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幽默的能力(2) -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 - 盛乐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章幽默的能力(2)

第9章幽默的能力(2)

◎爱显年轻的夫人一位夫人已经上了年纪,脸上皱纹密布,但她总想把自己说得年轻一些。有一次,她对一位新近结识的朋友说:“你知道吗?我和我妹妹加起来一共60岁。”

“啊哟哟,”朋友惊叫起来,“难道你把一个这么小的妹抹丢在家里放得下心吗?”

■正所谓“欲盖弥彰”,往往是坦然面对比刻意掩盖更能让人忽视你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三思而后行

一辆耀武扬威的大卡车上立着一块大木牌,上写:“本车与他车相撞17次,其中15次大胜,一次平局,只有一次失利。诸车在撞我之前要三思而后行!”

■在行动之前,你所要想的恰恰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照顾好自己,世界就相安无事了。

◎量过了才吃

小林到动物园喂猴子,他发现猴子每次都会先把丢进去的花生塞在屁股眼里,然后再拿出来吃。小林好奇地问管理员,为什么这只猴子会有这种举动?管理员答道:“因为去年有人丢给它一个大桃子,为了把大桃子的核排泄出来,吃了不少苦头,所以现在它一定先把食物量过了才吃。”

■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概就是这样,猴子尚能如此,为什么我们有的人却在同一个地方重复地犯错。

◎推门和拉门

有一位男青年连续数十夜梦到拼命推一扇无论如何也不能推开的门,日间则精神不振,后到心理专家处咨询得到建议:下一次暂且停下来,看一看周围的情况。后来果然又梦到此情形,他暂停下来看时,则见门侧有一标牌,写着“拉”,于是他轻轻拉门而入。

■从全局分析问题,思考而后行动。

◎许愿

马克考试总是不及格。

爸爸对他说:“好孩子,从下个学期开始,你加倍努力读书,成绩及格了,我就给你买一辆小轿车。”

第二个学期结束了,马克还是不及格。爸爸火冒三丈!

“没用的东西,这个学期你干什么去了?”

“我学开小轿车去了。”

■事情总该有个轻重缓急,作为前提的部分还没有实现,后面的就无从谈起。

◎谦逊

有位官员前去看望自己病中的上司。病人沉重地叹息一声,说:“我们两个都老了,还常常闹病。我们两人当中究竟谁先离开这个世界呢?”这位以谦逊著称的官员习惯地恭敬回答道:“当然是您,是您。”

■当你希望以某种“品质”来赢得更多的时候,可要小心了,因为一个不经意就能让你全盘皆输。

◎诚实的店员

哈洛到一家商店当店员。上班的第二天,一个老店员吩咐他把装在塑料袋里的垃圾拿出去扔掉,他却一动也不动。老板问他为什么不听老店员的话,哈洛说:“如果我听了他的话,就违背了您的话。您昨天对我说:‘你在我的店里,一定要十分诚实,绝不要往外拿店里的东西。’”

■刻板的遵守应该是不太讨人喜欢的,即使是在那些制定规则者的眼里。

◎再加一步

一位斯巴达人对母亲抱怨说,他的剑太短了。母亲回答说:“儿子,你前进一步你的剑不是就长了吗?”

■主观的努力是对客观不足最好的弥补,要知道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理由

有几位绅士在一个酒店里喝酒,酒后没什么可消遣的,有人就提议赌博。有一位绅士站起来说道:“我有14条理由反对赌博。”大家问他是哪些理由,他说道:“第一条,我没有钱……”那个提议的人马上打断他的话,说道:“你老兄就是有400条理由的话,也用不着说第二条了。”

■一旦决定性的前提因素被取消,那么这件事便无从谈起了。

◎拔牙

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等病人喝下酒,过了一会儿后,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

■我们眼中的一个因,往往会产生与我们初衷相反的另一个果。事与愿违的事情,从来就不是最开始可以被料到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考虑得周全些,再周全些。

◎要的就是这个

将军发现,一个士兵举止怪异:他总是拿起一张用过的纸,看一看,然后扔到一边,同时喃喃地说道:“不,要的不是这个!”

将军命令心理医生给士兵看病。心理医生检查以后写道:此人有心理障碍,不宜当兵。士兵拿起诊断书,高兴地说:“对了,要的就是这个!”

■经济学中有“合理规避原则”。当我们想要拒绝事情或者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利用规则来巧妙地实现往往比直接对抗会有更好的效果。

◎游泳的故事

有两个男子结伴去游泳,他们害怕出现意外,便问旁边一个正在钓鱼的孩子:

“这水里有鲨鱼吗?”

孩子认真地说:“没有,绝对没有!”

话音刚落,两人已跃至水中。这时,孩子又认真地说:“这里没有鲨鱼,可是有鳄鱼呀!”

■对复杂事物的了解与判断,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与预防,千万不能就事论事,否则会遇到新的难题。

◎热情

“摆脱忧郁,”心理医生嘱咐病人,“让热情充满你每天的生活,热情满怀地起床,上班……总之,热情地去做每一件事。”

一周以后病人又回来了,看起来比过去更加忧郁,医生问他是否遵医嘱做了。

“这正是问题所在,”病人答道,“我满怀热情地起床、吃饭、然后与妻子吻别,以至于我上班晚了两个小时,被解雇了。”

■“过犹不及”,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平衡,不能极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