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虾鱼笋蕨兜 - 尝宋 - 傅支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尝宋 >

第56章 虾鱼笋蕨兜

“阿翘,春娘,阿罗,我想死你们了!”

苏蘅一回府,恨不得变身春晚舞台上的冯巩老师,跟府里的人一一打招呼,空气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薛恪便跟在她身后半步,看她活泼得像归林的小鸟,不由浅浅勾唇。

一切都是自己熟悉的样子,行事也随性,有种放松的感觉。就像前世从外面旅游了一圈回来,还是觉得自己家最好。苏蘅回府休息了小半月,神清气爽。

这几日每每睡到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苏蘅都会被冻醒,昨夜脚边阿翘灌得热热的汤婆子过了一夜只剩下温温的热度。

推窗一看,果然又冷了些。西北风呼呼地刮,吹落了庭院中漂亮葱郁的花叶果穗,只剩下灰黑色坚・挺枝桠伸向天空,落叶满地萧瑟。

洗漱之后,早膳便送来了虾鱼笋蕨兜子和煮玉粥。

兜子苏蘅原先在宫中是吃过的,那油润多汁的松仁羊肉兜子入口留香的风味至今难忘。

今日的山海兜里面放了笋蕨之类的脆嫩蔬菜,同时还有爽弹的鱼虾粒儿,味道比起当日的松仁羊肉兜子更鲜。

这光景,冬笋应该是刚上市。蕨菜却没有,是用的今年春天晒的蕨菜干代替的,没有那么鲜嫩,但拌上香油,和笋丁一道用油盐炒过,也别有一股甘香。

鱼虾也是挑白嫩无骨的部位,切成小粒,用酱、细盐稍稍腌制后便可以倒入熟油锅中炒到断生,研入少许胡椒拌匀即可。

小薄面饼做的皮子铺在碗里,将荤素两种馅料放进,皮子向内合拢成半圆不闭的兜状,大火滚烫上锅蒸熟。蒸熟后面皮便变得紧实而透薄,隐约能看见其中翠绿微红的蕨菜粒和虾仁。

寻常的兜子要配上芝麻酱、姜醋汁、松黄汁吃,有口味重的人还喜欢配上咸咸的乳酪吃,这种奇奇怪怪的吃法饶是很有美食探索精神的苏蘅也要犹豫却步。她最喜欢还是春娘的做饭,将兜子的馅料调得咸鲜,直接吃即可。鱼肉虾仁粒鲜嫩,笋丁蕨菜粒爽口。兜子皮虽柔软,却不糜烂,很好地将蒸出来鲜甜汁水锁住,回味无穷。

因为这虾鱼笋蕨兜子里同时有山间蔬菜和水中鱼虾,味道清新爽口,有文士风雅,给它另起了个名字:“山海兜”。这兜子是半荤半素,价钱本比不过那些纯荤的高档货色,譬如以鲍鱼为馅的决明兜子、以蟹肉和蟹黄为馅的蟹黄兜子,或是以羊肉为底辅以莲子、鸡头米的莲荷兜子。

许是“山海兜”这名字取得太好,通俗易懂又大气,自打这名字代替了虾鱼笋蕨兜子的本名,在外间的分食中点得人甚多,价格也就番了一倍。

可见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这个道理在食品界也是适用的。

“嗯!这个笋丁不错,今日新送来的?”苏蘅一看旁边的煮玉粥,便问送早膳的阿寿。

阿寿笑道:“今天一大早就送来的上好冬笋,送来的是时候皮还没剥,新鲜得很。”

苏蘅点点头。

这煮玉粥其实就是鲜笋片熬粥。时人近禅佛,鲜笋片熬粥本来是僧人的吃法,也流传到民间来。嫩嫩的笋切成方片,加水、米在砂锅中熬煮成粥,山鲜的鲜甜清香便能融入稀薄香糯的粥米汤中。

因笋片颜色如同方玉,所谓的“拖油盘内够平穑和米铛中煮白玉”①,顾名“煮玉粥”。若是在这粥种再加点姜丝、干贝、鱼生,研磨点胡椒粒进去,便是一碗惬意的海鲜笋粥了。

吃一口山海兜,再就着红酱豆腐乳,喝一口煮玉粥,随着热食入肚肠,手脚这才热了起来。

苏蘅许久没做饭,不由有些技痒。晌午过后,听闻薛恪回来了,后头还跟着个赵若拙,径直去了书房。苏蘅一笑,也就自得其乐地往东厨去了。

今日送来的笋清香纯正,洁白如玉,果然品质上佳。东厨里除了有好笋,还备了好些肉类,除了惯常吃的,鹅肉嫣红带着血色,也很是不错。

春娘问苏蘅想做什么,苏蘅一想,笑道:“那便做间笋蒸鹅好了。”

老饕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连肉都不吃了,可见竹子在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爱屋及乌,连带着竹笋也清贵起来,成了“有格”的食物。

