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土法炼钢
“谈不上这些,程老板。”
柳队长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自己宽厚肩膀上的雪花。只见他缓缓伸出右手,与程凯紧紧相握,脸上露出客气的微笑,并说道:“能再次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话音刚落,柳队长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程凯另一只手中所握着的手表上。
他的眉头微微一挑,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和期待,开口问道:“难道就是这只表吗?”
听到这话,程凯先是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柳队长如此直接地就问到了重点。但仅仅只是一瞬间,他便回过神来,随即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用力地点点头,回答道:“呃……哈哈,没错,正是这只。”
其实,柳队长今日之所以会冒着严寒来到这家名为老友的酒馆里,完全是因为身负重要任务。
他此次前来的目的,便是要替自己身后那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取回一件极其珍贵且被不慎遗失的收藏品——也就是此刻程凯手中拿着的那只手表。
“孙董事特意让我代为转达他对程老板此番仗义相助的衷心感激之情。另外,他还特别嘱咐我一定要告诉程老板,如果您下次有机会前往高塔城,他非常希望能够与您当面畅谈一番。”
“恭喜你了,程老板。”
柳队长郑重其事地将大人物的话语一字不落地转告给了程凯,然后小心翼翼地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手表。接着,他动作娴熟地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个精致的方盒,轻轻地将手表放入其中,仔细收好。
站在一旁的程凯听到这番话后,双眼不自觉地微微眯起,嘴角更是扬起一抹难以抑制的喜悦笑容。
从柳队长转告的话中,他知道,他的目的达到了。他下一次在高塔城的尝试,将不会再受到任何明面上的排挤与阻碍。
这五万马丁币,值了!
不过,程凯也并没有被一时的兴奋所冲昏头脑,他看到柳镇涛被冻得通红的手指,也是反应过来,笑呵呵地将手搭在对方肩膀上,邀请道:
“这其中也是柳队长的功劳啊,哈哈哈,如果柳队长之后没其他事情的话,进来好好喝一杯,如何?”
“那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
柳队长顺着程凯的指向,看到了酒馆吧台后,那些在废土上昂贵无比的名酒。
他点点头,接受了程凯的邀请。
.....
清水湾基地,一片静谧之中透着丝丝寒意。
今天是入冬后的第二天,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冰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基地之外,平均气温已然骤降至零下十五摄氏度,这样的低温对于地处中纬度、空气湿润的南山市地区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般的折磨。
那飕飕作响的寒风可绝非普通的“魔法伤害”,而是货真价实的“真实伤害”啊!
它像一把无情的利刃,肆意地切割着人们暴露在外的肌肤,带来刺骨的疼痛。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机智聪慧的李洋早有先见之明,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应对措施。
首先,他组织人员对基地内的所有建筑进行了加装保温层的浩大工程,仿佛给这些建筑物穿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有效地阻挡了外界寒气的侵袭。
与此同时,他还贴心地为每一位居民发放了过冬所需的棉服和棉被,确保大家能够在这严寒的冬日里感受到温暖的呵护。
不仅如此,李洋更是未雨绸缪,提前烧制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木炭,并按照定额有条不紊地分发给清水湾基地的居民们。
尽管李洋已经竭尽全力采取了一系列防寒保暖的举措,但这残酷的寒冬依旧不可避免地对清水湾基地的正常生产活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便是外出狩猎的活动不得不被迫中止。
就在昨日,性格倔强的王大力执意要与大壮等几名护卫队成员一同前往附近的小山村去探查情况。尽管李洋极力劝阻,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王大力的坚持。
当夜幕降临,王大力等人终于带着打探到的情报回到了清水湾基地。
不出所料,正如李洋之前所担忧的那样,那个曾经宁静祥和的小山村如今已彻底沦陷。
据他们带回的消息称,足足有一百多名穷凶极恶的掠夺者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将整个小山村全面占据。
这群掠夺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得原本美好的家园瞬间变成了一片人间地狱。
据大壮几人所说,若非他们拦着,当时王大力看到小山村那般场景,差点就要提着枪冲进去了。
消息传回清水湾基地,让人感到沮丧以及焦虑。
但令人稍稍感到安慰的是,王大力他们在侦查的路上遇到了小山村逃出来的部分村民,大约二十人,领头的是一位被叫做林伯的长者,与王家关系不错。
因此,王大力他们将这些侥幸逃出的村民带回了清水湾,并报告李洋询问是否接纳他们。
而李洋经过慎重思考后,也同意将这些逃出来的小山村村民作为见习居民接纳进来。
虽然突然多出二十多张嘴会让他储备的粮食消耗加快,但毕竟如今面临掠夺者的威胁,他需要扩充力量以防重蹈小山村的覆辙。
这二十人中有十七人是壮年男子,剩下的除了林伯一个老人外还有两个女人。
没办法,在危机来临时,废土人可没有“女士优先,尊老爱幼”的责任感,掠夺者袭击来得太突然,有能力逃走的几乎只有青壮男子。
关于这二十人的安排,实际上相对而言较为简便明了。
男性成员无一例外地被纳入到狩猎队或者建筑部之中,而女性则全部前往生活部效力。
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人员置换和调整,建筑部里有一部分经过李洋严格考核后成功取得正式居民身份的居民,他们纷纷离开原部门转而投身于护卫队。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威胁,李洋毫不犹豫地将护卫队的规模一次性扩充到了十五人之多。
然而,仅仅增加人数显然并不足够,于是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更为深入的举措。
随着清水湾基地在与程凯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中收获颇丰,尤其是获取了数量众多的武器装备之后,李洋敏锐地察觉到,此时或许正是逐步放宽对居民们持有枪械限制的大好时机。
基于这样的考虑,他甚至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计划建造一座专门的武器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