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流言蜚语
武昌府·城外东郊三匹高头大马踏破尘土飞扬而过,马背之上分别坐着两男一女。打马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老爷子面色沉凝,身后的武昌城烽烟四起似乎都不在他的眼中,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想我于宏半生恢弘,如今尽是奔逃之命,说来真是笑话……
“伯父……”
老者正思虑之时,身后的女子突然勒住了马的缰绳,跨下的黑鬃马发出一阵清冽的嘶鸣。
“武昌城兵乱如麻,我们真的要一走了之么?”
女子垂头轻咬着嘴唇说道:“更何况王守仁他……他身在险地都不忘通知我们离开,我们怎么能……”
“少卿!”
于宏一皱眉,低声说道:“我们只有三人,纵然回了武昌,又能如何呢!我还要保住于家的血脉啊!”
“叔父……”
走在最后的文亮也策马上前,说道:“当年祖上少保义守北京城,兵临城下而一往无前!现如今武昌城难,我们又怎么能溃逃呢!”
“可是……你们……”
于宏捏着缰绳,手背上青筋爆起低声念道:“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是祖父的《咏煤炭》……”
于少卿柳眉微微一动低声说道:“若我于家变成岌岌孱弱之辈,这于家的血脉又何必留存呢!”
少卿言罢,一扯缰绳掉转马头说了一句叔父保重,策马又朝着武昌内城奔去。
武昌府·仁德堂
“王先生,这便是你的计策!”
张冒一手拎着刀,呼哧呼哧的从堂外闯了进来,一看王守仁眼珠子都快炸出来了,指着老王的鼻子骂道:“你差人在武昌城内散步谣言,说城外的匪众如何凶悍,杀人如麻,现在武昌军民全都吓破了胆子,还如何御敌!”
还没等王守仁开口,田颜瑞赶紧上前打圆场说道:“张将军你莫要着急,我看‘儒侠’成竹在胸,应该有破敌之计的。”
“可是……”
张冒瞟了一眼王守仁一抖手说道:“可是用兵之道乃一股之勇气啊,如今军心如此溃散还怎么能战斗呢!”
王守仁没有回覆张冒的话,而是反问道:“张将军,可还有人逃往城外?”
“逃?”
张冒一撇嘴说道:“现在满城都在说匪兵已经包围了武昌城,凡是见到武昌城里出来的活人不论老幼都剁成肉酱,还有谁敢往城外跑!”
“好……”
王守仁点头说道:“如此说来,第二波的谣言也该在人群中传开了。”
“第二波……”
张冒瞪着眼睛问道:“还有传言?”
王守仁点了点头,然后转眼看着田颜瑞说道:“田知府,我叫你准备的东西怎么样了?”
“城中的陷阱已经挖的差不多了,但是……”
田颜瑞一皱眉说道:“我一时之间找不到那么多的金银啊。”
王守仁一撇嘴低声说道:“没有真的金银,纸糊的总有不少吧,去城中的棺材铺里把他们的纸元宝归置归置……”
“用纸钱……”
田颜瑞眨么眨么眼睛,朝着王守仁一拱手说道:“高!”
张冒皱着个眉头,听得云里雾里,心说这土匪还没有屠城呢,怎么已经开始寻思烧纸的事了,难道你们已经打算着去阴间当财主了么!
张大人一摆手说道:“两位大人,别跟我打什么哑谜了,外城城楼上的兄弟们已经顶不住了,再过不了几个时辰土匪杀进城里,咱们哥几个就搭伙上黄泉了!”
“两个时辰!”
王守仁忽的一下站起身来瞪着张冒说道:“传令给你手下的军兵以及城中青壮,就说王某人施法还要两个时辰,让所有青壮守好城楼,如若城破,他们的家人妇孺便一个都活不了!”
“等……等会……”
张冒用手使劲揉了揉耳朵问道:“王先生……你……你要施法?!”
武昌府·东城
东城之中已然乱成了一团,无数百姓被身着官府的衙役堵在了城内禁止出城。任凭这些老弱妇孺又是乞求又是磕头,当兵的就是不放行。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哭诉道:“官人,行行好吧……我家老母已经八十四岁了,实在经不起战乱的折腾了,求求您就放我家老母出城避难吧……”
那衙役把嘴一咧喝到:“你别来这一套,我老娘也八十多了,现在还在城中等待安顿。你知不知道山匪已经把武昌城包围,你们在城里还有兄弟们帮忙抵挡,你们若出了城,就你老娘这个年岁,肯定要让那些山贼活活给吓死!”
“可是……可是……”
中年人看看老娘又看看衙役,搓着手彷徨不安。
于少卿拍马刚进城,看见这一幕顿时生起一股无名火,心说自己明明刚从东门入城,哪有什么山匪劫道,如今武昌城势同水火,这些狗衙役居然不让百姓出城避难,真是岂有此理!
于女侠一甩缰绳,拍马上前刚想打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抱不平。就见那个衙役又说道:“兄弟你跟我在这里哭也没有用,这乃是御赐的儒侠王守仁王大人下的军令,你若真有心保护老母,不如去报名加入民兵,抵抗山匪。”
“王守仁下的令?”
于少卿顿时一愣,提着缰绳杵在了城门口。跪在地上的中年人一看面前的小姑娘,眨么眨么眼睛,朝着于少卿一咧嘴问道:“女侠……女侠……你这是刚从城外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