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面具(8) - 真探 - 照南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真探 >

第202章面具(8)

是时间。经过了一宿的痛苦挣扎,黄粱终于想通了闪烁消逝的那一丝灵感的真正含义。

是时间。

在《面具》这本恐怖小说中,不知是作者有意还是无意,文中很少出现具体的时间描写。但是作为一名常年保持着阅读习惯的老书虫而言,从文中的一些只言片语、出场角色的衣服服饰等等细节中,他还是能够推断出事件发生时的大致时间。

至少发生在什么季节,黄粱是能够大致猜到的。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的主要情节——犯罪情节——都发生在春夏两季。而极为巧合的是,那份显示她——徐意轩——近几年的出行记录,她通常都是在夏秋两季的时候离开、前往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

这也太巧了。

黄粱立刻上网搜寻徐意轩生活的城市中,是否在她逗留期间发生过恶性事件。

还真的有发现!

在辽阳、徐渭这两座徐意轩曾居住过的城市中,就在她离开后不久——两三个月——这两座城市中都发现了被碎尸的男性被害人尸体。

辽阳市发现的那具尸体是在一座菜市场的垃圾堆中被人偶然发现的。如果不是一位清洁工老爷爷发现了这几大包黑色塑料袋中的肉似乎是人肉,这具尸体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人发现。

清洁工老爷爷发现黑色塑料袋中是被碎尸的尸体后——他年轻的时候上过战场,所以一眼就能分辨出人肉来——立刻选择报警。

警方迅速的做出反应,着手进行调查工作。

但是四年的时间过去了,一直都没有抓到凶手,甚至无法确认被碎尸的受害人的身份。即使当地警方不遗余力的把受害人的dna信息与全国失踪人口库中的信息进行了比对,但是并没有任何的结果。

这说明被害人的家属没有报警,也没有把被害人的信息录入到失踪人口系统中。

无法确认被害人的身份,当地警方就只能在尸体上寻找线索。从尸体上不难推测出凶手的分尸手法非常的不专业,‘他/她’是硬生生的用刀具把尸体切开的。为了保证尸体不会过快的腐烂,凶手曾经把尸体冻住,之后又进行了解冻。

根据这一线索,当地警方开始在辽阳市的各大卖场中寻找购买过电冰柜的顾客。

但是经过了一番细致的调查后,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本案的嫌疑人。这一案件就只能一直悬而未决,直到今天也没有个结果。

发生在徐渭市的碎尸案也没有被侦破。

这起案件的起因的几名登山爱好者在攀登徐渭市的一座小山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被动物从土里刨出来的编织袋。

出于好奇心,这几位大爷大妈上前去岔开编织袋中的物品。看清楚里面的一条人的胳膊后,其中一位大妈直接就心脏病复发了。

幸好她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这才没有一命呜呼。几个老人跌跌撞撞的跑下山后,直到回到家中,这才想起来应该报警。

最终警方在那座小山的一棵树下,发现了两个大编织袋,从中发现了一名成年男性的尸体。被害人的尸体被切成了几个大块,被粗暴的塞进了编织袋中,埋藏在了树底下的泥土中。

由于埋得很浅,碰巧被山林中的动物循着气味发现了,然后被刨了出来。索性发现的即时,尸体保留的还算完整。虽然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了,但是仍能够提供非常多的线索。

首先,这具尸体被煮过了。

可能是处于防腐的考虑,丧心病狂的犯罪分子把尸体分块后,分别进行了蒸煮。做完这一切后,‘他/她’才把这两个编织袋抬到了山林中,进行了掩埋。

两座不同城市、相隔将近三年时间的两名惨遭碎尸的被害人,他们的死因同为窒息而死。凶手掐死了他们后,残忍的进行了肢解尸体并抛尸的罪行。

徐渭市的刑警遇到了与辽阳市的刑警几乎一模一样的困境:无法确定男性被害人的身份。

和辽阳市的那命被碎尸的男性受害人一样,徐渭市的这名受害人的身份,同样在失踪人口系统中查询无果。徐渭市的警方尽了最大的努力,仍无法确认受害人的身份。

无法确认被害人的身份,也就无法开展调查工作。

发生在辽阳市和徐渭市的这两件案情极为相似的碎尸案,并没有引起持续的关注。虽然相关的办案人员仍没有放弃探求真相的强烈意愿,但是犯下这两起杀人碎尸案的凶手,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彻底消失在了各种都市传说中。

“————应该只是巧合吧。”欧阳倩听完黄粱的发现后,有些犹疑的说道,“徐意轩是杀人碎尸的杀手?不太可能吧。”

“时间上也太巧了。”黄粱说,“就是在她离开辽阳市和徐渭市不久,两具被碎尸的男性尸体就被人发现了。”

“你也是说了,可能是巧合啊。”

“我不这样认为。”黄粱把他打印出来的几张a4纸放在了欧阳倩的面前,“看看这个。”

“什么啊?”欧阳倩接过纸张,扫了几眼后,就扔在了茶几上,“你让我看这部该死的恐怖小说干什么啊?”

纸张上是黄粱节选的几段《面具》中的情节段落。

“读一读里面的内容。”黄粱不由分说的拿起纸张,塞进了欧阳倩的手中。

咂了咂嘴,欧阳倩不情不愿的读了起来。没过多一会儿,她的面部表情就从厌烦转变成了惊恐,但她把几张a4纸上的文字仔仔细细的通读了一遍后,她抬头看向黄粱的眼神中,闪烁着强烈的恐惧。

黄粱非常理解欧阳倩此刻的复杂情感,因为他经历过同样的恐惧洗礼。

欧阳倩磕磕巴巴的说道:“这些、这些、这些情节为什么会和你描述的那两起碎尸案的——”

“作案手法完全相同。”黄粱面沉似水的说道,“这正是让我感到震惊和恐惧的地方,在徐意涵连载的恐怖小说《面具》中,其中的某种情节竟然与那两起真实发生的碎尸案不谋而合。”

“她该不会是看了这两起碎尸案的相关报道,才产生的灵感的?”欧阳倩蹙眉说道,“说不定徐意涵就是听了自己妹妹的讲述,才以这两起碎尸案为原型,构思出了她书中的情节。对,一定就是这样。”她点了点头,想要说服自己。

“不,事实一定不是你说的那样。”

“你凭什么这样确定?”欧阳倩不服气的瞪着黄粱。

“因为在她把这些章节上传到网络上时,那两具尸体还没有被发现。”黄粱面无表情的说道,“网络连载的小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你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章节的发布时间。你看,”他把平板电脑递给了欧阳倩,“看到我标记的章节了吗?看看它们的发布时间。”

“.”

注视着那一个个精准到秒的日期,欧阳倩不说话了。

在尸体被发现之前,徐意涵连载的《面具》中,就已经有了近乎一致的犯罪手法的情节,这简直细思极恐到了极点。

“不是巧合.”欧阳倩声音沙哑的说道,“不可能是巧合。”

黄粱低沉道:“是啊,不可能是巧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