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北上(中)
火车是早上到的北京。呼吸到久违的新鲜空气,两人如释重负,整个人一下子舒展开了。随着人流出了站,两人站在台阶上。清晨的风还没有太阳烘烤过的燥热,整个城市尚在半梦半醒之间。晨曦从楼宇间照射进来,一切是那么美好。
这就是北京。张远川心想。
张远川带着许栎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面馆吃了碗面,然后又领着他到了青年旅社,熟悉的就像在这个城市住了很多年。
“你还真做了不少功课啊。”在旅社的床上滚了一圈,许栎拾起张远川放在床头柜上的笔记本,一张张翻看着。字迹大大小小,笔的颜色也有很多种,像是不同时间写上去的。笔记里记录着路线、景点、旅社,不仅有贴图,还用不同的笔标注了好坏,甚至连可能发生的各种事件也一一详细记录。许栎彻底惊讶了。
“北京对你的诱惑就这么大呀,我估计你这辈子做的笔记都在这了吧。”许栎把笔记本放回去,对张远川说道。
张远川将笔记小心的放进背包里,坐在床边,十指交叠,“来北京,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
“这次北京行,你计划了多久?有什么安排说来听听。”许栎侧躺着,手撑着脑袋衣服洗耳恭听的样子。
“没。没计划,我临时想走的。”许栎像是还要说什么,张远川接口道:“就算你没同意,我今天还是在这里。”
许栎挑挑眉,吹了声口哨,“酷啊,不过你来北京总得有个目的吧,别说你只是一时兴起啊。”
“我要去看升国旗。”
“你说什么?”
“你耳朵越来越不好了,要不然我们待会找家医院检查看看,别有什么毛病,北京的医院都挺权威的。”说着,张远川掏出笔记本装模作样的查起来。
“你行!”许栎跳起来,指着张远川的脖子,说到。
张远川拨开面前的爪子,脱了鞋盘腿坐在床上,笑着说:“我妈小时候就和我说好了的,要一起去□□看升国旗。现在她没了,怎么着我也得吧这个约定实现吧。男子汉,一言九鼎。”
许栎不说话了。沉默了一会,又突然想起什么似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啊。”
张远川摇摇头,笑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死了的人就得要经常提一提,在心里想一想,不然就真的没了。”
说这话得时候,张远川以为自己在笑,可是他不知道,他脸上的表情比哭泣还要悲伤。
“咱明天就去看升旗,下雨也去,下雪也去,下刀子也去。”许栎坐正了,试着让气氛活络一些。
“下雨天,不升旗。”张远川抹了把脸,用一副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许栎,“不要紧,记得以后多看点电视。”
许栎无语,正要发作呢,张远川又补了一句:“要不然,还是去医院查查吧。”
以毒攻毒,许栎三振出局。
两个人的时间很充裕,又没什么经济上的顾虑,便在旅社里赖着直到下午都过了大半。两人出了旅社,在报亭买了份地图,开始商量下午的行程。
按张远川的意思,下午时间也不多,不如就在附近逛逛,体验体验首都民情。可许栎不乐意,说这样还不如在家里逛呢。两人争了半天,最后各退一步,上王府井去体察民情。
进了地铁站,许栎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他喜欢一切有年代感地东西,北京的地铁站建的比较早,有些地方的风格还保留着十年前的样子。平坦的站台延伸进黑黢黢的隧道里,道口的灯隐隐约约照耀出隧道里的形状还有那车轮与铁轨摩擦带出的风声。
“喂,别发呆了,车来了。”张远川拉着出神的许栎上了地铁,后者半天才回过神来。
不是高峰期,地铁上的人不算多,却也没有空位了。两个人站在门口,张远川正卖力的介绍着他们要去的几处景点,许栎偶尔发出一两个音节表示自己在听。突然,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妈妈,妈妈,那个爷爷好年轻哦。”
许栎循声望去,一个小孩窝在妈妈身边,好奇的盯着许栎。
“不要乱讲,人家要生气了,打你小屁屁。”妈妈抱歉的朝许栎笑笑。
许栎无所谓的回过头,张远川的肩膀已经不客气的剧烈都动起来,“爷爷,你好年轻哦。”
“爷个屁,你当你是樱桃小丸子啊。”
“哎,不过话说回来,你好好的干嘛换发型。”张远川揉着发酸的脸颊问,“哦哦,不会是因为小胖子喊你鹦鹉哥哥吧。”
许栎当然不会承认被小胖子那句鹦鹉哥哥重伤,撑着脸皮不说话。
“哎,其实既然要改发型,干脆染回来好了嘛。”
车到站,许栎先一步下了车,边走边说,“如果染成黑的,我和沈柯,你还能分出来么?”
“能啊,”张远川追上去,语气十分坚定,“为什么不能,你和他又不一样。”
踩上最后一节台阶,一个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尽在眼前。太阳已经隐匿到地平线下,只有天地交界处还留有一道霞光。路两旁霓虹尽开,灿若星辰。两人走在王府井里面,仰着脑袋不停观望,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新鲜与热闹。
“这里和家里也没什么不同嘛。”看了半天,许栎有了个结论。
“这肯定啊,全世界的商业圈还不都是一个样。”张远川倒是很习以为常,“小时候我爸跑生意带我去过不少地方,只不过那时候他的生意还没做到这里。”
许栎撇撇嘴,他说的也挺有道理。
“喂,走这儿。”张远川招呼到。那是一条小吃街,各色小吃摊一字排开,露天座椅基本上已经没有空着的了。
两人从前到后走了一遍,一句话都没说,手里更是基本上就没空过。啃完手里最后一口,许栎刚想跟张远川说点什么,就见那人兴冲冲的走到一家面摊,坐了下来,招呼道:“两碗炸酱面!”
许栎跟过去,在旁边坐下来,“你还塞的下去啊。”
“刚才告诉你不要吃太多,重点在后头,你不信,现在就等着后悔吧。”张远川老神在在的说着,手里还跟着乐曲声打着拍子。不远处搭了个戏台,一群京剧票友每晚都在这里唱。这面摊的老板也是一位票友,就把摊子设在了这里,这一来二去反倒成了一种特色。
台上一曲终了,台下的人鼓掌叫好。
“你听的懂?”许栎问到
“听不懂啊。”
“听不懂你跟着凑什么热闹!”
“这叫入乡随俗。”
带着热气的炸酱面被端上了桌,带着一股酱香,丝丝冒着热气,叫人食指大动。许栎心想,看在这炸酱面的份上,不和你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