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孤的心思没有白费
此时日光正好,洒下丝丝缕缕,少女着一袭轻纱羽衣,乌发如墨,肌肤如雪,美目流转之间顾盼生辉。
微风抚过,衣袂飘动,臂弯处拢着的一缕薄纱,此刻也如烟似雾缭缭蒸腾。
少女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随时会乘风而去。
林琢目光灼灼,似要把少女刻进脑海里。
他轻叹,“朦胧婉约若轻云之蔽月,迤迤而然若流风之回雪。远望如皎若太阳升朝霞;近看灼若芙蕖出渌波。”(引自曹植《洛神赋》)
许照踮着脚尖转了一圈,娇声问:“这衣服什么做的,光照下竟会散出七彩颜色。”
“此衣乃琉璃纱所做,怎么样,合身吗?”
琉璃纱,许照自是知道的。
据说是他国上贡,传说是用冰蚕丝鲛纱霓羽混合织成,由于材料难寻,技法讲究,十载产出不过百匹,能进贡给大盛的就更少了,由于太过稀少,一般多是用来装饰点缀之用。
需数匹琉璃纱才能织成的衣裙,就这么的送给了她。。。
许照有种傍了个大款的感觉。
“挺合的,不过殿下怎么知道我的尺寸,你又没有量过。”她眉眼一弯,继续道:“殿下今日神神秘秘的,就是让我瞧这个么?”
“谁说孤没。。孤目测的。”林琢不敢看她的眼睛,回答的支支吾吾
他的耳尖一红,他自是不会告诉她,她的尺码他已丈量过无数次。
停了片刻,他又道:“嗯,孤想给你惊喜,喜欢吗。”
许照发现,太子殿下无时无刻的不在感知着她的情绪,他似乎特别在乎她的感受。
这个认知,让她有种被珍视的感觉。
她的心抑制不住的砰砰跳了起来。
许照重重的点头。
“孤的照儿喜欢,孤的心思就没白费。”林琢嘴角的弧度渐深,“后日就是宫宴,那日就穿戴这身衣衫和首饰可好?”
宫宴?似乎前几日娘亲提过,许照都快忘记这事了。
林琢见她呆愣愣的,心中一噎。
自己特意为她筹备的宫宴,主角却没当回事。
罢了,反正初遇的坎已然迈过,倒也不是很重要了,林琢如此开解着自己,“后日午时过,孤派人来接你,你乖乖在府等着。”
“不行,那日我要同父母亲还有哥哥一同进宫。”许照出声拒绝。
林琢又是一噎,只想着宫宴与她如何如何,倒是忘了还邀请了其他人。
得,又失策了!
。。。。。。
上一次开宫宴,还是先皇在世时,时隔二十多载重开,早已成为京城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眼看着离宫宴越来越近,各种流言甚嚣尘上。
有人说为庆贺卫国大将军得胜还朝,皇帝特开宫宴。
有人说后宫空置,皇帝是为了遴选新人进宫才举宴。
也有人说,太子殿下尚未成亲,此宴是为给太子相看太子妃。
一时间众说纷纭,谈论不休。
而能赴宴的人家,皆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
他们处于权力中心,擅于揣摩天子心思,纷纷倾向于最后一种猜测。
于是,家里有女儿的人家,早早就叫了绣娘进府量体裁衣,去各大首饰银楼与胭脂水粉店大肆采买,誓要在宫宴上艳压群芳,夺得太子君心。
镇国公府,西园满庭芳。
几个儿子媳妇过来时,杨氏正在用早膳。
她抬眼一看,大儿子许安平与刘氏,二儿子许嘉清与小杨氏,三儿子许嘉仁与王氏,六个人规规矩矩的立在堂下。
来的还挺齐整。
小杨氏立马净了手,去了杨氏身旁布菜。
王氏白眼快翻上天了,呵,净会扮相装乖。
刘氏浅笑温柔,倒是面色平静。
几人吃完一盏茶,杨氏才停了筷,眼神在几人之间逡巡而过,淡色道:“怎么,今日倒是挺巧。”
这话是对几个儿子说的。
三人闻言脸上纷纷划过一抹尴尬,他们平日事忙,已有半个多月不曾来给杨氏请安。
“母亲,后日宫宴,不知父亲如何安排。”许嘉清打破沉默。
杨氏撇了一口茶,“如何安排,你们不是知道吗,现在来问我这个老婆子做什么?”
几人面色讪讪,倒不好再开口。