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海州 - 规则歧途 - 不动云图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规则歧途 >

第10章海州

归航这件事对于海上的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即便入目所见的,依旧是一望无际的波涛,但是在人们心中,这枯燥乏味的浪花也比出海时亲切的多。

而扶苏却不同,他跟徐福蒙骥等人在船上日夜相处已近一年,这几人已是他在这个世界最为熟悉的几个人。对他而言,返回陆地之后,马上便要面对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那个烽火不绝的战国乱世,那个杀伐决断的千古一帝,都在前方等着自己,而自己这个冒牌扶苏,能否在其中全身而退,还是一个未知数。

眼看归期日近,蒙骥的情绪日渐高涨,他说出发之时秦军已灭了韩魏两国,又大破赵军,不知道现在战事进行如何了。

“蒙统领,我们将返回何地?”

“海州,也是我们出发的地方。公子,海州原属楚地,我大秦疆内原本并无出海口,是大王为了让我们早日出海,命王翦将军率大军攻楚,我等从海州出发之时,楚国半壁江山已尽数属秦,灭楚只在旦夕之间。等我们回去,估计世间已再无楚国。”知道扶苏还是没有想起太多事情,蒙骥也不以为意,仔细给扶苏讲解。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蒙骥和扶苏亦师亦友,关系颇为融洽。

然而大海的变幻莫测并不因为人们的情绪高涨而有所和缓,船队在归航途中遭遇了几场风暴,最终抵达海州时,只剩下三条大船。出发时的千余人,最终只剩下四五百人回到故土。

一到海州,扶苏暗暗心惊,站在船上向港内望去,入目皆是破屋残垣,街上来往行人神情麻木,面有菜色,宛如行尸走肉,路旁尽是残手缺脚的乞丐,有些已经奄奄一息,卧地待死。

徐福在船上时便已写好了陈书,将出海以来诸般遭遇所获之物均一一详细的记载说明,连扶苏病重之事也一并写在其中。甫一上岸,徐福便将陈书交给驿卒,以快马奔赴咸阳报于秦王。

上岸之后,徐福在岸边搭了一个法台,举行了一场招魂的法事,祈祷横死海上的亡魂们能够遥归故土,以享亲人四时之祭。徐福在法台上披头散发,赤足而坐,时而吟唱,时而呼喊,声音中透出一股苍凉。

法事完毕,当地县令已在台下恭候多时,此时连忙将这扶苏等人请进县衙之中好生款待。扶苏瞧着这县衙也简陋不堪,几处破损的椽子露在屋顶上都不曾修复,县令连声请罪,说是战火方休,地方上盗贼横行,民生极苦,如有照顾不周之处,请扶苏公子和几位大人多多包涵。

扶苏对此毫不在意,也无意扰民,只吩咐县令安排普通饭食,勿要铺张,只额外叮嘱了一句,若是有酒,不妨请多拿来几坛。之前在海上时,徐福奉有王令,海上诸般事宜皆由徐福主持。此时登岸之后,扶苏贵为王子,自然一切以扶苏为主。

南山图将回来的船工水手们一一登记姓名,各赏资财,愿意回家的立时遣散,不愿意回家的就拜托县令安排营生,县令满口答应下来,此时节百废俱兴,到处都是需要干活的人。

酒足饭饱之后,扶苏按耐不住心中好奇,毕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古代世界,要去街道上走走,蒙骥要护卫公子,也换了便服一同跟去。

海洲是港口,空气中弥漫着鱼腥,路上泥泞难行。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店铺营业,出了一两家酒肆饭庄,便只有几家铁匠铺和木匠铺还开着门。

扶苏和蒙骥东走西转,兴致索然,正准备回县衙休息,忽然听见左手边的小巷中传来一声小孩的叫喊,叫声嘎然而止,然后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匆匆离去。

扶苏心道不好,发足跟着脚步声奔去,跟着那脚步七绕八绕出了巷子,只见前方有两个疾驰的人影,其中一人臂下果然夹着一个孩子。扶苏在身后大喊,那二人充耳不闻,转眼跑进一座破庙。

扶苏当先闯了进去,只见破庙当中支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周围或坐或站有几名乞丐,那刚刚跑进来的两个人也是衣衫褴褛浑身污泥,小孩已被扔在地上,似乎昏迷不醒。

扶苏大声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掳走这孩童?”

地上坐着一个独眼的老乞丐,看着闯进来的扶苏和蒙骥,阴恻恻的笑着说道:“看二位穿着,非是寻常百姓,何苦要蹚这趟浑水。也好,这孩子太小,不够我们吃的,兄弟们,杀了这两人今日加餐。”

话音刚落,那几名乞丐或持木棒,或持小刀,齐齐围攻上来。地上更有一个断腿的乞丐,双手一撑,向前猛扑,向扶苏的双腿凌空抱来。扶苏和蒙骥今日只是出门闲逛,未带兵刃,也没料到这些乞丐这般凶悍,说了一句话便要动手,只得连连闪避。不过这几人那里是蒙骥的对手,而扶苏也习武有日,此时也丝毫不惧,几个回合下来,两人便将众乞丐全部打翻在地。

蒙骥环视一番,便捡起一把小刀,一刀一个,将这些乞丐尽数刺死。扶苏大惊,:“蒙将军,你这是为何?”

