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坊诗友聚会 - 盛唐风流日常 - 懒大花花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盛唐风流日常 >

☆、兴庆坊诗友聚会

“长宁郡主,我们很有缘分啊。这才三天时间,我刚回到长安,就与你见过两面。”杨慎交似笑非笑道。

“哦。”李长宁冷冷应了一声,随手指着个位置,“你就坐那儿吧。”

“郡主为何对我如此冷眼寡语?”杨慎交故作不解地问。

“你这个人风评不怎么好……”李长宁懒得跟这种厚脸皮的人绕弯子,“你想勾搭女人,有的是,但劝你别在我身上浪费时间。我对你这种类型,不感兴趣。”

杨慎交咧嘴笑了:“原来长宁郡主的知书达礼都是装出来的,说话也是如此直白而不堪入耳。”

“坏事你做得,我说不得?”李长宁翻了个白眼,作势要走开。

可杨慎交上前两步挡住李长宁的去路:“我是喜欢美丽的女子,可这也没什么错吧。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李长宁气得脸色发青,狠狠地瞪着他。杨慎交这个人不但人品不端,还很毒舌,总喜欢和女人争个嘴快!看看人家苏彦伯、李成器之类的谦谦君子,从来不和女人多废话,一个高冷孤傲,一个温文儒雅,这才是正常男人吧。

“你这么看着我是何意?难道被我的容姿深深吸引无法自拔了么?”杨慎交迷之自信地甩了下头发。

“劳烦你离我远一点,就算是全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李长宁也不会对你这种人感兴趣!”李长宁放了狠话。

无论李长宁话说得多难听,杨慎交不怒不惊,嬉笑自若:“各色各样的女子我都见过,欲擒故纵的把戏我也懂。”

“观国公,你那些哄小女子的把戏,还是留着甜言蜜语对武瑶儿说吧。”李长宁绕开刻意走得远远的,贪生怕死的她自然要离这种克妻克女人的男人越远越好。

杨慎交眯长了双眼,眼神中带着说不出的柔柔涟漪……前日,马车上的他撩开帘子,老远看到那边有两帮人在争执不休,他素来是不干涉任何政事的,也没有必要得罪人。可他却竟然看见一位女子身着男装,英姿风发,光采照人。那女子持弓射箭,破了淮阳王武延秀头上的王冠……

不知为何,见到这样智勇超群的女子,他冰封多年的心有了莫名的悸动,于是他让书童驾车过去,管了那门子闲事。

“在下见过观国公。”一位紫衣青年很有礼节地朝杨慎交行礼。

杨慎交回过头来,目光落到紫衣青年身上,只见此人五官俊秀,气度不凡。杨慎交并不认识此人,便问:“你是?”

“在下是殿中侍御史崔。”紫衣青年躬身又是一拜。

“哦,你好。”杨慎交点了下头,没有多与崔说话,转身入座。

崔几年前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又参与撰写《三教珠英》,任殿中侍御史。

李隆基读过崔的书,对他的文笔大有印象,两人前不久机缘巧合而结识。李隆基广交朋友,也就把崔也邀请来了。崔现在不过是个从七品的芝麻小官,能参加郡王和权贵们的诗会感到非常荣幸,主动和大人物们打着招呼。

又过了一会儿,李重润、李裹儿兄妹也来了,李成器昨日派人去宫中告之李长宁留宿兴庆坊,就邀请了他们来参加诗友会。

“姐,你昨夜没回来,我一个人还挺害怕呢。”李裹儿黏人地跑到李长宁面前,拉起李长宁的手。

李长宁先前并不知大哥与裹儿也会来,笑了笑:“宫里那么多人守着,有什么可怕的。”

“还是第一次参加什么诗会,来的人想必都是些文人墨客吧。”李裹儿晃着头,她心里的小心思不就是给自己挑个如意郎君。

李裹儿扫视全场后,目光落到紫衣青年崔身上,才貌双全的崔在一群人中很容易脱颖而出:“姐,那个紫衣男子你认识吗?”

“不认识。”李长宁淡淡瞧了眼崔,她的满颗心思都放在李隆基的身上,哪里有闲心理睬别的人。

李长宁递了个眼色向李隆基那边,对李裹儿道:“那位是临淄郡王李隆基,德才兼备,文武出众。裹儿,你以后可好好跟他相处,不要得罪他。”

李裹儿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李隆基,一个比她还小半岁的少年,个子也不高,有什么好看的,敷衍道:“知道了。”

李裹儿眼珠子一转,就向那紫衣青年走过去打个招呼。紫衣青年看到李裹儿后,眼前一亮,赶紧屈身行礼:“安乐郡主。”

“呵呵,你怎么认识我,你叫什么名字?”李裹儿笑得心花怒放,仔细端详崔,真是相貌堂堂。

崔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自有办法打探到这些人的身份:“在下崔,殿中侍御史。”

李裹儿明亮的眼神瞬间黯然了下去,殿中侍御史……咳咳,这她可不感兴趣,于是含糊说了句话,就转身提着花裙子走开了。

崔的心跳还没有平静下来,他呆滞地望着美艳绝伦的李裹儿,心中暗叹安乐郡主倾国倾城之姿容。

宽阔的院子里三十余张座位,来的是长安城赫赫有名的文人,或是有功名在身的文臣,或是昭文馆饱学之士……宾客都差不多来齐了,纷纷入座。

李成器坐在最上面的主持座位上,主人座的左边分别是李重润、李长宁姐妹、李隆基等李氏兄弟姐妹。右边则是以观国公杨慎交为首的宾客。

正道诗会要开始的时候,侍从王英匆匆赶过来,走到李成器的面前附耳说了些什么。

李成器怔了下,赶紧站起了身,脸色变得复杂。李隆基见大哥如此问:“怎么了?”

“是上官婉儿的车驾到了!”李成器缓缓平复了心绪。

此言一出,众人皆感到意外,李成器兄弟没有邀请上官婉儿,但上官婉儿得知这儿举行诗歌宴会,竟不请自来。

要知道上官婉儿在这些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是极高的,长安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官婉儿的诗词歌赋。

“快请她进来吧。”李隆基忙提醒道,略有犹豫,“这样,大哥就在这儿,我去迎她进来。”

上官婉儿是武皇一手提拔起来的贴身心腹,处理百官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李隆基示意李成器坐在主座,尽管上官婉儿拥有比他们想象中还大的权力,可他们毕竟是李氏的王,怎能对一女子卑躬。但又不能怠慢了上官婉儿,李隆基权衡之下,让大哥坐镇,他迎礼。

听说上官婉儿来了,李长宁的心猛然一颤,早就听闻过上官婉儿的手段和才智,颇为敬佩,而因一个月前的那件事,她对上官婉儿更是惧怕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