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东平郡王安禄山
“道衍大师,你这两年的时间不见,都去了什么地方?”“我这曾经派人去你所在的寺庙询问,得到的回答只是说你游历天下去了。”
酒桌上,朱棣与姚广孝相对而坐,甚至朱棣还亲自站起了身,为姚广孝斟满了酒。
而另一旁的朱高熙和朱高燧,则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等着听候吩咐,很明显是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的。
但是这俩人这会儿也算是聪明了一回,老老实实的待在那里。
“唉……这话说来就长了。”
“我刚开始啊,的确是游历天下去了。”
“但我看到的,却是满目的疮痍,百姓们的疾苦,可以说是狗皇帝所到之处,尽是一片民不聊生。”
“我所看到的一切,更加坚定了我一定要辅佐王爷推翻那狗皇帝成就一番霸业,还这天下百姓一片祥和的志向!”
“原本我当时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前来找王爷的,谁知道……却遇上了一伙令我没有想到的人。”
说到这里,姚广孝的神色不禁严肃了起来。
“哦?”
“是什么人,能够一下子耽搁了你两年的时间?”
听到姚广孝的话,朱棣的眼中不禁也闪过一丝好奇。
姚广孝这个家伙,他可以说是再了解不过了的。
若是他不愿意,这天底下谁也别想差使他去做些什么。
哪怕是那皇帝老儿也不例外。
“我遇到了安禄山。”
姚广孝说着,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吧咂着嘴似乎是在回想着什么一般。
“安禄山?”
“就是那个……东平郡王?”
朱棣摩挲着下巴回忆着自己印象中的安禄山,眼神不禁闪了又闪。
由于朱棣自己就有着反叛之心,并且将自己的封地作为了最后的根据地。所以说他对于这些大臣们最深的印象,便是有没有封地。
虽然有点算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但是不得不说,安禄山手头的这片封地,自己多多少少还是蛮羡慕的。
镇抚东北地区,那可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你在那地方自立为王了,这消息想要传到都城去,都得十天半个月。
虽然他安乐郡的消息也不算是太通常。
“没错,就是东平郡王安禄山。”
“这也是个能人异士啊。”
姚广孝一想起安禄山,心中便是一阵感慨。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由于父亲早逝,所以说他也跟着母亲改嫁,这安的姓氏便是那时候改的。
这小子从小也算是机智聪慧,更是精通九蕃语言。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偏偏不喜欢这突厥那地方待,早早的逃离了突厥,成为了大岚一位地方将军的义子。
而安禄山也就是凭借着这条关系,一路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就此平步青云。
但是在姚广孝的眼里,这家伙的野心,根本就不次于自己和朱棣。
“当时我遇到了安禄山,我们二人坐在茶馆瞧着这路过的瘦弱百姓,心中深知效忠于大岚,救不了百姓。”
“但是想要推翻大岚这么多年以来根深蒂固的政权,又谈何容易?”
“要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纵然这大岚此时已经腐朽不堪,也远远没有到达咱们一推就倒的地步。”
听到姚广孝说到这里,朱棣也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我担心的,也就是这个。”
“而我这次起义失败,也正是因为过于自信,小看了杨鑫那个狗皇帝。”
“他也不知道怎么得到的消息,我原本的计划是先派人陆陆续续的渗透进都城,然后趁着太后寿宴之时,在城中到处放火作乱。等到都城之内乱作一片的时候,我再率领着大军直接攻破都城。”
“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提前埋伏进都城的人,居然都直接被杨鑫发现,在我刚想要行动的时候,就全给抓了起来……”
“唉……最后也没有办法,我只能带着这两个儿子,跑回了安乐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人还活着,总是有盼头的。”
朱棣说起来这次起义造反失败,心中也是一阵苦涩。
他前思后想这次失败的原因,无非就是自己太过于轻敌。
他说万万没有想到,杨鑫居然有能力可以提前察觉到自己的计划,还准确的将自己潜伏在都城的人,都是一抓一个准。
“瞧瞧,你这就是犯了最大的错误啊!”
“而安禄山给我说的,也是这档子事儿。”
“你想,如果当你想要在都城起兵造反的时候,如果有全城的百姓前来相助,你还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