蒙骥寒声说道:“公子看看那锅里是什么?”

扶苏看了一眼,胃部顿时一阵翻涌,只见那热锅内赫然煮着一只人手。

蒙骥说道:“这些乞丐的身手俱有军伍之风,应是楚国的老兵,这些人或残或病,定然寻不到平常生计,便聚在此处以行乞为生,不过海州贫瘠,街上到处都是乞丐,哪里施舍得过来。想来他们杀人吃肉,已有一段时日了,今日若不是公子一直追到此处,怕是那个孩童也要被他们吃了。”

那孩童兀自昏迷,但是呼吸平顺,应该无甚大碍。扶苏不想让他醒来时看到庙内的血污,便将他抱到庙外。

吹了会海风,孩童慢慢醒转过来。虽然年纪尚小,也知道是眼前这两人救了自己,孩童起身向扶苏和蒙骥各拜了一拜,口中说道:“多谢两位豪杰相救,请问两位恩人姓名。”

扶苏和蒙骥二人对视一眼,见这小童不过七八岁年纪,醒来之后并无慌张神色,且对答之间颇具法度,心中暗暗称奇,扶苏笑着说道:“我叫扶苏,这位大叔叫蒙骥,你叫什么名字?”

“我叔父原本不许我跟外人透露自己名字,不过两位是我的救命恩人,自不敢隐瞒,小子名叫项籍。”

扶苏虽然不懂为何这小童的叔父要他隐藏真名,但是蒙骥却心中了然,项是楚国大姓,其人多为贵族大户,须知怀璧其罪,在乱世之中若是被人认为是落难的有钱人,自然会不免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不过蒙骥何等身份,对这些忘国的贵族,并不放在心上。

正说着,却见到三四人急匆匆的奔来,那孩童对着当先一人喊了声叔父,原来是小孩的亲人们经过一番打听,得知刚刚有几人奔向此处,也终于寻了过来。

众人听扶苏一番说明,又进庙内看了一眼,脸上皆尽色变。有那意志薄弱的人,立马跑到外面呕吐起来。那叔父对扶苏二人千恩万谢,从身上取下一块玉佩来要赠与扶苏,扶苏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原来这小童一家人因为战乱的关系,被迫从家乡离开,正要去吴中地区投奔亲戚,这会儿只是路过海洲歇息用餐,不料小男孩贪玩,一个不留神就跑不见影,估计那两个恶丐刚好见到他独自一人,便心生歹意。

那小童随后与二人拜别,跟着亲人们继续赶路而去。扶苏与蒙骥回到衙门,将今日的遭遇一说,那县令也是脸色大变,说这些凶徒竟然残忍如斯,当下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尽快增派人手,多加探查,杜绝此种骇人听闻的恶事再次发生。

稍事休整几日后,蒙骥向县令要来两架马车,便率着虎锐骑护卫着扶苏徐福等人,向着咸阳而去。

路上人烟稀少,偶尔见到行人,皆是瘦骨嶙峋衣不蔽体之辈。路旁杂草丛生,隐约能见到白骨暴露其中。扶苏心中既震撼又感慨,之前在书中读到秦始皇横扫宇内,一统六合,寥寥几句,便写尽不世之功,当时好生敬仰。而当自己身处其中,只觉得众生皆苦,所谓万世之功,其实是当世的百万具枯骨。而在人类的命运中,杀伐与征战似乎永不会缺席,文明程度越高,积攒的能量和冲突的程度只会越高。在之前所处的那个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促使了加特林的出现,人类收割生命的能力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文明继续发展,促使了核武器的出现,于是人类收割生命的能力又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最终等待全人类的,是不是一次终极的湮灭呢?

一路行来,路上行人渐多,途经的村庄城镇也变得整齐热闹。在路上走了一月有余,咸阳城高大的城楼出现在扶苏眼前。而当时的廷尉李斯早已在城门下恭候多时了。

跟蒙骥与徐福打过招呼后,李斯向扶苏躬身请安:“自公子远行,大王日日思念,上个月收到福师的陈书,知道公子平安归来,大王喜不自禁,待今日见到公子,定然更加欢心。”

路途中徐福已将秦王的几位近臣的相貌、举止和品性一一向扶苏做了介绍,刚刚未抵城门之前,徐福让扶苏猜猜门下所立者何人,扶苏一下便认出是李斯。

“有劳廷尉,不知父王可一切安好?”

“大王一切安好,公子,请。”李斯说罢,翻身上马,当先引路,领着众人向秦宫而行。

秦国果然是当时最富强的国家,咸阳城内一派繁华景象,街头酒肆商铺林立,人人兴致高昂,跟海洲的惨状相比,令扶苏有种隔世之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