“格”即是格调,食物分为有“格”的和无“格”的,这可以理解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可爱之处。沈从文就曾经对学生汪曾祺说过茨菇好,理由之一是因为“茨菇比土豆的格高”。

譬如各类菇、茭白、竹笋、莲藕、莼菜等食物是公认的有“格”之食,傲然居于文人食物链的顶端,甚至有人鄙视将以上食材和肉同煮的厨司,认为肉味会玷污这些食材的“格”。

苏蘅依稀记得前世有位女明星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是回锅肉,但后期团队过稿的时候,硬是改成了香菇菜心,为的是更和这女星平时清冷天然的气质相符些。苏蘅还记得当时看到这则八卦时,心里大为不解,为回锅肉和女星同时叫屈。一个清冷仙女私下喜欢吃油辣下饭的回锅肉,这反差萌简直不要太可爱啊,团队一改,反而没了记忆点。

后来想想,大概也是因为团队觉得香菇菜心比回锅肉的“格”要高的缘故吧。

苏蘅自认是个大俗人,对格不格的言论嗤之以鼻――就算食物真能代表格调,吃了这些食物,人也不能因此变得更加清高啊,否则道德败坏的人坐在牢里每天吃竹笋和莲藕就好了。

而且,像茨菇、茭白、竹笋、莲藕这些非清即寡的蔬菜,明明就是肉类最好的搭档啊!

茨菇或竹笋炒肉片,加点大蒜、辣椒爆炒,又香又辣,妙不可言。莲藕炖排骨汤也好吃,炖完排骨酥烂脱骨,莲藕块绵软,汤色清澈微甜,冬天喝最舒服。

苏蘅想着想着笑起来,刚吃完饭,这会子倒又把自己想馋了。

这边想着,手里的动作却没慢下来。

间笋蒸鹅本只需要用鲜笋切成的片即可,但苏蘅想了想,又取了一把笋干来,洗净切好后用温水泡着,等着慢慢泡发便是。

她利落用尖刀剔去鹅肉的骨头,切成长条,放入黄酒、葱姜水、橘皮丝、花椒粒、盐、豆豉抓拌均匀,稍微盐渍一会儿。

取来一个深口的大盘子,将鲜笋、笋干、鹅肉依次一层层沿着圆形的盘口码好,不一会儿就齐齐整整地码了两层。浇入适才腌渍鹅肉的料汁,再用湿纱布封住盘口,小火蒸上小半个时辰。临出锅前,再淋上少许麻油,取其香润,便好了。

苏蘅做好后,抬眼看到东厨梁下吊着的腊肉,不由内心一动。

那日村边野店的蒸腊味的余香还在脑海中久久不散,想来也很久没有吃辣椒了,再做个辣味的炒菜也不错。

春娘做的腊肉是烟熏和盐腊相结合的,因此格外地香。从梁下割一小块腊肉下来,洗净切成比豆腐干略小的片。

油烧得极热,等滚起小泡泡的时候,下入姜米、大蒜、腊肉、干辣椒段爆炒,直到外皮焦酥金黄,撒下一大把青翠的蒜苗,略微煸炒即成。

苏蘅做好饭后,便差不多是吃午膳的时候了。她命下人先送去薛恪的书房,自己照例去梳洗一番再过来。

前院,书房中。

赵若拙见送饭的下人来了,倾谈之声不由小下去,但依旧十分担忧急迫:“叔夜,你何必请辞起居舍人一职而去通判幽州……以你进士高等、三甲出身的资历,即便明年庆典结束之后,要外放,官家也绝不可能放你去幽蓟那般苦寒之地啊!你辞去起居舍人,却叫陈慎那等张狂之人又有了希望……”

见薛恪神色冷定,并不为他的话所动,不由更加心焦,以臂支起半个身子俯过来,急道:“叔夜,你去哪里不好?陈州、怀州、洛阳、临安、……哪里不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外放三年回来,你便可以入馆阁,再过几年,知制诰与大学士也不在话下!此去北方,异常凶险……”

见薛恪静默无言,赵若拙不惜将他偶然听到的消息告知,“你难道不知道么?北边的辽国趁着准备来汴京参加庆典之事,似乎又有所图谋,官家此前已经派去了探子……这事我是听沈文敏沈相公无意中说起的……即便是你回来官家许你高官厚禄,在这几年中若是出了事,又如何?咱们这样的出身,稳稳当当地走下去,不出二十年,不说拜相,那至少也是三品大员,你又何必作此一搏……”

薛恪将眼前点好的茶推到赵若拙面前,将好友的好意关怀收下,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赵若拙说的,他都巨细无遗地知道,无论是从一直蛰伏民间的秦显那里,还是从今上那里,他都得到了一样的讯息:此行凶险。

正是因为凶险,他才不得不去。

在垂拱殿中,他立侍于今上左侧。前去幽州调查当年薛氏案的探子回来,道是幽州知州贾锡是太后的远亲,受贾岩松的胁迫与利诱多年,既软弱又顽固,此行并不顺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