”小厮说。
易无歌跟小厮出门的时候,又听见那妇人对着其他客人喊起来。
小厮将易无歌领到柜台前,之前和掌柜的讨论价格的人还没有走,依旧在和掌柜的理论。
“掌柜的,那个伤的最重的,二两银子,这几位客官要了。”小厮说道。
“你看到没有,那个大刘村的姑娘,我花二十两买来的,闹出那么多事情出来,伤的快死了,而今也只得二两银子亏本卖出去,你说你亏,我这又到哪儿说理去?”掌柜的一下找到理由怼那个人牙子。
那人牙子无话可说,只有些不快的看了眼易无歌!
顿了一下忍不住嘀咕:“真是生意不好做啊…”
掌柜的没有搭理,忙招呼易无歌办手续。
易无歌余光一闪,看见进门的时候缠着胡管事的那个老人家。那老人家似乎比她进门的时候老了几岁,颓然的坐在正堂的板凳上,整个人都要瘫了似得。
心思一转,便问道:“掌柜的,那位老伯怎么了,看起来不大舒服。”
掌柜的抬眸看了眼,摇摇头:“是个可怜人啊,原来开的好好的酒楼,结果出了命案,亲儿子被告杀人,如今在大牢里受折磨,能舒服起来才怪哦。
这不想找人打点关系吗?已经花了不少银子,也没有个头绪!如今想把酒楼盘出去救他儿子。谁知道,遇上姜家,这生意怕是难做了。要说这姜家,也是缺德啊…”
“我听着意思是,姜家原来答应买,现在又反悔了?”易无歌问。
掌柜的见易无歌感兴趣,瞅着旁边的人牙子还没有走,怕他等会还得跟自己周旋。
于是乐得跟易无歌多说几句,晾着他:“舒家经历这事情,算是病急乱投医,一个闹市口的酒楼只要五百两,真的不贵。除了姜家,原来有好几个都看中了,但姜家愿意多给一百两。
这舒大哥那可是感恩戴德啊,一口答应下来,将其他人都拒绝掉了。然后明个舒大哥家儿子就要受审了,今天也是和姜家签契的时间。结果刚刚,也就是姑娘你进门的时候,姜家反悔了,压价到四百两。”
易无歌疑惑:“这压价的事情暂且不说,这要是真杀了人,四百两就能免罪还是免刑呢?”
“北屿律法里,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死罪,如果捐的银子足够,是可以减刑的。”云昼在一旁说。
“这位爷看来听懂!”掌柜的说。
云昼继续道:“比如说,被判流放,有许多人因为路途遥远,经常熬不到流放地。如果家里愿意捐银子给朝廷,就可以改为差不多的牢狱,安安稳稳的待在一个地方,不用受颠沛流离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