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7日记
6767日记
◎你有你的信仰◎
丛娟冲柜台里的林二婶挥挥手,林二婶俯身从一旁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灰色烫金皮的日记本递给她。
丛娟双手接过,用血色极浅的指腹深情地摩挲着笔记本的封皮,眼里涌出一层泪。
林慕白看着母亲手里的日记本,瞬间了然这可能是父亲的遗物。
“这是你爸爸每次救援都会随身带的日记本,每次救援任务结束的时候,他就记一篇日记,”丛娟回忆起林虞城,悲伤的眉眼浮出怀念之情,“你二叔怕我睹物思人,一直没敢把这个笔记本交给我,这几天见我情绪稳定不少,才敢拿出来交给我。”
林慕白抚上丛娟的手,喉咙哽咽:“妈……”
丛娟擦掉眼角的泪水,拍拍儿子的手,笑道:“妈没事,你别担心,妈刚才坐在柜台那边,把这些日记从头到尾看完了,妈妈觉得,应该把这份日记交给你,你也看看。”
林慕白讷讷地盯着丛娟塞进自己手里的笔记本,心里如同刀片划过,血淋淋的疼。
他抖着手指翻开日记本,扉页是林虞城写的一行飘逸的字:
愿世间无疾苦,无灾难;愿所有人都能一生平安。
林慕白的泪“唰”地一下不受控地涌出眼眶,一滴滴泪水落在“平安”两个字上,晕染出一圈浅浅的黑墨。
他飞快地用袖子拭去日记本上的泪珠,紧皱眉头强行憋回眼泪,翻过扉页看后面的日记:
2013年5月1日,阴。
今天跟着救援队来到南海湾送物资,这昨晚下了一天的雨,山路泥泞不好走,车进不来,我们只能把物资放在肩上扛到灾区,路上差点遇到山体滑坡,幸好领队反应快让我们躲过一劫,我们平安把物资送到目的地,虽然过程艰险了一点,但结果是好的,值了。
……
2016年10月1日,晴。
今年十月一和救援队一起出任务,本来答应好和老婆儿子回家探亲又食言了,临走前丛娟跟我大吵一架,如果这次救援顺利应该可以提前一天回去,到时候买点好东西回去哄哄媳妇,好几天看不见她挺想她的。
……
2017年4月6日,雨
天气不好,震区路不好走踩了一脚泥,余震加下雨让本就困难的救援雪上加霜,刚才又被余震震醒,不敢睡,怕一觉醒来没有命救其他被困人员员,我看了看天上的星星,忽然有点想家了。
……
林慕白一页一页地翻着,直到翻到最后一张,上面写着完整的日期,第一行匆匆留下一个“丿”的黑色笔墨,再也没有下文。
下文永远也不会有了。
林慕白眼睛通红,他合上本子,紧紧捏着日记本边缘,指尖泛白。
他忽然觉得手里的笔记本似千金重,沉甸甸的。
丛娟心疼地抚摸儿子的后颈,声音哭的沙哑:“妈妈看你这段时间在查加入救援队的事情,以前我真的不理解你爸爸,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趁着清闲的日子去参加什么救援队,只身前往那些危险的地方,前几天你上学,你爸爸在那场洪涝中救下的几个人来咱们家道谢,我忽然就……理解你爸爸了。”
林慕白皱起鼻子吸了吸,从沙发旁抽出一张纸巾擦着泪水。
“看完这本日记,我感触挺深的,”丛娟也红了眼睛,笑容带着一丝裂痕,“我相信,要是重来一次,你爸爸还是会选择挺身而出救人,这是他的信仰,妈妈知道,你有和你父亲一样的信仰。”
林慕白讶异转头看向丛娟。
丛娟含着热泪的目光无比坚决:“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但你要答应妈妈,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知道吗?”
林慕白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塌,他没再压制自己的情绪,任由涕泗横流,他抱住母亲,声线有力地保证:“您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
“谢谢你,妈妈。”
丛娟抱住儿子的后背,鼓励似的拍了两下。
不知不觉间,她的儿子已经从小时候弱不禁风的小男孩长成可以独挡一面的男人了。
她想依靠儿子,也舍不得儿子,但这些不能成为束缚孩子的理由。
本该翺翔在九天之上的雄鹰,不能因为她的自私而折翅囚在这一方天地当中。
她的儿子是个有血有肉的男子汉,有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不是她一个人的避风港。
“小白,”丛娟像林虞城生前一样,唤着林慕白现在的名字,语调夹杂哭腔,“你得带着你爸那份信仰,好好的活下去,知道吗?”
——
夏晚晚到了双宁站,没等出租车,约了个网约车急匆匆地往肖英所在的疗养院赶。
明明只有十几几分钟的路程,夏晚晚在车上记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焦灼的很,不停地给疗养院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询问肖英的情况。
她到的时候,肖英情况已经控制住了。
她花白的短发凌乱地散落在耳边,鼻腔内插着氧气管,双眼紧闭。
只有床头旁滴滴直响的生命检测仪代表了老人还有生命体征。
护士小英在一旁调着输液器的速度,一个回身见夏晚晚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摆摆手示意她已经没事了。
夏晚晚扶着门框大喘气,缓了好半天才走进房里。
小英是专门负责肖英的护士,小英之前还和夏晚晚开玩笑说,她和肖英名字里都有“英”字,说不定是上辈子的缘分呢。
“肖奶奶没事,就是老年病,我们给她输了点氧气,过一会儿就没事了,”小英在病历本上记录吊瓶的时间,“你陪奶奶吧,等瓶里的药没了喊我过来拔针。”
夏晚晚点点头:“谢谢小英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