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第一百五十三章皇上认杨再军为义子
皇上的寿辰那天很快就到了,在万寿节的那天,大燕国朝廷控制的区域,到处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礼花庆祝。
在到处是一片喜庆的景象掩饰下,是众多朝廷权贵,富人们惴惴不安的心,面对全国汹涌澎湃的造反大潮,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在谋划退路。
皇宫中,皇上刚刚参加完了庆祝宴席,回到寝宫,他在房间里不停的打转,他的心情非常的郁闷,今天尽管附近几个国家都派了使者来,并且都送上了丰厚的厚礼。
但是,这次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皇帝亲自前来,明显是各国都知道了大燕国面临的情况,都认为他迟早会失败,因此都不重视他了。
他想想前几天和赵国和楚国使者的谈话,心中更是烦躁得不得了。
那天他向赵国使者提出,请求赵国派兵来帮助自己镇压大燕国内的造反势力,赵国使者没有作任何考虑,就借口不插手大燕国的国内事务,立即拒绝了。
楚国使者更是过分,提出出兵帮助可以,但是需要大燕国割让给楚国八个州之地。
皇上心中极为后悔,他后悔自己还是太善良了,没有提前把那些州牧全部杀掉,换上自己家族的人。
他竟然被这些人的表面所迷惑,这些人都老奸巨猾,根本就没有任何忠君报国,为朝廷尽忠的思想。
他们一看形势不对,立马就叛变了。这次,全国起义爆发到现在,才短短几天,就有好几个州牧率领军队投降了义军。
他更后悔当初顾忌名声,没有把红莲教和丐帮的人消灭干尽。当时他认为这些人很多都是普通百姓,全部消灭了对朝廷名声不好。
如今造反浪潮席卷大燕国,参加造反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义军越来越强盛。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现在没有把义军扑灭掉,局势会对他越发不利。
他越想越是烦躁,于是命人去把杨再军叫了过来。
他通过和杨再军相处的这段时间,发现杨再军极为聪明,做事情极为有远见。因此,想把他找来,听听他有什么主意。
没过多久,杨再军就快步走了进来,他到皇上跟前,跪下行礼,大声说道:“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上扶起杨再军,上下打量他,越发觉得他很象鲁烟城,心中对他升起了一种亲情。
皇上这辈子最为信任的三个人,也是对他最好的三个人全部都死了,一个是他父亲,一个是他妹妹,最后一个就是鲁烟城。
除了这三个人,他没有别的人可以信任,其余的人都是只在乎他的权利,在乎各自的利益。只有这三人,才是一心一意对他好。
皇上心中其实非常孤独,他为了家族的荣耀,付出了太多,太多。他失去了正常人所拥有的生活,他失去了朋友的友谊,失去了成为一个父亲的资格等等。
皇上目光柔和的看着杨再军问道:“再军,你认为现在大燕国国内到处都有人造反,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杨再军想了一下,回答道:“如今之际,我们只有跟楚国和谈,希望楚国放下入侵我国的心思,和我们合作,反过来帮助我们镇压国内造反的势力。”
“皇上,您想想看。如果,楚国还是一门心思想入侵覆灭我国,那么我们和楚国边境上的百万大军就一直都只能镇守在边境,不能撤回来镇压这些叛乱的造反势力。”
“并且,等到我们朝廷和造反势力拼得死去活来,实力严重损耗之时,他们突然入侵。我们最终就算没有被造反势力打败,也会被楚国军队覆灭。”
“因此,只要楚国亡我国之心不死,最终我们最后都只会失败。大燕国朝廷只会被覆灭。”
皇上想了想,觉得他说得很对。
皇上微微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前俩天,我找过楚国使者,楚国的胃口很大,说要我把大燕国八个州割让给楚国,他们就答应出兵帮助我们,剿灭这些造反势力。”
杨再军笑了一下,躬身说道:“皇上,您其实大可不必为之焦虑。不过就是八个州吗。我们答应他们就是。”
“大燕国三十二个州,给他们八个,还有二十四个。”
“并且,我们和他们说好,只要等灭了国内的起义势力后,立马就把八个州交给他们。绝对不会后悔。并且签好字,画好押。”
“然后请楚国大军进入我国来,让他们的大军沖在剿灭造反势力的第一线。”
“我们朝廷的部队就把大部分的精锐隐藏在后方,派一部分军队上一线作战就行。”
“让楚国大军和我们国内的造反势力火拼去,到了最后,等国内的造反势力被消灭了。楚国的军队实力也自然会损耗严重。”
“我们保存下了军队的实力,到了那时候,交不交出这八个州来,可是我们说了算。”
皇上一听,刹那间眼睛亮了起来,大喜说道:“不错!不错!好,就按你的这个方法来。”
“我就全权委托你去和楚国使者谈判。”
皇上看杨再军越看越喜欢,说道:“再军,这样吧,我刚好没有儿子,你从此就认我为义父吧。”
杨再军一听大喜,立刻跪下行礼。大声说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万岁!”
时间又过了半个来月,自从陈无名在沐州打出民军旗号后,各地的义军纷纷响应。
此时梁州义军在大元帅柳岩山的率领下,大举反攻。几天不到的时间,就攻占了梁州全境。
西北绿林五州在副盟主杨柳絮等人的率领下,也举起了义旗。五州的绿林好汉纷纷拿起武器,下了山寨,杀向西北各大城池。
沿路丐帮弟子纷纷响应。和早几天举起义旗的红莲教教众,互相呼应,西北五州烽烟四起。
沐州城州牧府现在已经改名为民军统帅部。陈无名这几天倒是过的很清闲,这些天义军进展很顺利。各种制度,军纪军规都得到了执行。
宜州和潭州的义军经过了龙天跃的一段时间的整编,训练。现在颇具战斗力。现在把他们全部调到了前线。
加上又有沐州原来投降过来一些朝廷军队,这些军士也是朝廷正规军,都是经过多年训练的。
现在光沐州和宜州就有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军近三十万人。
红莲教和丐帮众等刚刚举起义旗的人,趁朝廷还没有来得及调动大军前来围剿,现在正在进行整编训练。这些民军部队有四十多万人。
还经常有沐州附近州的百姓源源不断来投奔。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沐州局势暂时很稳定。
陈无名的属下又有李霜烟,陈一凡,程志华等人帮他办事,这些人处理事务都极有经验,并且都对他非常忠诚。
他们任劳任怨,根本就无需他操心,把军政事务处理的很好。
而对于陈无名来说,处理军务和政务等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他也乐得图个清闲,就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他们打理,只有重大的事情他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