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刺杀
第411章刺杀
燕国皇帝冷眼看着端王,并未言语。端王自知不受待见,话也说完了,便端坐在下首,淡然吃酒,丝毫不理燕国皇帝再说什么,而目光也一直在江熹微和徐延亭身上打转。
好端端的一场接风宴,最后不欢而散。
琴音戛然而止,燕国皇帝冷冷地看了底下的端王一眼,冷脸离去。
“今日舞美酒烈,本王很是满足,诸位,本王先走了。”端王优哉游哉站起身来,对底下的朝臣不甚在意。
江熹微与徐延亭相视一眼,心中暗暗提高警惕。
待人散去,两人才携手出了大殿,往落霞殿走去,却意外遇见了久等的端王。
“二位,此次来燕国,可谓山高路远,不知可有觉得失望啊?”
端王笑吟吟地看着两人,眼神里却盛满阴沉。
“两国交好,皇上病重前来探望,又岂能因为山高路远而放弃呢?端王说是与不是。”徐延亭冷声开口,双眸之中尽显淡漠。
见他面色不善,端王毫不在意,道:“二位说的是,不过燕国皇位不管是谁坐在上面,与大晋都还是盟国,宁王觉得如何?”
闻言,江熹微便猜到了端王话外的意思,没有作声。
徐延亭也站在她身边,双手负在身后,面无波澜。
“若是二位能弃暗投明,代表大晋站在本王这方,那待本王登上皇位,燕国与大晋依然是盟国,若是二位不愿意,那二位现在离开,本王也绝不为难。二位尚不知晓,在这燕国皇宫,到底有多少弯弯绕绕吧。”
端王收敛了面上笑意,眼神中透着威胁。
江熹微眉梢轻挑,看来端王的确是来跟他们表明态度的,只不过端王岂能轻易地挑拨了自己和徐延亭的心思。
徐延亭冷哼一声,道:“人无信而不立,两国交好亦是如此,倘若本王就这样看着燕国受乱而置之不理,岂不成了隔岸观火的小人?”
见二人态度坚决,端王心中冷哼,今日这场交易是谈不成了,不过就算大晋插手,他登上皇位也晚些日子的事情。
“哈哈!”
端王双手鼓掌,欣赏地看着徐延亭,道:“二位果然如传闻中一般正直,既然谈不拢,那在下就告辞了。”
话音未落,端王便踏声离开。
目送端王离开的背影,江熹微眉头微微皱起,此人心思深沉,今日却坦然与她们说出心中想法,看来也是按捺不住了。
“燕三皇子还要在背后看多久?”徐延亭转身,目光落在暗处的角落。
江熹微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就对上郑衡阳带着浅笑的眸子。事关燕国皇位,郑衡阳小心也是正常,至于他出现在她们身后,她也不觉得意外。
郑衡阳坦然地走了出来,笑道:“本皇子早猜到端王要来找二位,只是没想到动作这么快。”
江熹微收回视线,转而看向郑衡阳,淡然道:“是他按捺不住了。”
徐延亭与郑衡阳也很是认同这个观点。
“二位既然拒绝了端王,那不如听听本皇子的话?”郑衡阳走在两人身前,往落霞殿的方向走去。
到了落霞殿,几人端着一盏热茶,便听着郑衡阳说起端王的事情。
一番滔滔不绝下来,江熹微也大概了解了关于端王的事迹。
如今燕国皇帝病重,端王手握兵权,在朝中一人独大,颇有把握朝政的意思,而燕国先太子之死,也极有可能跟端王有关。
打量的目光落在面露愤恨的郑衡阳脸上,难怪郑衡阳对端王总是难以掩饰心中恨意,原来是怀疑端王跟他哥哥的死有关。
不过就端王的手段来看,他害死先太子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我已下了好大一番功夫调查此事,只是端王一直暗中阻挠,叫我分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
砰的一声,郑衡阳就把茶盏狠狠砸在了桌上,发出好大的声响。
江熹微与徐延亭相视一眼,心中了然。
“暂且先等等,看端王接下来有何打算。”徐延亭拍了拍郑衡阳的肩膀,示意他冷静下来。
郑衡阳收敛了周身怒意,回之一笑,道:“宁王可是担心本皇子因为仇恨坏了大事?那大可不必,本皇子已隐忍数年,不差这一时半会。”
说罢,他站起身来,折下一支含苞待放的梅花,道:“二位且在这里休息,待我再探探端王那边的消息,若是需要二位帮忙,二位可不要小气。”
徐延亭面不改色地接过他递来的梅花枝,道:“就冲这一树梅花,本王也定然是要帮你的。”
这话好大的酸味。江熹微抬眸,便见徐延亭捻着梅花枝若有所思。
郑衡阳心知徐延亭这是心中不舒坦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转而离开落霞殿。
……
鹅毛大雪飘然而至,一夜便把一树红梅覆上了一层白衣。
江熹微捧着热茶,披着滚毛披风,坐在门口发呆。
这几日在燕国皇宫过得风平浪静,除去偶尔传来燕国皇帝病重的消息,倒是没什么波澜。
可越是平静,她心中便越发不安,隐隐觉得风雨欲来。
“王妃?”徐延亭撑着一把黑色描金伞,唇角勾着一抹浅笑,站在院子中间。
江熹微一抬头,便对上他春风和煦的眼神,“郑衡阳找你何事?”
郑衡阳一大早就命人请走了徐延亭,这会都快晌午了,徐延亭才回来,难道是端王按捺不住,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