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楔子(三)
第3章楔子(三)天时告辞之时叹惜道:“可怜这个娃儿了,小小年纪便受如此的苦,不过若能找到雪麒麟支持个十年,待他十八了,娶了妻生了子,便是殁了也给家中留了后,不枉人世走一遭。”
不说还好,一说清霄倒是沉默了,随后轻道:“便是可怜在此处。血爱花之毒,即便解了,所中之人此生也不能留后了,这是断子绝孙的毒。所以魔界当年横扫天下,对人界和仙界十分狠厉,便是因他儿子中了这毒,断了他的后。可怜孩子,此生怕是不能享常人之福了。”
灵真快人快语道:“那正好,给你老神仙做个关门弟子,引他修道求仙了,便不想那凡尘中事了。”
三人在门外言语,却不料门内那个小娃水天月正悄悄立在门后,眼中惶惑,似懂非懂,本就清俊的模样越发笼上一层愁绪。
二尊走后,一尘相随清霄走了进来:“禀师尊,去恒山探察的弟子回来了。那老庄主是当地的一户隐者,为人谦和,颇有人缘,是以官府与乡邻们将之葬在恒山后山了。被杀那事确乎是人误传了,那老庄主本就有旧疾,咳出几口血,旁边又无人,便那样突然殁了。”
“他的家中其他人可在?”
“据说女儿与女婿经常吵闹,关系十分不好,从出事那天就没见过人影儿。”
“师尊可见到我的弟弟?与我很相像的,只是小我四岁。”水天月仰头问道,那眼中晶亮。
一尘没想到,这如雪似玉的娃儿居然世上还有两个,笑道:“我可没见过第二个你,你弟弟在哪呢,你也说个由头我来找。”
一元带弟子进来送灯油,随口道:“这娃儿执拗得很,问什么都不说,便是如何中毒的,问几次也不吐口,只说不记得,师尊真是枉费了心。”
“这孩子性子沉静,似乎比你们还要老成,不说便不说罢。”清霄抱起娃儿,一尘想接,清霄却没让,清霄把孩子抱到床上坐定,对他道:“天月,我收你做个关门弟子可好?”
一尘与一元并是一怔,虽然二人已想到此层,被清霄甫一说出来,仍旧是一番吃惊,须知天罗山收徒要大校三日的,选出来的都是世间精英,哪能如此草率地收徒。二十余年前有一次收罗来的精英中名列第一的师父见了都没有收,只说那人心地不纯,品行有缺,所以除了他的名,如今却是张口就收个关门弟子,也太便宜了这小娃了。一尘也只是吃惊而已,一元却嚷了出来:“师父,这也太便宜这娃儿了吧。他平白地获了江湖三位尊长的内力修为,现下内力比我还强,这还享师尊关门弟子的福泽,可别折了他的寿,要拜师也只能由最小做起,我或师兄收他做个徒孙也就是了。”
一尘阻道:“师弟莫要胡言乱语,一切听师父的。”
清霄摆手阻了阻,看向那孩子,却见那孩子似乎听明白了关门弟子的意思,然而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清霄探探身,继续问孩子:“我与你关门弟子来做,你要叫他们师兄,叫我师父,你在山上是仅次于我们三个的地位,如此尊崇,你不要?”
娃儿似在沉思,手微微一动,一个光闪闪的圆圆的东西从衣襟里脱出一刹,又立时被他揽进了怀里,清霄看到了,却分毫未动,仍然凝着他的脸,一元瞥了一瞥,眸光转了转。
“多谢师尊,我年纪太小,不适合做前辈的徒儿,家世微薄,又担不起天罗山的威名,只待身子稍好,我便……走了。”
一尘与一元相互一望,求着都不肯做老神仙徒弟的人,只怕人间只这一个了。
“我师父的修为你都已经得去了不少,其实也可算得我半个天罗山人了。”一尘劝道。
“好,随你,”清霄道,“你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便可入我门。”清霄给孩子盖上了被子,嘱他好生睡上一觉。
出得房来,一元与一尘低语,“那孩子身上有件宝贝,圆圆的,珠子一样的。”
“我早就看到了,师父他老人家也知道,那是人家孩子的,不要乱想乱动,师父招人家孩子为徒也不为这个。”
“我自然也不是为这个,传说仙界退隐之时,留下过三朵神花,似也有一些神器法器留在人间,这个或许就是呢。这孩子也不知什么来历什么福气,老天都照应着他。”
“要么让老天也给你法器,但也给你一身毒,你要么?师弟还是不要乱语,师父最不喜这个。”
一元哼了一声,摇摇头。
偏在这时,有飘渺的笛音传来,一尘与一元俱是一怔,“隐仙!”
