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二橙色味道(B)
林审年合上教辅,想了想,拿出了生物错题本,她还没有整理第一章的细菌和真菌分类,但是真的好不想重新手绘框图啊,她趴在桌子上,从周一开……
“年年,外面程老师找你。”同桌常宁敲敲她的桌子。
“哦,谢谢。”
她偏头看向书包侧面夹兜,保温杯还在,饭盒也在凳子旁边,那妈妈是来干嘛?
“水果,趁着课间就吃掉吧。”她走到门边,发现果然是妈妈正在等她。
林审年的父母都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妈妈程老师是高三年级的英语组组长,爸爸是高一年级的历史老师,在林审年的强硬要求下,开学一个月以来都没有来十七班找过她。
“好,”她双手接过保鲜盒,笑呵呵的努起嘴角。盒子里是码放整齐切开的橙子和苹果。“”
“往这边来。”程老师牵过女儿的手,到了楼道旁侧的小隔间里。“张楚儿和我说她想找你当英语课代表的事了。”
“啊……”林审年的身体向后绷紧,跳了两下。“老师的安排嘛,谁让我是班级里这次英语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呢?”
课间的时长只有几分钟,大半学生都被圈在了教室里,少有人经过她们现在站立的地方。林审年言语娇憨,不乏炫耀和撒娇的味道。
“要是你没有心理压力,那我就放心了。”
程老师看到女儿轻松的神色,舒了一口气。林审年初中就读于一中的附属中学,而程老师没有带班,白天除了授课和开会,有大把的空闲时间,难免隔三岔五就跑去初中校区看女儿。久而久之,出于某种她到现在也搞不明白的原因,母女俩大吵一架。尽管不懂内情,她最后还是选择顺从了女儿的心意。
“不过有个男生和我考的一样高。”
“呦,那可真是了不起。”
***
布满刺鼻气味的榜单被一张张的传下,林审年抖了抖纸张,她有点怀疑学校使用的油墨中是否存在有害化学物质超标的现象,而且印刷质量也很差,用手在榜单表面蹭几下,一些黑色物质自然就会附着在皮肤表面。
“苏白……”她嘀咕着男孩的名字。
“怎么了?”常宁凑过头来抢着和她看一张榜单。
常宁是个留着板寸,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性格认真又开朗,单看背影和体态也许会怀疑她是个中等偏上身高的男孩子。林审年在十五岁的时候大概有一米六五左右,而与常宁相比,同样坐下时肩高也矮出了一块。
“没有啊,在看苏白的成绩。”
“苏白?赵思肖的同桌?”常宁用笔帽划着赵思肖的名字,而她的名字正好在下一位,第五名。
“是啊。”
“我这次的英语成绩被你甩开了十分呢。”她咬牙切齿的说道,“如果不是这十分,我肯定能在名次上更进一步。”
“我觉得你这个是‘第一综合征’。”林审年弯起嘴角,然后抓住同桌执笔的那只手,在赵思肖的物理和数学成绩上画圈,“但是赵思肖的英语成绩比你的还成问题呢。”
“他这两科是很强,大概会去读理科吧。”常宁的表情严肃认真。
林审年捋着排名从上往下找,苏白,第十一名,正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她觉得这个巧合有几分意思,特意指给了常宁看。
“其实不稀奇的啦。”常宁的嗓门不小,在惊动招惹来同学的目光后,先是对周围的同学拱手致歉,继续压低音量,捂嘴对林审年说道。“苏白是我们初中的风云人物,不知道初中英语成绩是否能够作为佐证,他以前是英语满分记录的保持者。”
林审年蹙起眉,“作文怎么会有满分?”
“不同的审批规则咯。”常宁拖着瞄着后门的窗玻璃,手托下巴假装做出思考的姿态,“我们以前,只要作文里没有语法错误,时态单复数那些东西全对就可以满分,扣分的关键点在选择和听力。”
“这样啊…”林审年细言细语的感叹着。“他的语文成绩也很高。”
“是这样。”常宁颔首表示赞同。
当秦柔柔把榜单递到苏白的桌子上时,他在全神贯注地对照赵思肖的卷子,演算数学月考卷的最后一道大题,而赵思肖正在另一张桌子上补觉。
一中的自习通常从下午第二,三节课到四,五节课,最后一节课有可能会被各科老师瓜分。这段时间归属学生自由利用以缓解沉重的课业压力。
秦柔柔没有回头,从前方递来一张便签,里面是她不会的英语错题和数学错题题号。
“醒醒,笑笑。”苏白用笔后端勾起赵思肖右手的校服袖口,“来活了。”
赵思肖趴在桌子上睡觉时总会使脸对着桌面,两条手臂分别垫在下颌和颅顶的位置,这么做固然避免了脸颊出现红痕,却难免会毁坏发型。
抚弄着辐射向各个方向的头发,赵思肖先是用右手揉了揉发际线的位置,然后将视线移至黑板旁挂着的钟表,在认清时间后再习惯性的拿起碳素笔。
“唔,秦柔柔怎么有这么多不会的题?比你的数学还差劲。”
“旁边有榜单,自己看分数。”苏白正在红格稿纸一板一眼的写解题思路,时不时还要从桌面的《考点清单》上翻找出一些页码,把它们记下来。
苏白和赵思肖认识在稚气始脱的初中。苏白的母亲在他小升初的时候发挥了中国式家长的优秀精神——“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毅然决然地掏出仅剩的家底,将苏白送入了当地一所不错的私立中学。
“除了文言文翻译那部分,其余地方我考的还不错吧。”
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不善于隐藏情绪,有了值得骄傲的成绩就要大方的表现出来。第一次月考后,一群同学围着面露得意的赵思肖,苏白就在远远的一边坐着,默不作声地看着这边的光景。
苏白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能够随机应变有急智的人,日后稳定在班级倒数后三的数学成绩常被他用于在怠惰的时候训导自己。他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达到富有才能的人的水平——比如他最好的朋友,每天到家都会疯玩电脑的赵思肖。
初一开学的第一次月考,苏白的成绩勉强算是差强人意,当然,如果不是在与他考入这所学校的成绩相比较的前提下。
“张老师说,她对你的成绩不满意。”白桂梅女士开完家长会,回到家,把榜单轻轻地放在书桌面,苏白没有敢去抬头看她。
“嗯……”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张老师,听说你们班里同学家庭非富即贵,……”她揉着肿胀的右手拇指。
“妈……”
由于吃了没文化的亏,苏白的父母从事的都是体力工作以养家糊口。囿于家庭条件,他们没能送苏白去上一系列的特长班,却担心孩子会因为学习不好而没有出息,于是对他的成绩一直看的很重,力求凡事要争于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