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12年前的往事(上)
望着众人的样子,秦池笑了笑随后转过身向门外走去,走出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秦池抬起头望了望月光感叹道:“今天的夜色还不错嘛。”
身后楚林一脸坏笑道:“还有心情赏月,你可没看到刚才东方成龙走的时候那表情,别提多么酸爽了,我觉得这几天他会出动所有人来找你。”
秦池无奈的苦笑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从张虎去陈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和东方家没有任何和解的余地了。”
“不需要躲。”本源低声道:“今天晚上我们就去把东方一族灭了,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事了,”
听着本源的话,楚林尴尬的笑了起来打趣道:“大哥,你以为这是哪?这里可是b市!是中国!你这是在那些战乱国家待多了,在这里你要你去灭人家族,不说别的,就是野狼的那帮家伙也不会放过你。”
“切~”本源低声道:“野狼算个什么东西,不是看着泰龙的面子上,我早就把那些蝼蚁收拾掉了。”
望着桀骜不驯的本源,秦池沉默了许久问道:“你们好像和泰龙很熟?”
楚林轻笑道:“还可以吧,他当初在野狼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
听到楚林的话,秦池想了想低声道:“你们知道当初泰龙为什么要离开野狼吗?”
秦池的话让楚林和本源一愣,二人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这个.”楚林低声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但听老大说泰龙好像是因为一次外出任务才选择离开野狼的。”
“老大?”听着楚林的话,秦池一时摸不着了头脑。
楚林笑道:“老大就是我们的团长啊,一个年过半百的老逗逼,我们曾经听他说过,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泰龙是在一次协助国际绞杀一个恐怖组织回国后选择了退出野狼,他退出的时候我们才是孩子,罗刹也才成立没多久,汉斯应该知道,那时候他好像和泰龙认识的比较早。”
秦池点了点头,随后三人返回了基地。
回到基地,汉斯还没有睡,当他看到秦池等人回来连忙走了出来问道:“怎么样了?”
秦池微笑道:“有罗刹的俩位大神在当然十分顺利了,不过这次的事情也算与东方家彻底对立了。”
汉斯沉声道:“没有关系,只要你们没事就可以了。”
望着一脸憨笑的汉斯,秦池不禁的发问道:“汉斯大叔,你和泰龙熟悉吗?”
听懂啊秦池的话,汉斯一怔微微的点了点头道:“怎么了?”
秦池微笑道:“没什么,我只是想知道他为什么会离开野狼。”
望着秦池的样子,汉斯脸色有了些许的凉意低声道:“为什么离开我也不清楚,你师傅这个人心思很重,他的想法外人很少能看透,不过我想他离开导火线应该是那件事吧。”
见汉斯好像知道些什么,秦池追问道:“哪件事?能不能讲讲?我很想知道他到底为什么要离开野狼。”
秦池回想起在山洞的时候季晓然曾经和自己说过事情,他说泰龙叛逃出野狼的时候还杀了自己的战友,秦池明白对军人来说战友和亲兄弟差不多,特种小队的战友更是血溶于水,是什么原因让泰龙做出这种事?
自从上次从山洞回来,秦池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泰龙消失了,二狗又不知道,所以这件事一直埋在秦池的心底。
秦池不断的询问下,汉斯皱起了眉头道:“那应该是12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的国家虽然也有战乱但还算局势稳定。当初国际发起通缉,各国联合剿灭一个被恐怖主义笼罩的西方小国,当时各国都派出了小分队支援,当时华夏派出的支援队就是泰龙所在的野狼,我记得当时泰龙还有一个徒弟,好像叫常冰吧。”
“常冰?”秦池心头一沉,二狗曾经和自己说过,泰龙当年死去的那个徒弟就叫常冰!
“是不是那个被恐怖主义覆盖的国家叫蓝洋吧?”一旁的楚林也好奇的问连起来道:“我曾经查资料的时候看过一篇有关蓝洋的报道,与其说那是一个国家倒不如说是一座城,报道说各国联军人数一共派出了200多名精英,仅仅用了3天的时间,就将这座名叫蓝洋的国家内的恐怖分子大部分清理干净了。但残留恐怖分子彻底怒了,他们炸毁了房屋,还用火烧死了当地所有无辜的居民。”
听到楚林电话,秦池低声道:“二狗说泰龙十分不愿意提起当年的这件事,好像常冰就是那次出行任务的时候牺牲的。”
“他怎么牺牲的我不清楚。但”汉斯低下头仿佛回忆起来什么不堪回首得事情沉声道:“但传闻和真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听到汉斯的话,众人纷纷皱起了眉头,从汉斯的表情上能够看出当时肯定发生了什么。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汉斯沉声道:“现在想起,晚上有时候还能做噩梦听到哭声,其实那些居民并不是被恐怖分子杀的,而是被我们组成的联军给杀死了。”
“什么!”汉斯的声音并不大,但所说的话却仿佛尖刀般刺进了众人的心中,没人想到当初竟然蓝洋国的居民竟然是死在了联军的手中。
汉斯叹声道:“这些被派往蓝洋的军人几乎都是各国的精英,短短的1天时间我们就毁掉了恐怖分子的三个老巢,他们的首领也被当场击毙,然而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残留下来的余党混进了居民之中,他们丧心病狂的在居民身上安装了人体炸弹,我们营救人质的时候发生了爆炸,导致我们也伤亡了十多人。
随后那些恐怖分子更加猖狂,他们用居民作掩护不断的袭击我们,2天的时间我们损伤惨重,200多个人,有近一半的人伤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