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火浣布
以前看洪荒小说的时候,总有人说,通天教主座下的大弟子多宝道人,乃是一只寻宝鼠成仙得道。
然而,网上对于这种说法,却很少有人认同,甚至是争议很大,所以我就去问阿婆,多宝道人是不是寻宝鼠。
结果阿婆却和我说,她压根就没看过《封神演义》,就更别说小说中的多宝道人了。
阿婆虽然不知道多宝道人的来历,但是却给我讲了寻宝鼠的来历。
按照阿婆所说,寻宝鼠其实就是火鼠。
在《神异经》中,曾有过记载。
书里说,在古时候的南方,曾有一座不尽山,山中有一种奇木,叫做不尽木。
这种木头不惧烈火,常年被大火围绕,山中炙热无比,寻常人与兽根本就无法靠近,唯独有一种叫火鼠的东西,无惧烈火,来去自由。
按照书里所说,这种火鼠十分奇异,常年以宝物为食,身体是赤红色,全身无毛,
另外,火鼠还会变色,它虽然是赤红色,可从火场中出来后却会变成白色,但过了几日又会恢复成赤红色。
最神奇的,还是这东西的皮。
传说把这东西的皮整张取下,再放在大火上烤干,就能做成布料,然后再把这种布料做成衣服后,只要穿在身上,就能不惧烈火,还能在火场内来去自由!
古人把这种布料称之为火浣布,价比黄金!
所以,古时候就衍生出一种职业,叫做火鼠人,专门捕捉火鼠。
但这种布料可遇不可求,且不说火鼠的稀少,最麻烦的还是这火鼠取皮之时不能见血,一旦见血,整张皆废。
所以火鼠人在多次实践后,就发现这东西有个弱点。
火鼠刚从火场出来时,最怕的就是水,只要一旦碰到水,必死无疑!
而这东西死后,血液也会随之消失,这个时候取皮就会看不到一点血。
至于说他们又叫寻宝鼠,则是和他们的饮食有关。
书里说,寻宝鼠的嗅觉异常灵敏,能闻到别人闻不到的味道,平常就是以嗅觉来寻找食物,而恰恰他们的食物又都是宝物,所以又被人称之为寻宝鼠。
当时阿婆和我说完,我还觉得神奇,就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古籍中也确实是记载了这种东西,不过近现代的专家已经考证过了。
火鼠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不惧烈火的木头,更别说还能在火场内来去自如的生物了。
至于古人说的火浣布,其实就是古时候的石棉布,因为在小鬼子那边,它们把石棉布做成的衣服,称之为火鼠裘。
所以,以讹传讹,到了我们这边,古人就把石棉布的防火特性,和这个故事结合在了一起,最终创作出了,火鼠是火浣布的原材料这个故事。
我把网上查的和阿婆说了一下,阿婆自己都感叹,她一直以为的宝物,竟然就是一块石棉布。
只是……今天看到这只老鼠,让我深深的有些怀疑自己了!
难不成阿婆说的那个故事都是真的?
我把故事说了一遍,二人也都满是好奇,尤其是八爷,竟然还打算给这东西扒皮,带回去研究一下,不过让我拦下来了。
按照书里所说,火鼠要想制作成火浣布,就不能见血。
八爷刚才那一枪下去,这东西流的满地是血,还做个屁了。
最无聊的还是二叔,竟然掏出打火机,蹲在这家伙的脚下烧人家的屁股,想看看能不能变成白色。
开什么玩笑,这东西都死透了,就算真的是火鼠,还能变个屁?
但不管怎么说,反正是没有危险了,我催促二人赶紧上路。
一边走,八爷一边问我,“小六,你说……那山洞里面的,能不能就是这东西?”
我低头犹豫了一下,一时间没回答,八爷就自顾自的解释道。
“你看那东西的体型,看样子是和山洞直径差不多了,而且这东西身上没毛!还有啊!老鼠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昼伏夜出,这东西又长得这么像老鼠,搞不好就是山洞里面的东西,只是因为白天的原因,这些东西没有出来罢了。”
八爷说的倒是在理,毕竟那山洞内的情况错综复杂,也只有老鼠一类的东西有这个习惯了。
只是有些奇怪,貌似是二叔不小心破了那个封印后,这东西才出现的,可那个山洞里面却是异常干净,连一点灰尘都没有,显然是有东西经常出入。
可若是这东西经常出入的话,那老道士的镇压又有什么作用?镇压了个寂寞?
还有这火鼠,这东西也太鸡肋了吧,一枪下去就搞定了,这么弱的东西,还需要镇压?老道士一剑就直接砍翻了!
我默默地摇了摇头,一时间没敢妄下定论,总感觉事情有些诡异,暂时还想不清楚。
我拿出指南针,辨别了一下方向后,我们三人便向来时的方向走去。
可走了没一会,二叔忽然停了下来,紧接着就是八爷,两个人都是闭着眼睛,一副仔细聆听周围动静的样子。
看到二人这副德行,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唉!我说你们两个,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啊?我靠!一有危险你们就先发现,我不要面子的么?实在不行教教我也行啊!”
“菜就多练!”二叔给了我一个白眼,还不等我开口询问啥情况,八爷就开口了,“小六,老鼠会爬树,你说这火鼠会吗?”
“额。”
我愣了一下,尴尬的挠了挠头。
“不知道啊,再说了,我还不确定这是不是火鼠呢,而且火鼠也未必就是老鼠。”
“别废话,上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