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不要喊对方的名字
老司机下车后,就没人开车了,但好在二叔可以搞定,就是速度慢了点,毕竟他也没开过大巴车,还是在这种盘山路上。
慢慢悠悠一直到了晚上十点多,总算是开到了终点站。
路上的时候,其他乘客陆陆续续的下车,到达终点站时,也只剩下了我们三人。
不远处的寨子,隐隐还有一些灯光,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杨枝苗寨。
二叔看了一眼寨子方向,就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之前资料里介绍过,当初李天元来苗寨的时候,是借住在当地苗族人的家里,也是在人家家里凭空消失的,而这个人就是寨子里的——仡卡阿公。
之后那些来找李天元去向的人,为了避免错过重要线索,所以也是住在这个老头的家里。
自然,观澜也提前联系了仡卡阿公。
然而,二叔聊了几句后,就皱着眉头,一脸复杂的挂了电话。
“小姐,小张爷,这寨子有些奇怪啊?”
“怎么奇怪了?”观澜随口问道。
二叔皱了皱眉,低着头,一脸的纠结,“这……不太好说,反正这老头有些奇怪,说话声音很小,给我的感觉像是不敢说话似的,似乎是怕什么人听到?”
“扳指男?还是第三波人?”观澜脱口问道,人也紧张起来了。
二叔却淡定的摇了摇头,“都不是,是……反正很奇怪,这老头还嘱咐我,让我们进了寨子直走,他会出来接我们,但是进了寨子后,千万别说话!见到他以后,更不能喊他的名字。”
“对了!这老头还说了一句更奇怪的话,他说白天下雨了,晚上就不能说话,也不能互相喊名字了。”
说完,二叔就看向了我,“小张爷,你在湘西生活过,湘西还有这么邪门的规定吗?”
我一头雾水,这是什么狗屁规矩?
我在湘西生活这么久,还从未听说过。
“这……我也不好说,湘西这地方,隔河不下雨,十里不同俗,甚至是村与村的口音都不一样,或许是这个寨子的特殊规矩吧?”
“行吧,老话说得好,上什么山,打什么柴,进什么庙,念什么经!既然到了人家地头上,就得守人家的规矩,你们一会进了寨子也小心点。”
二叔交代了一下,就带着我们进寨子。
夜路不是很好走,兜兜转转了片刻后,就见不远处有手电光晃动。
我们快步走了过去,就只见一个穿着苗族服饰的老头对我们招手。
“老阿公,麻烦您……”
“嘘!”
二叔礼貌一笑,本想客套一下,可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老头连忙打断。
打断了二叔,老头还满脸的紧张四处看了看,仿佛是黑暗之中隐藏了什么怪物似的!
确定没人听到后,老阿公这才招了招手,示意我们跟着他往前走。
等回到吊脚楼,关好了门窗,老头就操着一口僵硬的普通话,忍不住小声埋怨,“我不是说了么,不让你们说话,怎么还说话啊?!”
二叔尴尬一笑,“额,嘿嘿,这不是看到您老大半夜出来接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嘛。”
老头眼神幽怨的瞪了二叔一眼,随后这才在火塘前坐了下来。
火塘的上面,吊着一个烧水壶,老头拿起水壶,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水。
然后就开始找打火机,一边找,还一边嘟囔,说什么房间内太暗了,得把火塘点燃。
我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电灯开关,心说点火多麻烦啊?直接开灯不就完了?
我起身就要去按开关,老头却压低了声音,连忙喊了我一声,“别开灯!白天下雨了,晚上就不能点灯了!我给你们点火塘!”
我怯怯的坐了回来,“老阿公,白天下雨,晚上为什么不开灯啊?”
老头摇了摇头,“寨子里面有怪物,那东西……唉……算了!说了你们也不信,不说了,把火塘点起来,有了火塘就安全了。”
火塘,这算是部分少数民族的特色,一般都是建在客厅偏左一间的屋子里,平常烧水做饭,都是在这里。
家里来了重要客人,也都要请客人坐在火塘附近说事情。
尤其是在苗族,对于苗族人来说,火塘就是苗族人的祖先所在,相当于汉人的祖先牌位。
平常点燃火塘,还能起到驱邪的作用。
所以火塘对于苗族人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要是往里面扔脏东西了,或者是跨过去,都是大不敬。
以前我和阿婆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就因为对火塘不敬,没少被阿婆骂。
点燃了火塘,昏黄的火光,投射在众人脸上,我这才仔细打量这位老阿公。
老阿公七八十岁的年纪,满脸的皱纹,身形也有些佝偻,看起来就是个朴素的苗族老头。
但他的目光,却总是时不时的扫向窗外,似乎是在担心有什么东西会进来。
“老阿公……”
“嘘!”
观澜刚开口,仡卡阿公就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伢子,小点声,外面那东西能听到!”
观澜看了我一眼,一脑门的问号,但还是压低了声音,小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