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女尸
“叮铃铃。。。”
秦队接起了电话。
“秦队,我是老刘。我和小孙在回来路上,嫌犯林深还比较配合,连同一些证物一起带回来了。你没走吧?”
“朱副队呢,他没跟你们在一起?”
“是啊!他当时在河边检查尸体和周边环境,让我们去案发地点,应该跟运尸车一起,早就回来了吧。”
不多久,老刘、小孙和朱襄几乎同时回到支队队长办公室。
秦恒在办公室看着他们三个,有点怀疑,怕犯错,作为人民警察,不能胡乱断案,后果可能很严重。
老刘性格比较开朗,率先叙述了当时的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
下午三点,到了河边。现场采集和法医也基本同时到达现场。
法医孟娜是一位美女法医,追求者很多,但是一直专注工作,无暇照顾这些追求者的感受。
孟娜的能力出色,外表出众。在大家的眼里,是完美的。
这是朱襄第一次见到孟娜,他突然呆在了那边,好一会儿。
孟娜对这种场景司空见惯,并没有当回事儿,专心的在尸检。
老刘用手晃醒了朱襄:“就你这怂样,别吃天鹅肉了,工作了。”
朱襄仿佛从梦中惊醒,自嘲一笑:“这应该是不可能的。”
于是,拿出了他带的“多余的”东西,那台看起来很豪华的笔记本电脑。
“老刘你和小孙去调查一下鉴证科和目击者,我听取一下孟法医的初检报告。”
老刘和小孙很不削的瞟了一眼,副队的指示必须遵从,特警部队是最遵守纪律的部门之一。
师徒两个貌似非常有默契,话也没说,直接分头行动。老刘调研鉴证科的材料,小孙去向目击证人取证。
一切都非常迅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我们的画面当然是要聚焦主人公朱襄的,他一个人走到了孟娜的身前,很害羞的问:“我能录个音吗?”
孟娜有点诧异,看了一眼朱襄,看他一个20刚出头的样子,刚毕业吧,没想到就直接独立带队办红色等级的案件,暗想:“可能他很特殊。我想这么多做啥?”
于是收拾心情,对朱襄略点了一下头。
“死者,女性。25岁至30岁之间。致死原因溺水,死亡时间大约5至10小时。浑身都是擦伤,都是新伤,应该是死前造成的,应该是飘在河里,被河里尖物擦伤。应该还有摔伤。特别是手腕处的伤,有点瘀痕,看上去像指印。不过这个指印很特别,像是。。。!余下的需要带回去进一步检查,作为一个法医,我不能在没检查完就做过多的猜测。”
朱襄一边听,一边也没闲着,他用手机对着尸体进行了一次类似于扫描的动作。
他指着尸体的背部:“摔伤是这个位置吧。看上去像是从高处掉落到水里造成的。”
孟娜点了点头。
朱襄很肯定的说:“那明显,这里不是第一现场。”
这是老刘和小孙也回来了。
老刘:“这里不是案发现场,鉴证科同事没什么发现。”
小孙:“目击者是一个退休老人,平时没事,就坐在河边跟熟悉的退休的聊聊家常。他是两小时前发现的尸体,第一时间报的案。”
朱襄一边听他们叙述,一边在电脑上打着字。
“你们开着队里的车,带着鉴证科的同事,去10公里外的的平湖公园去看看。看看有没有靠河的小山。那里应该就是第一案发地点。”
老刘:“是,那您呢?”
明显有些疑问,毕竟朱襄是第一次带队,个人恩怨事小,不要延误了破案时机。
朱襄看似已经明白他的意思:“我们同步进行,你们去调查现场,我去查女尸的身份和她近期的一切社交活动。我跟着孟法医一起回去。”
老刘跟小孙以及鉴证科的同事到达了平湖公园。
小孙去掉公园摄像记录,老刘带着鉴证科去找案发现场。在小孙根据摄像记录,远程指挥下,很快就找到了。
这时候,老刘和小孙对这个队副已经有点信心了。短短的一小时内,把很多事情都办了,工作非常有效率。
案发地点在小山上的景观亭里。
这时,老刘的手机响了:“老刘,案件有新进展。你们把林深带回来。地址就在。。。”
办完所有事后,大家就都集中到了特警支队的队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