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八十一章:陛下何故造反?
金銮殿上。
韦小宝望着跪伏在地的一大群人,心里有那么一瞬间升起个“如果我真是皇帝似乎也不错”的想法。
屁股下的这张椅子仿佛有着某种魔力,让坐上它的人野心膨胀到最大。
刚开始,韦小宝被王语嫣和刘佩按在龙椅宝座上的时候,还胆战心惊,每天如履薄冰的当着自己的傀儡。
他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怎样在夹缝之中生存。
即使烂在泥里,也不要去招惹这几个狠人。
他可是亲眼见着王语嫣把康熙小皇帝的脑袋拧下来的,一个连皇帝都能说杀就杀的人,韦小宝才不敢去捋虎须。
可在这把椅子上坐的久了,韦小宝又生出一股浓浓的不甘。
韦小宝没读过书,大字都不识几个,可他听过很多说书先生讲的故事。
《三国演义》、《说岳全传》之类的,他早就已经耳熟能详。
在韦小宝看来,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这鳌拜不就是董卓么,现在自己身后的那个女人就跟曹操也没什么区别。
自己就好比是那汉献帝,凄惨呐!
说多了都是眼泪。
“陛下,泉州举人李光地在短毛贼占据福建之时,不畏利诱威逼,躲入山林中拒绝为贼出谋划策。还曾多次写密信,偷偷请人送到京师。就在昨天,李光地已经来到了京师,臣恳请陛下为我大清选贤任能,见一见李光地。”
在我大清,满洲人对皇帝称自己为奴才,而汉臣称自己为臣。
不是他们有多么高风亮节,而是他们想称自己为“奴才”,可人家不给这个机会。
韦小宝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旁边的王语嫣,见王语嫣老神在在的站在那里,没有给出什么指示,而鳌拜也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坐在锦凳之上按着腰间的宝剑。
他有点不知所措。
听这个老头说,那李光地就是大大的忠臣咯,如果我是皇帝,肯定会封他当个大官做做。
可什么是个大官呢?
哦,对了!
最近不是在跟华夏军打战嘛,那干脆就封他做个将军好了。
如果身后那位和身前那位都不同意,他们都会站出来说的。
反正是你们不说话,那只能由我来试试了。
韦小宝清了清嗓子,尝试着道:“这个李光地这么说是咱大清的忠臣咯?那,封他做个将军怎么样?”
王语嫣像一尊雕塑一样,默默的站在韦小宝身后,她不太想搭理这些事。
一个小小的汉奸,华夏军给他机会他都不中用,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出息?
又不是重要的事,就任由韦小宝开心一下了,看他能整出什么幺蛾子。
王语嫣也是熟读了《鹿鼎记》的,她知道这家伙远远没有现在表面上这么老实。
鳌拜也没反对,他现在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到了他现在的这个位置,甚至权势都超过了座椅上的人。
拉拢一下汉臣似乎也是步不错的棋。
韦小宝很高兴,难得这两个一直压着他的“大爹”今天没有什么指示,于是就拍板道:“那就这么定下了,明天让李光地到南书房来见朕,朕要亲自见见这个大忠臣。”
接着无非就是华夏军攻城掠地的消息,和前线局势的讨论。
韦小宝插不上什么嘴,他也不敢做出什么评论,神游天外的时候就想着明天见到李光地要怎么做。
跟汉献帝一样整个衣带诏?
不行不行,自己一个假皇帝,如果被那两位知道了,肯定会被他们把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再说自己也不认识字啊!
那让李光地设法把自己救出去?
他一个没兵权没力量的将军又能做什么?
韦小宝犯了难,十三岁的少年,就算打小混迹在青楼里见惯了人情冷暖,但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样的事情。
直到朝会结束,王语嫣跟着他返回乾清宫的时候韦小宝还一筹莫展。
第二天,李光地奉诏到南书房觐见“康熙皇帝”的时候,整个人都感觉轻飘飘的。
昨天他就知道了朝会上皇帝封他做将军的信息,李光地一心想着为大清尽忠,自然兴奋的不得了。
虽然自己是一个文化人,但马上封侯的美梦也不是没有做过。
可一想到华夏军如狼似虎的样子,李光地又忍不住有些忧愁。
如果皇帝把他派去跟华夏军作战,那可就真是没地儿说理去了。
还好,小皇帝只是说封他做个将军,没有把他外派的意思,这让李光地非常感动。
尤其是小皇帝拉着他的手,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李光地甚至心里生出了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