一个年约四旬、容貌清俊的男子,坐在对面房檐上吹了几声笛子,直等清霄出来了,才缓缓道:“以为清霄老道此生从不失约于人,不想也有这说话不算的时候。”
“隐仙兄说得是,虽只一盘棋而已,到底不能失约,清霄给您赔礼了。”隐仙虽说容貌若四旬之人,其实年龄比清霄还要大上两岁,只不过修炼的是去情去欲的功夫,越练容颜越年轻,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便是再宛似年轻几岁,也终有归为尘土的那一天。
“我也不耐烦为这一盘棋找你絮叨,只是听说了一个中毒小娃的故事,遂过来瞧上一眼。”
偏此时溜了已经几日的天玑,蓦然从黑黢黢的夜色中出现,在对面房檐上坐稳了,叫道:“什么?莫非只是一盘棋么?我可是在这里守了多日了,就为看你们一场大战,算了算了,就算是棋的话,也要快些下来,别误了我老道的功夫。”
“孰不知这天下最多的就是天玑老道的功夫,你便浪费几日又如何,左右多出来的也变不成银子。”隐仙如此揶揄,天玑老道却并不脸红心跳,因为人家说的毕竟也是事实,只道:“我有的是功夫,清霄却是没功夫,人家心里揣着个娃娃,对这时日计较得很呢。”
“这么要紧的娃娃么,我来瞧瞧,是怎样的武林后辈,惹得清霄老道这么紧张。”
隐仙穿窗而入,当然满天罗山也没人敢拦着。一南一北两个老神仙,一个清霄,一个隐仙。清霄是满心天下,隐仙却是满身潇洒。清霄精于武功修为,隐仙却是精于机关数术,不过皆是声名远播。
二人作为相知老友,时常大战几回,对弈几番,清霄从来也没输过,自然隐仙从来没有服过输。如今瞧这娃儿雪也似的可爱,隐仙的心思又活泛了几分。
“这娃儿我喜欢,我要了。”
清霄微笑,“这是我的……”说是关门弟子太早,人家娃儿根本没同意入门。只得道:“这是我的病人,我须带他游走天下,寻找解毒的方子。”
“我二人不如把这场大战算在这娃儿身上,你能支撑他三五年,我便敢说能支撑他十年。只要我能让他十年内不死,你,就算输了。”
“如果能如此,我情愿现下就认输。”
隐仙道:“实不相瞒,我隐仙的寿数也快到了,极需一个徒儿传下我的衣钵,也要有个临了那天替我穿衣裹尸的,如若我们一起去了,到底也是个伴儿,小娃儿,你愿不愿意呢。”
隐仙说话从来没个忌讳,在这中毒的娃儿面前生啊死的。到底清霄了解他的为人,也无什么反感,那娃儿却也奇怪,从床上跳下来,便拜:“愿受教于师父。”
清霄心里有些落寞,如此欢快地答应了,倒像我委屈了这娃儿一般。
天玑不怕添乱地道:“这个好,没想到一场大战还可看十年,清霄老道,你要是不得空闲我帮你看着,他日那娃儿若没了我便来告诉你。”
自此这娃儿便被隐仙抱走了,天玑无事可做辞别清霄继续到别处瞧热闹。只有一元有些惶急,扯着师父道:“我天罗山为那娃儿如此尽力,那娃儿也不思回报,隐仙他老人家也特古怪了些,说带走就带走,那个……”
“一元,你是想着那娃儿身上的东西吧。为师告诉你,那东西叫乾坤珠,是当初仙界留下的法器之一,据说内藏乾坤,至于藏了什么,我并不知晓。但我知晓这东西不属于天罗山,我们便不可拿。他走了也好,我天罗山也少些纷争。”
“师父,我不是那个意思……”一元辩着,清霄已经拂袖而去了。
子弟寥落,一直是清霄的心病,上万弟子,挑不出一个能像样培养出仙人资质的。便是一尘一元,虽资质上乘,也有所局限,而一元更是凡尘之心不减。清霄甚至想,那娃儿兴许便是看出了一元有觊觎之心,才答应隐仙躲到那清静之地。清霄摇摇头,叹息了一声,暗夜之中,遥望山下,千沟万壑,皆掩在浓浓夜色之中。世人只以为魔界已去,天下太平,哪知还有诸多纷扰,暗藏于不知哪个角落。
当初仙魔之战,仙人将魔君逼入东海,却并未有任何尸身浮出,只当他已经灰飞烟灭,哪知,清霄近年已经闻知,有形容颇像那魔君之人出现于江湖。那孩子去了也好,他可以腾出身心,专心去对付那个暗中的对手。
这个等待并无多久。
三年之后,中州天人山的离人峰上,人界江湖又赢来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是百年前仙魔大战之后的余波,据说仙魔大战时魔君并未死掉,而这场战斗,才将魔君真正清除,因此,此战奠定了之后人间近二十年的太平。
关于那场大战,留在人们记忆里的只剩了传说。因为参与此战的人,是江湖三尊,在那场战斗之后,三尊都相继闭关休养了,近二十年没有出关。甚至江湖上传说,那场清除魔君的战役,耗费了三尊所有的功力,三尊能活下来都已经是奇迹。而魔君也在那一战中坠崖而死。
三尊又成了人间神仙似的人物,毕竟,仙界清除魔界,留下个烂摊子给人界,人间江湖领袖能对抗一阵子已属难得,更难得的是居然将魔君清除,怎能不令人群情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