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四十七章浮生六记 - 江湖榜之杀神 - 北川风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江湖榜之杀神 >

47.第四十七章浮生六记

一天,收工回来,徐源一边帮助莫休收拾货物,一边说:“小子哎,你入行了。”老莫道:“老徐,你就惯他吧。”

徐源也就嘿嘿笑,对莫休说:“阿霄,到收购站看看,可以捡漏的。知道追大筐吗?”

莫休摇头说:“不知道,啥意思?”

徐源说:“八十年代初,农村经济好转,一些人开始心眼活动了。附近的农民开始收集一些玩意,来换取几个钱。

这些人用洋车子驮上俩个大筐,装着收集来的老玩意,什么瓷器、铜器的,赶来城里。

半夜出发,到达城里的收购点送货。

乱世藏黄金,盛世藏珠宝,大概是这些人也嗅到了盛世耳朵味儿了。

无独有偶,一些城里人也打算了这个主意。

他们来的早,店门没开,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在这些队伍旁边,经常傍依着一些城里人,与农民搭讪、闲聊。

这些人就自诩是当代古玩界的“先行者”,也就是追大筐的人。

收购站收货很严格,出价很低。

略有残缺,就被拒收。门外的城里人就会盯上这些残缺品,伺机过来谈价钱,留下残次品。

这就是所谓的追大筐捡漏了,运气好,也是可以捡漏的。”

莫休最是听不得这些,便决定探究一个一二出来。

第二天大清早,夜还黑漆漆的,他就赶过来了,想见识一下追大筐是怎么回事。只是天色倘早,又是冷天,便也裹紧了大衣,蹲在路旁等候着。

一边抽烟,一边翘首以待。

这个时候,一个中年人骑着一辆洋车子过来,戴着口罩,穿着军大衣,歪歪斜斜地过来。

莫休奇怪,这人好像是有病了。

莫休站起身子,准备提醒一下,毕竟太危险了,黑隆隆的,万一有车过来撞到,不是好玩的。

突然的,后面来了一个冒失鬼,骑车子飞速过来,直接撞到了那个病人。

只是冒失鬼不停车,呼啸而去,径自跑啦。

莫休喊一句:“别跑!你撞到了人!”

由于距离远,莫休也没有追上,那人拐了几个弯儿进入到老胡同,随即不见了。

莫休只得回来,搀扶起那个中年人。

中年人道:“谢谢。”

莫休道:“你有病,又何必出来?”

那人苦笑一下说:“不得上班,老婆孩子吃什么?旷工,就没有奖金了。”

莫休说:“那倒也是。”

于是莫休拿出一个药瓶儿,倒出一个药丸说:“吃下去就会好了。回去多喝水。”那人也不客气接过来,一口吞下去,接过来莫休道水壶喝下水。

他自我嘲笑说:“谢谢,我竟然弱不禁风了。得唻,无以为报,我给你一件东西,算是报答了。”

就见他伸手掏出一个包儿,打开来。

莫休看到是一本书。泛黄的纸张,古色古香的,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古籍。

那人递给莫休说:“这是一本《浮生六记》,乾隆时期的。送给你啦。我留着已经没有用了。”

这不是夺人所爱吗?万万做不得这种事情。

莫休推辞道:“千万不可。这是一本难得的典籍,虽说破旧,也是不可多得了,属于老物件的了。

我不可以接受的。”

那人道:“我给你是有原因的。你听我说。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一个落魄文人沈复所作,写的是闺房之乐,闲情野趣的。

很是珍贵的。”

莫休道:“可不是。”

那人道:“知音呐,你一定知道这书的典故了。

其实这本书是沈复根据自己的生平所写,书中女子也就是他的表妹做蓝本的。

说他人的故事,传说的是自己的的思念。

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莫休说:“据我知道,光绪三年,《浮生六记》为上海申报刊载,而后出名。

正是五四运动时候,人们追求新思想,《浮生六记》也就为人追捧。”

那人笑啦,脸上都是兴奋。

《浮生六记》的故事,莫休是知道的,就因为知道,揣度此人定是为情所困。

莫休道:“老哥哥,您是有什么难言之痛吧!”

那人黯然神伤,叹口气说:“我和沈复同病也。我有一个表姐,心仪已久,限于礼教,没有能够在一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