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角力
得胜的军队气势高昂,一路耀武扬威地向京都进发。
路上还偶遇了一支押运税粮的车队也要进京,于是两支队伍顺路同行。
此时,距离到达京都还有一日路程,杜书贤传令:“今日扎营,埋锅造饭,明日早行。”
遥望京都城墙的轮廓,孙破虏有些激动:“父亲,儿终于为你报仇了,明天我就把捷报烧在你的坟前。”
少夫人拍拍孙破虏的肩膀:“有子如此,令尊大人也可以安息了。
吃完了饭,杜书贤说:“你们早些休息吧,我再去各处巡视一圈。”
说完,杜书贤抽着烟袋走了。
杜书贤在营地各处查看,着重检查了一下粮草。
毕竟有税粮在此,不是一笔小数目,杜书贤检查得格外仔细。
临走前还特意叮嘱看守仓库的士兵:“千万注意明火,不可让粮食损毁。”
这名士兵满口答应。
待杜书贤走后,他激动得直蹦高:“这位就是传说中的杜书贤啊,他刚才跟我说话了!”
这一夜,注定无法安宁。
军营内冲起漫天火光,把所有人都惊醒了。着火的位置,正是粮仓。
这一把火,将西北三府、十一县征收的整整一季度的税粮,全都付之一炬。
经过从深夜抢救到天明,又从清晨抢救到正午,总算是把大火扑灭了,可粮食也基本上全都烧干净了。
所有人的脸上、手上、身上都被烟灰熏成了黑色,疲累的身体再也不堪站立,大家都瘫软在地上。
就在火势刚刚扑灭,突然不速之客来到。
几匹快马上载着几位衣着光鲜,面容白净的人闯进军营,有一个人大喝道:“这里是职方司杜郎中的营地吗?”
有一个老兵挣扎着站起来:“正是杜大人的营地,杜大人就在那里。他为了救火,忙了整整一夜,现在……”
来人根本不打算听老兵多话,直接拍马赶到了起火的粮仓。
四下寻找之后,他们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瘫软在地的杜书贤。
为首的人嘴角咧出一个笑容:“杜郎中,别来无恙啊?”
杜书贤有气无力地问:“你是谁?”
来人没有下马,只是弯下腰看着杜书贤,戏谑地说:“杜郎中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打了胜仗竟然连老朋友都不认识了。多亏你把户部尚书的位置空出来,这才能轮到我上任啊。”
杜书贤想起来了:“原来是张礼大人,”他勉强支撑着站起来:“张大人来此有何贵干?”
张礼冷哼一声:“昨夜你们军营好热闹啊,冲天的火光连京都看得见,皇帝陛下也被惊动了,特命我等前来调查。”
一来是筋疲力尽,二来是自觉问心无愧,杜书贤只能有气无力地说:“好,你们调查吧。”
张礼介绍说:“这位是工部的赵芝大人,他来负责调查起火原因。这位是吏部胡信大人,他来调查你们每个人的嫌疑。至于我,只不过是来核对账目,确定损失而已。杜大人,如果没有异议的话,我们可就开始调查了。”
杜书贤表示没有异议。
张礼和赵芝在起火的位置各自展开调查,胡信也询问了看守仓库的相关人等。
当问道仓库值守士兵的时候,他说:“粮草的看护一直很严格,而且杜书贤大人每晚都要来巡查一遍,应该不会出问题。”
这句话让胡信如获至宝,马上让手下差吏把杜书贤带过来。
杜书贤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胡信只是问了一句:“你昨夜是否视察过仓库?”
杜书贤答:“视察过。”
胡信满意地点头,告诉差吏:“带走,回京。”
调查才刚刚开始,可杜书贤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带走了。
常玉春和徐天德找到少夫人商议:“杜书贤就要被带走了,我们该怎么办?”
少夫人也万分着急:“如果只是杜书贤被带走的话倒还不会怎么样。可问题是户部、吏部和工部都是贾姒道的人,要是这些人放在一起调查的话,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
徐天德大怒,拿了兵器就要上马:“我去把那胡信截下来,那鸟厮要是不听话,我直接做了他。”
少夫人厉声喝止:“不许冲动!京畿之地是你能胡来的吗?徐天德,你带几个人暗中跟着杜先生,确保他的人身安全就行,非必要不得现身。”
然后回过头又安排道:“常玉春,你骑上最快的马,马上去京都报告贺国公,请他想办法周旋。你要记住,必须赶在胡信之前到达!”
常玉春咬着牙说:“若是把马跑死,我就用双腿,就算是把我跑死,我也要赶在胡信之前到达京都!”
少夫人深吸一口气,眼神渐渐聚拢:“去吧,杜先生的安危全在你们身上了,这里就交给我吧。”
夜晚火起的时候,贺章其实就已经听说了一些风声,可这些声音都是胡乱猜测,根本无法找出有效信息。
很快就传来消息说:宰相贾姒道和国舅严松迫不及待地深夜见驾。
贺章也赶在第一时间进宫,与二人在御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纵然贺章的话内藏机锋,却吃亏在情况不明。
贾姒道和严松二人一唱一和,说了些模棱两可,却又有所针对的话。
以有心算无心,贺章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无法进行有效的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