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大祸临头 - 轻狂嫡女惑乱天下 - 晴无衣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六章大祸临头

不过皇天不负苦心人,后来总算有些零零散散的线索传来,却都是将他的身份指向一个地方——蛮族。

可想而知,慕之洵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说是有种死里逃生的心情都不为过。

按照现在大楚和蛮族的架势,一旦消息被传到皇帝耳朵里,说他是通敌叛国都不为过,毕竟当初太子路线泄露的事到现在都说不清,吕侍郎虽然顶了罪,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不过是个承担天子怒火的替罪羊罢了。

慕之洵没了主意,鬼使神差的让人将慕青璃找来,想问问她的意见。

这女儿几料几中,在他心里第地位已经有些不一样。

慕青璃知道之后没有他想象中的慌张,而是平静的告诉他,将此事私下告知皇帝,请求皇帝圣裁。

慕之洵一开始听见这个主意后坚决反对,他还是更倾向于将这个程辽不知不觉的杀了,对外就说染了疾病,来个死无对证。

哪知道慕青璃这般与他说:“父亲想的太容易了。此

人为什么能在您身边,说是巧合怕是您也不相信吧?他在您身边一年多,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肯定是有人安排在您身边的。”

“等着到时候幕后主使将此事捅到陛下面前,证据什么的自然会准备妥当,恐怕还会多出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比如您写给蛮族人的亲笔信件,这程辽既然最后卧底就有他的可取之处,模仿个笔迹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介时人证物证俱全,陛下问您要人,您说此人病死了,被查出来就是欺君之罪,彼时对他们来说才是‘死无对证’,他们巴不得您现在动手杀了程辽,这样一来连善后都不需要了。”

是啊,到时候皇帝见人已经死了,自然更怀疑是他利用完此人之后将人杀了灭口,那时候慕家就要步了吕家的后尘。

慕之洵思考了很久,还是找了一个时间私下去找皇帝,说有要事禀告,请皇帝屏退左右。

皇上一开始还是很惊讶的,不过慕家在大楚经营多年,这种世家在他心里的地位自然不一样,也就同意了。

慕之洵便将此事据实已告,包括当初和人向他引荐的

程辽的人,怎么查都出来,都事无巨细的跟皇帝说了一遍。

等都说完了,慕之洵不等皇帝回应就跪在了地上率先请罪。

“陛下,微臣让自己身边混入了这等奸人,险些酿成大错,请陛下赐罪。”说着就长跪不起。

等了很久都没有回答。

就在慕之洵都忍不住颤抖的时候,皇帝才开口道:“慕卿在查出此事后立刻就能来朕这里说明原委,自行请罪,这忠臣之心朕还是看得到的。而且当初太子出行之事你也不知道,可见就算程辽是奸细,泄密之事也跟你无关,慕卿不必自责。”

慕之洵悬了很多天的心终于落在了地上,那一瞬间隐约都有了重生的感觉。

接下来自然是问皇帝怎么处理这人,这些天慕之洵为了不要打草惊蛇,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皇帝的回答是不要惊动了他,按兵不动,等把后面的人查出来再说。

他回来之后因为此事重重的奖赏了慕青璃一番,这次

不光是口头上的奖励,还有很多赏赐。

从那时候起他对慕青璃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对这女儿才重视起来。

慕青璃见慕之洵兴高采烈的样子也只是淡淡笑笑:“女儿只是运气好猜对了而已,说起来还是父亲的雷霆手段,不然不能将这等老狐狸的尾巴都揪出来。”

于是慕之洵更满意她的识相。

至于慕青璃怎么想到程辽此人,自然还是通过前世的经验。

前世慕家落难就是被冤枉通敌叛国,而导火索就是这个程辽,他在东窗事发之后迅速逃掉,留下慕家老小背这个黑锅,被统统下狱。

更可笑的是,当初二皇子对人早有警惕,却放任他在慕之洵身边,。

这程辽其实是蛮族部落首领的儿子,算起来也是一个王子,但是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奴女,是蛮族人在打下了大楚一个城池之后被掳走的,在蛮族中就相当于军妓,没有丝毫地位可言。

也就是他的母亲长得漂亮,那段时间被蛮族首领一人

独宠,才能确定他生父的身份。

他虽然是王子,却因为有一半的汉人血统在蛮族中饱受歧视,随便一人都能欺辱于他,但也正式由于他的母亲,他才能从小学习汉语,了解汉人的习俗。

后来他长大之后主动请缨来了大楚做奸细,在慕家呆了多年,期间和蛮族人多次配合着唱双簧,让慕之洵更加信任他,最终成了心腹。

上辈子他踩着慕家往上爬,回去之后蛮族首领见他立了大功也给他了一大块封地,真正将他和自己其他儿子等同起来,后来大楚的两个皇子内战,熟知大楚环境的程辽立刻瞅准机会出兵大楚,连攻好几座城池,狠狠从大楚背后撕下一块肉来。

在慕青璃魂魄将近的时候,他在蛮族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成为了争夺首领地位的首要人选。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眼前既然皇帝决定按兵不动,慕之洵便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待程辽一如既往。

不过看着眼前死去的喜鹊,慕之洵还是隐隐怀疑此事会不会跟宫里那位有关,一点都不敢马虎。

不一会儿就有人带着个道士走进来,那道士看起来四十多岁,眉目端正,身着七星道袍,手中的浮沉搭在右臂上,颇有仙风道骨之意。

看他这般,慕之洵的火气消了几分,缓下声音问道:“不知道长是何人,为什么要将我家的喜鹊射了下来?”其实说他家的也不为过,毕竟喜鹊是自己飞来的,不过眼下没人计较此事就是了。

“贫道合殇。”那道士不卑不亢的一甩浮沉,“至于射杀喜鹊,自然是想救你们府中众人一命——你恐怕不知道,贵府已经大祸临头了。”

他这么一说,周围的人叽叽喳喳议论了起来。

老夫人的脸色已经黑的跟锅底一样,今日她大寿,这道士射死了漫天报喜的喜鹊,还说什么“大祸临头”,她自然不开心。

不过孙氏向来尊佛重道,这才没有当场失态,只是勉强笑道:“恐怕道长看错了,我们家和瑞平安,怎么会有什么祸端呢。再说这喜鹊都是祥瑞之物,就算有祸端自然不能是它们引来的。”

与老夫人不同,慕之洵最近经历了朝中的事情,变得

有些草木皆兵,听见“大祸临头”就觉得很有可能,这便没有打断,先听他说些什么。

那道长的脸上出现了痛心疾首的神色:“哎,尔等都是肉眼凡胎,看不见这背后隐藏的事情也是正常。方才贵府的院子上方红气缭绕,看起来极为盛瑞,但实则是回光返照,就是因为气数将尽,才会这般浓烈。万事万物盛极必衰,这祥瑞之气到了极致就也是衰败的开始了。”合殇道长脸上尽是悲天悯人的神色,“你当这些喜鹊为什么会聚集于此?就是这祥瑞之气外泄,让它们也感受到了这气息,所以争先来此吸食那气息,等到将为数不多的瑞气都吸收完了,可不就剩下煞气了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