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气数有厚薄
第69章气数有厚薄那一道天子令,又叫“恤劳加恩令”。
顾名思义,天子体恤爱卿辛劳,加恩宠。譬如,维戎公,沧浪公等,尤其照顾。
维戎公,授“太师”衔,赏金鼻子一千枚。
沧浪公,和洪演这位清流公一样,也是授“太傅”衔,同样赏赐一千枚金鼻子。
金鼻子上铭文都是三个字,“富贵足”。
意思很明显了,天子是要众位手握大军的诸侯爱卿,安享富贵。
但是,有个条件,交出兵马。
天子令上,说的很好听,“卿之呕心沥血,皆为兵马冗务所累,人生苦短,富贵尽享乎?不若拨冗卸甲,脱却红尘,求道问仙,人间美事。如此,兵归一处,令出一门,此大司马之幸事,亦孤之幸事!”
“富贵足乎?可解孤之忧愁乎?”
便是这一道天子令,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玄王朝兵马又起,七年的时间,还没有平息下去。
听说,这都是那位太子爷的主意,也是那位太子爷主张,免了清流的天子令。
面对天子令,维戎公与沧浪公,选择不同,一位起兵,一位谢恩。
起兵的维戎公,和当年的申公,似乎如出一辙,都是刚刚宣布自立,兵马便攻城了。
只是,擒下维戎公的不是傅菊,而是左右两位大司马。
事后,才知道,在天子令进城之前,兵马已经安排妥当。
而接受加恩的沧浪公,似乎结局不错,仍然是公爷,仍然是太傅,富贵无穷。
只是,不管军,不管民,不问政,仅仅是个富贵爷。
那一刻,洪演心里就很清楚,他也免不了那一道天子令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小儿子,突然告诉他,要“清流立国”。
在这个时候,大玄的左右司马还在四处奔波的时候,大玄的诸侯已经归心的时候,大玄天子威望高涨的时候。
不用多想,不行,他坚决不同意。
他宁愿像沧浪公一样,交出兵马,做一个富家翁。
最起码,还能保得住洪家满门忠烈的名声,保得住洪家子孙公卿的爵位。
他以为他的小儿子,照理说,也就是未来的清流公,现在的小公爷,只是一时心血来潮。
他不相信,自小聪慧的小儿子,看不出现在大玄的局势来,看不出“清流立国”的荒谬。
但是,他的小儿子仍旧一意孤行,而且态度异常坚决。
他便明白了,是那位仙人的意思。
他不知道,那位仙人从哪里寻来位叫做“沐儿”的姑娘,拴住了他小儿子的心。
他知道的是,“清流立国”无异于玩火自焚。
他不明白那个从小乖巧聪明的小儿子,会做出这样的糊涂事,仅仅为了一个女人,便对那个对他不闻不问的师父,言听计从。
他甚至有些认不出洪少章了,还是不是那个被他的父亲,已经故去的老公爷,夸赞为“勇谋兼备,堪为后来主”的儿子。
洪演渐渐平缓气息,冷冷笑道:“犯不着说得这般大义凛然,我宁愿主动交出兵马,也好过陪着你,万劫不复。为了一个女人,你要拉着整个清流陪葬,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十数万清流甲士吗?”
洪少章双眼微眯,神色沧桑,平静道:“父亲只看得到棋局之上,却看不到棋局之下,看得到人间,却看不到山上,清流这盘大棋,我改不了,父亲更改不了。”
“如果二十年前,父亲能听大哥一句劝,何至于此?”
洪演脸色难看,如鲠在喉,没错,如果二十年前,他不退军,便没有这许多的事情。
当年,那位礼宫宫卿,董丁,直接进入他的左军大帐,信誓旦旦,说老元帅重伤垂死,北伐失败已是定局。
如果,他洪演能够先行撤军的话,董丁答应给洪家一条仙人大道。
他并没有轻信,再三探查,老元帅确实重伤垂死,中军大帐,已经戒备森严,一时间人心惶惶。
说实话,他动心了,一条直指仙人的大道,对于后世子孙,庇佑颇多。
世间诸多仙阀,长盛不衰,就在于家有仙人。
当时,同在军帐之中的大儿子,却极力劝阻,理由有很多,一来,那位仙人为什么偏偏看得上他洪家;第二,这个时候,一旦退军,很有可能引起混乱,而且,清流为左军,非同小可。
况且,擅自退军,其罪当诛。
再有,便是那仙人大道,何其渺茫!百年还是千年,等洪家出了仙人,洪家还在不在,都是两说。
奈何,他竟是一句也没有听进心里,跛足的洪少商,抱着他的大腿,苦苦哀求,他还是下令退军了。
回返清流后,他才幡然醒悟,悔恨莫及。
那时候,洪少商却又劝他割疆立国,他还是没有听从。
洪演转头,看向另一侧沉默不语的洪少商。
洪少商面容清瘦,一身单薄衣衫,身形瘦削,神情温和。
洪演心情有些苦涩,对于洪少商这个大儿子,他亏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