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小山村
李洋的话语一出,让刚才大声质疑他的马轩几人顿时有些面红耳赤。
这世界的真话本就不多,少男的脸红已经表明了一切。
“非常抱歉李洋先生!”
马轩几人倒也是能屈能伸之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立刻对着李洋鞠躬道歉。
“好了。”
李洋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类型,马轩等人毕竟今后还要在自己手底下干活,他也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损害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于是轻拿轻放,转移话题说道:“既然田齐已经为我们证实和演示了一遍这黑盒的用法,那么你们听好,我们今日的安排是……”
.........
清晨的雾气被阳光驱散,废土如今已经进入了初秋时节,草木开始凋零让本就略显荒凉的风光更加充满萧条气象。
李洋漫步在铺满枯枝败叶的道路上,这里曾是清水湾别墅区通向市区的大道,但如今显然成为了植物和各种昆虫的乐园。好在百年前的建筑质量过硬,让其比起山间小道来更适合通行。
给牛马五人组布置完今日任务后,李洋便悄然外出。
他并没有告诉田齐几人自己的去向。
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心存敬畏,因为猜不准自己的行踪所以不敢小心思、小动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持住那个人机分离三公里自动爆炸的谎言。
没错,之前李洋对田齐他们所说的奴役芯片离开控制器三公里就会自动爆炸是假话。
想想也知道,要实现这种功能需要多么“先进”的技术水平,实时追踪定位和实时数据传输,这放在如今的废土怎么可能实现的了。
三次排位赛时早就已经把地面上的基站,地下、海里的光缆给毁坏了大半,而太空中的卫星虽然受损较小,但一百多年没人维护,也早就无法正常运行。
所谓的“地球村”其实早就断网了。
虽然一些大型幸存者聚居地还有部分技术保留,他们也能弄出一些小型局域网覆盖自己的势力范围。但那毕竟是大型幸存者实力,像李洋这种刚刚发展的“个体户”,是没有那种条件的。
也就多亏了田齐他们是从避难所一出来就被掳掠去当奴隶,因而对废土情况所知甚少的小白。不然李洋的谎言估计会被一秒戳破。
........
李洋此行的目的是要去取回自己的家当。
前面也说过,他穿越废土的第一天走运遇上了一个正经的幸存者聚居地,没有开局就寄。
那里的居民接纳了他,因而在之后三个月里,李洋也在那一处幸存者聚居地安了家。
那处幸存者聚居地叫【小山村】,因为它的位置在清水湾往下五公里的一座名为清泉山山脚下。
.........
小山村的风貌可不是李洋那个时代的那种整整齐齐小洋楼或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那种农村。
这里没有干净漂亮的小洋楼,只有一片片用铁皮木板搭起来的窝棚,这儿的村民不种田耕地,他们以打猎和拾荒为生。
窝棚区外有一圈用木板披铁皮竖立起来的围墙,用以防备小股掠夺者的骚扰或者野兽的侵袭。
大门口没有专职看守,一般由住得近的几家来负责。
“喂,李洋,几天不见回来,是去打猎了还是去市区找宝贝了?收获如何?”
李洋走进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窝棚区,循着记忆找到自己那位于偏僻角落的“豪宅”,刚想进门,就听见有人叫住了自己。
李洋转身一看,是自己的邻居,老王家的长子王大力。
王大力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人如其名,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在人均吃不饱饭,营养不良小山村里,他算得上是天赋异禀,因此是村里民兵队的主要战力。
想当初三个月前李洋初来乍到,对废土一切都感到陌生与恐惧的时候,是王大力他老爹王二虎热情接待的李洋,不仅告知了他许多废土的情况,还给予了他诸多帮助,比如以自己作保说服小山村的其他人,让李洋加入小山村在他家旁边定居下来。
而在李洋定居下来之后的日子里,老王一家也经常与他往来,这让李洋在废土上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情。
所以,对于老王一家,李洋是心存感激的。
见到王大力与自己交谈,李洋停下手中的动作,笑了笑,说道:“去清水湾那边转了两圈。不过,没啥收获。这不,正准备拿点存货去马丁镇那边换些东西呢。”
李洋随口编出假话,他目前并不想将清水湾基地的事情告诉老王家。
“是吗?日子确实越来越难了,村里其他人也抱怨,最近拾荒找到一些好东西的概率太低了。”
王大力倒没太在意李洋说的内容,他随口感叹一句,而后说道:“要我说,你可以跟我们民兵队一起去狩猎。至少附近的野兽还是挺多的,耐心些总会有收获。前些天队长他们就在清泉山上抓到一头足有三百斤重的野猪,参与狩猎的队员每人都分到了二十多斤肉呢。”
王大力说这话时语气有些羡慕,看来他应该不是参与狩猎的人员之一。
“我?哈哈,还是不了,我身体素质跟不上,去狩猎还是太危险了。”
李洋听出来王大力话语中邀请他加入民兵队的意思,因为对方之前也跟他提及过几次。毕竟作为年轻的健康男性,尽管李洋生存技能上有些弱鸡,但也算是宝贵劳动力。
不过,他还是婉言拒绝了王大力的邀请,理由自然不必多说。
“跟着队长他们能有什么危险的。”
王大力听到李洋拒绝的理由,摇摇头,反驳了一句。
在他看来,李洋完全不像是个废土客,胆子太小了。废土上的幸存者们从出生起就与各种危险作斗争,疾病、饥饿、掠夺者、变异生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能正常活到成年的幸存者,身体底子都差不了,胆量自然也不用说。
偏偏这李洋像是个异类,做起事来婆婆妈妈,过于谨慎了。
狩猎有风险,但它收益也大啊!成功捕获一头野猪就是一家人好几天的口粮,不比出去拾荒纯看运气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